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东风标致307以精取胜 汽车消费品牌观呼之欲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8日 02:10  新浪汽车
东风标致307以精取胜汽车消费品牌观呼之欲出

图为东风标致307轿车资料图片。

  汽车消费品牌观呼之欲出,东风标致307、宝来花冠以精取胜

  中国的媒体一向善于总结概念,在竞争激烈的中级车市场,既“老三样”之后,“新三样”、“精三样”的概念已纷纷出炉,而概念背后所反映的国人消费观念的变迁,颇值探讨。

  中国过去特殊的市场条件曾造就了桑塔纳富康捷达“老三样”在十余年里一统江山的特殊局面,而近年来车市的迅速发展已将这种局面彻底打破。虽然“桑捷富”仍占据着汽车市场的半壁江山,虽然桑塔纳3000立志要熬到下一个千禧年,捷达、富康也相继推出了05款以求老当益壮,但无论如何,它们曾经的一枝独秀已注定是昨日黄花,单调的“老三样”早已满足不了消费者日趋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单调沉闷的市场彷佛在一夜间百花争放,新车型的接踵推出让人眼花缭乱,各个厂家都对中级车这一市场所蕴藏着的巨大个人购买潜力垂涎三尺,纷纷将自己的拳头车型拿来下注。“老三样”还未凋谢,“新三样”之争已经如火如荼,伊兰特凯越福美来将“价格冲销量”作为其主要竞争手段,而面对着迫切想圆“家轿梦”的国人,这又一个特殊背景下的特殊手段取得了奇效,“新三样”清一色的日韩车取得了不俗的市场表现。

  但“新三样”注定只是汽车平民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低端客户的价值取向,但面对着早已学会在服装、首饰、化妆品等奢侈品面前品头论足的中国消费者,仅有价格是远远不够的,“新三样”所反映和代表的消费层次和结构也绝对不是全部。市场的快速发展、消费者的不断成熟使汽车消费品牌观呼之欲出,人们期望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找到真正的心仪对象,而在这里,品牌价值和技术水准会起到更重要的标杆作用,随着东风标致307、宝来和花冠这三款注重品质和品位的车型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推崇,“精三样”的概念也应运而生。

  宝来是“精三样”中的先行者,在2001年就由一汽大众引入生产,很快凭借德国车传统的工艺和领先科技走红市场,它在设计上强调动力和操控性的稳健发挥,其高端车型宝来1.8T至今仍属这个级别当中的动力之王,对驾驶性的充分重视成就了它的个人色彩,但同时也让乘坐舒适性作出一些牺牲,局促的后座腿部空间是它的丢分点,只有极少偏爱动力操控的爱车人士才会对此视而不见。不过宝来的换代车型已经在北美上市,一汽大众将在适当时机将其招至麾下以扩大领先优势。

  花冠是丰田最为成功的车型之一,至今全球销量已突破2800万辆。天津丰田在04年初将花冠推向国内市场,这款车性能上体现了丰田车一贯的全面均衡原则,在工艺品质和技术可靠性方面处于较高水平,VVT-i发动机具备一定的技术优势,尽管丰田的谨慎观望让它姗姗来迟,性能上的面面俱到让它流于中庸,但是很多钟情丰田车的朋友就是喜欢花冠这种没有特点的特点,毕竟当年的进口丰田车已经给它留下了良好口碑,丰田强大的实力还是不容小觑。

  东风标致307是标致卷土重来的首发阵容,神龙汽车为此做了精心地准备,直到04年中才投放市场。千万不要因为当年标致在中国的不顺利而看低了它在世界汽车发展中的特殊地位。东风标致307不仅在品质上具备了和德国、日本对手正面竞争的实力,而法国人深厚文化所积淀的艺术品位又为它赢得了更多的加分。作为标致的主力车型,法国车的优雅时尚和舒适体贴在307身上得到充分体现,在WRC世界拉力赛上的显赫战绩证明了这款车的出色运动潜质,量产307的底盘性能充分发扬了法国车在舒适和运动性的两全特点,手自动一体变速箱是这一级别车型的顶尖装备,307将驾驶乐趣和乘坐舒适性巧妙结合,那些喜欢法国车浪漫气质和脱俗品味的人对它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而最值得一提的是浪漫的法国人对安全的重视超出想象,东风标致307有着同级别车中最为完备、先进的安全装备。作为欧洲的最佳年度车型,标致307曾在25个国家获得多项大奖,其销量在2004年底已突破200万,而东风标致307中国上市仅四个月也已经轻松攻城拔寨,20几个奖项加身,消费者对其的喜爱可见一斑。

  “精三样”代表了一种消费观念的进步,是成熟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同样是一件商品,在具备基本功能之外,汽车同其他任何消费品一样,最终要承载着品牌、风格和品质等无法轻易衡量的价值。使这三款车在众多车型中脱颖而出的,正是标致、大众和丰田的品牌、技术优势,是他们精益求精的汽车设计和制造水平。“精三样”注定无法复制“老三样”的辉煌,在销量上暂时也不能与“新三样”比肩,但它们绝对要比“新三样”更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