“企业不死、经营不止、降价不息”,森普咨询首席咨询师王辉宇这样描述挣扎在成本线边缘的汽车企业。对于今年经济型车是否会涨价,他持否定态度。他同时认为,即使在利润微薄的经济型车市场,价格战也会继续打下去。
最早放出“涨价”口风的是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铁矿石价格飞涨带动钢材价格的上升,让他倍感焦虑。李书福认为,几万元的经济型轿车,几乎不可能消化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危机。他预测,这将导致今年经济型轿车涨价,涨幅难以预计;而中高档轿车则由于单价高,有能力消化这部分成本。
就在李书福发表此番言论的前一周,南京菲亚特的西耶那降价7000元,其中舒适型跌破8万元,吉利没有跟进。网上车市总监华雪估计,随着春节的结束,各个汽车厂商将会面临新一轮的市场竞争,3、4月份的价格降幅会比1、2月份高出不少,经济型车同样避免不了。
这并不是一件让李书福愉快的事,在今年的两会上,李书福谈到民营企业竞争环境不容乐观,呼吁国家在政策上支持生产经济型车的本土汽车企业。但是他也知道,主导汽车价格和销量的不是政策,而是市场供需关系。很显然,他在等待时机,等待需求开始释放的时机。
王辉宇称,他不太相信需求会在今年大规模释放,因为企业虽然都在降低产能,但总的供应量还是很大。“1月份后半月为什么比前半月销售势头猛?因为价格上涨,会形成购买需求。现在消费者自己都是一头雾水,汽车一涨价,就觉得价格应该到底了,谁也不敢说现在的车价是否正常”。
关于汽车企业的利润率,总是众说纷纭。但人们还是有共识,经济型车没有多少降价空间了。那么,经济型车的价格已经和国际接轨了吗?王辉宇说,中国车价要和国际接轨很困难,主要是运营成本高,产业链条不完善。有一些经营效果不好的企业,可能真的会和国际接轨。“有不少处于亏损状态的小汽车厂就是这样,有人说这叫不正当竞争,它的产品价格最低,只要有口气儿就能卖得动车。”
“国外大企业与国内相比,备件供应量很大,光靠财务公司的运作,靠放贷赚取利息就能盈利。此外,其库存成本及管理成本都很低。相比之下,我们是没有效率的。”王辉宇说。
这也解释了一个现象,为什么同样的单车利润,国外企业活得很好,国内企业却连连亏损。这在一些国有企业身上有突出的例子。通常的生产流程下,生产1吨生铁需要1.6吨的高纯度铁矿石;而1吨生铁可以提出0.95吨的钢。即使单纯考虑进口铁矿石71.5%的提价,一辆自重1.5吨的轿车,因钢材价格上涨而引发的成本上升近900元。对于利润趋薄的经济型轿车企业而言,这并不是一个可以无视的数字。
“钢材价格的上涨对我们的影响着实不小,但奇瑞不打算通过涨价来保住利润。”奇瑞销售总经理金弋波表示,经济型轿车的利润在下一个阶段会被压制到极限,这就要求企业在生产环节上做进一步的调整,加大产品技术研发的投入。
王辉宇说,生产厂完全可以通过转移成本来获取利润,如果降不了价就转移给别人。比如说转嫁给经销商,严格限制支付条件,或者压低供应商的利润空间,再就是压缩库存,实现财务成本的降低。“1月份为什么缺货?就是厂家想甩掉库存,不进行生产”。
对于生产经济型车的民营企业来讲,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赢利,到了再降价就亏本的时候,就只有选择被大企业集团收购。这是摆在中小汽车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