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70%交通事故与轮胎有关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2日 04:51  深圳特区报

  据统计,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中有70%与轮胎有关,汽车爆胎真正成为高速公路上的“超级杀手”。正确认识和使用轮胎,是每个车主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轮胎上的信息

  按照轮胎制造业的标准,有许多有用的信息被模制在轮胎的胎侧上,例如轮胎的种类、花纹、规格、有无内胎、速度级别、载重指数,以及重要的安全标示等。

  轮胎侧壁上有轮胎规格标志,选择换用的轮胎时需要考虑这些数据。如某轮胎尺寸标志为P195/65R1591V,其含义为:P代表轿车轮胎;195代表以毫米为单位的轮胎宽度;65代表轮胎高宽比,即轮胎的纵截面高度与宽度的百分比;R是轮胎结构代码(子午线结构);15代表以英寸为单位表示的轮辋直径;91代表载重指数,与轮胎能够承载的最大负荷有关的数字代码(载重指数与实际载重值之间的关系见附表一);V是速度符号,该符号与轮胎的设计最大安全运行速度相对应(见附表二)。

  同时每一款轮胎都要具有统一品质分级标志。如胎面磨耗率:超过100为较优;100为标准;低于100为较差,胎面磨耗率只适用于同一制造商的产品进行比较,不同品牌不能加以比较。抓地级数:A为最佳;B为中等;C为一般。温度级数:A为最佳;B为中等;C为一般。

  如何给轮胎正确充气

  充气不足的轮胎磨损不均匀,胎两边磨损严重,影响操纵性和节油。充气过度的轮胎会使汽车乘坐不舒服,也更容易因路面的不平而受损以及导致不均匀磨损(胎中间磨损较严重)。

  每天要目视检查轮胎,至少每月用胎压计测量胎压一次。良好的轮胎,每个月压力也可能降低7—15kpa。应该在轮胎处于冷态时测量胎压,即停车3小时后再测量,如果不得不在测量胎压前行驶,只要行驶距离在1.6km以内,就可以认为轮胎处于冷压态。

  如果在轮胎处于热态时检查胎压,压力读数将比冷态时的读数高3—4kpa,这种现象是正常的,不要为了达到冷态的压力读数而放气,这会导致轮胎气压不足。

  为了便于检测胎压应该自备胎压计。驾驶室车门侧壁贴的轮胎信息标牌,注明了推荐的冷胎气压。

  如何检查轮胎

  无内胎式轮胎被刺破时具有自我封闭功能,但是由于漏气通常非常缓慢,如果轮胎开始降压,应找出漏气的地方。

  在每次检查轮胎充气状态的时候,还应该同时检查轮胎有无外伤、异物刺入及磨损情况。

  轮胎正面或侧面如有创伤及鼓包,应更换轮胎。

  如发现轮胎侧面有刮伤、裂缝或断裂,且能看到织物或细绳,应更换轮胎。

  原装轮胎的胎纹底部铸有胎纹磨损提示线,如果能在整个轮胎上看到3处或3处以上的胎纹磨损提示线,应更换轮胎。

  正确使用子午线轮胎

  现在我们使用的轿车轮胎都是子午线轮胎。子午线轮胎是胎体帘线按子午线方向排列,有帘线周向排列或接近周向排列的缓冲层紧紧箍在胎体上的一种新型轮胎。它由胎面、胎体、胎侧、缓冲层(或带束层)、胎圈、内衬层(或气密层)六个主要部分组成。按照胎体和带束层所用帘线材料不同,子午线轮胎可分为三种:全钢丝子午线轮胎、半钢丝子午线轮胎和全纤维子午线轮胎。

  子午线轮胎因结构科学合理,使受力改善,比斜线轮胎具有使用寿命长,流动阻力小、耗油低,承载能力大,减震性能好的优点。但子午线轮胎也有其弱点,使用中尤其要注意。

  1、子午线轮胎的胎侧较薄,故变形大,胎侧与胎圈受力比普通斜线轮胎大得多,因此子午线轮胎胎面与胎侧的过渡区及轮辋附近易产生裂口。同时子午线轮胎对路面上很小的凹凸不平较敏感,吸收冲击能力差,这对乘坐的舒适性不利。因此子午线轮胎不宜在不良路面的道路上行驶,并且在行驶中应避开车辙、路缘、石块或其他锐利障碍物撞击胎侧。

  2、由于子午线轮胎胎侧薄,侧向强度低,使侧向稳定性能变差。因此在行驶中应避免高速急转弯和紧急制动,以防止轮胎早期磨损。

  3、子午线轮胎不宜与普通斜线轮胎混装在同一辆汽车上,因为这两种轮胎径向弹性、同向滑移不同,将会引起轮胎滚动半径不等。也不能前轮装子午线轮胎,后轮装斜线轮胎,否则在高速公路上转弯时很容易甩尾,特别是在雨天更容易发生。

  4、严格保持子午线轮胎出厂时要求的标准气压。子午线轮胎的充气标准比斜线轮胎高。同时还应注意,不允许降低在行驶中正常升高的胎压。

  5、要按技术保养规定进行轮胎换位。轮胎的适时换位可减少各轮胎磨损速率不同及轮胎花纹不均匀磨损,有利于汽车行驶的平顺性。

  6、在高速公路上使用子午线轮胎,绝不能超载。如果超负荷行驶,就会因子午线轮胎带束层的角度排列不均匀引起角度效应增大,同时也使汽车的操纵性、稳定性能变差,极易引起爆胎。(杨万凯李西蜀)

  作者: 编辑: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