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D造车伤痕累累
据记者了解,我国在1994年出台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中曾对汽车零部件的国产化率作出了要求,但对CKD造车没有具体的限制措施。当时上轿车项目的主要是“三大三小两微型”,为了扶持三大集团,国家鼓励企业采取CKD造车的方式,借助国外资金和技术完善汽车产业链条,对于起步中的中国轿车工业是有推动作用的。
但从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开始,中国市场轿车需求猛增,因整车与零部件的进口关税差别较大,从国外进口零部件,在国内组装生产,成为不少企业“短平快”的发家方式。近几年,CKD造车普遍流行,成为企业合法赚钱骗税的途径。以2003年为例,整车进口关税税率按排量分为3升以下38.2%、3升以上43%两种,而轿车散件进口的关税平均税率仅为15.67%。当年上市40多款新车型,是2001年的两倍以上。这几年不少新车所谓的全球同步上市,也无非是CKD造车的功劳。
目前国内一些CKD造车的企业,出现了两极分化:一种是只图“好卖”和“省事”,国产化工作进展缓慢;另一种是国产化率达到了一定程度,却一直遮遮掩掩,不愿公开。有些新车上市,消费者一窝蜂抢购,不是因为车好,而是因为国产化率低。在许多人心里,国产化率越高,汽车质量越没保障,久而久之,消费者必然对国内汽车企业产生不信任心理。
另一方面,CKD也是发达国家绕开关税壁垒,倾销产品的一种方式;进口散件的盛行,对中国汽车零部件业的发展有很大伤害。“虽然2004年出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对整车认定及关税的征收规定已有表述,但产业政策毕竟是框架式、纲领性的文件,并不具有可操作性。”将于4月1日起正式执行的《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就是对产业政策的极大补充。业内人士称,该办法将充分利用税收杠杆的调节作用,避免我国汽车企业成为装配中心,提高我国汽车工业的本地化生产能力。
CKD企业遭受成本洗劫
有人称,《办法》的出台,可能会引起车价上涨、维修成本提高。但事实上,《办法》的实施恰恰能够降低国内汽车的销售价格。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现在许多合资企业的产品一旦生产上线,就会有很大比例的国产化率,比如东风标致307,由于与东风雪铁龙共线生产,刚开始国产化率就很高;当然,一些已投产但国产化率没有达到要求的车型,在目前的竞争环境下,势必会受到很深的打击,因为他们将要为此付出巨大成本。
他指出,韩国和日本的企业把发动机厂建到中国,其实已经避开了《办法》的限制。“相应的,欧系车在这方面就会吃点儿亏,《办法》的实施可能会阻碍一些新车的引进。而且他们与价格低廉的韩系车相比,竞争压力着实不小”。
由于欧元升值,去年欧系车受汇率的影响很大,大众、雪铁龙在中国的合资企业都遭到波及。汇率的上升、原材料的涨价对以CKD造车为主的汽车企业来说,打击力度是很大的;更重要的是,我国已经取消了进口车配额限制,除了关税之外,对整车进口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限制措施。如果国产新车零部件按进口整车征税的话,进口车势必对国产车的价格构成相当大的压力。国产车想要涨价,恐怕不那么容易。
技术引进的现实诉求
目前零部件关税仅为14%,到2006年将降到10%;整车关税是30%,到2006年将降到25%,零部件与整车关税始终保持着约15%的税率差。对于采用CKD造车的企业来说,税率差就是企业将损失的净利润。以目前16%的税率差计算,假设一辆车有占总价60%的零部件从国外进口,如果该车成本为10万元,原来只需要交税0.84万元,实行新办法后,需要交税1.8万元。企业增加了约1万元的成本。如果一年产销10万辆,其一年损失的利润就是10亿元。
据粗略统计,今年上市的新车将达到70多种,其中除去对已有车型的改款,仍有20多款是真正意义上的新车型。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办法》实施后,汽车企业如果想继续快速推出新车,基本上还得依靠进口散件,而整车进口的高额关税,并不是所有企业能承担得了的。目前许多跨国公司纷纷计划在中国建立发动机厂和技术研发中心,有些也是迫不得已。
由此可见,《办法》出台的目的,首先是引导外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建立研发基地,将关键零部件技术引进国内,使国内企业获得真正的技术支持。今后新产品要进入中国,首先会进行零部件的本地化生产。此前,国外企业通常先把非核心零部件搬进中国,之所以不尽快建立发动机厂,主要是有一个返销的考虑。“亚洲有很多人力成本低的国家,比如说印度,跨国公司通常会选择成本最低的来建零部件厂。出台这个办法,其实是通过某种强制手段,迫使跨国公司在中国进行技术研发,这实际上是政府与跨国企业的博弈过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一位专家告诉记者。
其次,《办法》的出台,在一段时间内会降低合资企业的利润,这等于间接扶持了国内的民族企业,缓解了他们的竞争压力。民族企业可以更好地利用市场,更平等地参与竞争。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由于今后买到的都是真正的“国产车”,“国产化率越低,质量越好”的想法将不复存在,洋品牌与本土品牌之间的区分也将越来越模糊。另一方面,随着生产成本的降低,国产车的价格将真正与国际接轨。
本报记者 王超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