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较简单。”
“2010年时,广州汽车集团应该具有合理产品结构、雄厚资金实力、先进技术,成为一个大型的、国际化的汽车企业集团。”
“我们计划在2010年跨入世界500强的前300名之列。”
这是一次充满预期的采访。
一直有这样的设想,荣当“最佳国有企业CEO”,张房有应该可以表述出至少一段华丽的句子,可以引领这篇文章。但记者失望了。这个广州汽车工业的带领者,在人们印象中总是一身儒雅,没有什么“激动”,笑便轻轻地笑,苦更是少有表露。他并不喜欢用语言的强势,来表现与广汽集团相符的日渐强大。事实上,他所领导的广汽集团正给中国汽车产业格局带来变数。
“我比较简单”
广州市东风中路上有一幢写字楼,广州汽车工业集团就在这座楼的19到23层。这是一幢陈旧的大厦,陈旧得有些苍凉,与广州汽车工业集团在广东省乃至全国汽车工业格局中的位置不是很匹配。可正是从这座陈旧的大厦开始,广汽集团崛起、发展、壮大,走上了一条集群起飞之路。
3月2日上午,9时30分整,在广州汽车工业集团的董事长办公室,记者见到了张房有。他的办公室和他本人有着同一种风格,简单但实用。
2003年之后,广汽丰田项目浮出水面,广汽集团突然被业界所关注,张房有也忽然成为更多人渴望认知和了解的对象。但事实上,张房有重振广州汽车的步伐,始终不曾停顿过。从广汽集团成立之初的基础工作建设,到盘活历史遗留的国有不良资产,从坚持举步维艰的企业兼并重组,到新近的广州丰田项目,无不倾注了张房有的心血。“这是广州汽车发展的必然。这也是这个团队应该担负起的重任。”似乎不会有什么事能真正让这个谦逊、冷静的中年人激动,面对成绩,他轻描淡写地说。
“每天都要面对复杂”
然而,复杂又是难免的。2004年,是广汽集团快步前进的一年。广汽丰田发动机公司和广州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的相继成立,标志着“丰田工程”的全面建成,广州本田第二工厂的破土动工,也给广汽在中国乘用车市场上继续做大增添底气。有人认为,广汽与丰田在合作中的地位并不对等,是广汽做了让步。这样一种观点在广汽丰田发动机的股比分配上(广汽占30%,丰田占70%)有所表现。
“毫不隐瞒,我经常听到这样的指责。这也正是我们论证过程最复杂、谈判最艰难之处。在这个环节上,还有更深一层的东西。”面对这样的判断,广汽集团其实是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的,而张房有所背负的指责与沉重,可能比人们想像的还要更多些。他也终于就一个具体的问题作出解释。
“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恰恰说明了广州汽车务实开放的作风。我们首先要遵守的是国家的政策和法律。关于广汽丰田发动机项目的股比,其实是挺有故事的,但也是合理的。”
据张房有回忆,当初广州汽车集团与日本丰田谈判的主要是整车项目,而日本丰田方面最初也没有打算把这个发动机生产基地设在中国。其时,丰田公司已经与印度政府开始商讨发动机生产基地的合作事宜。在一次广汽对丰田的回访过程中,张房有得知,这个发动机生产基地将生产面向全球范围的丰田佳美汽车发动机,以出口为主。广汽集团在得到了国家商务部的支持之后,达成一致意见:争取让这个基地落户中国广州。经过与丰田公司多次的你来我往之后,由于广汽集团的诚意和努力、中国广州相对于印度更好的投资环境,以及广州丰田整车项目的需要,丰田公司终于改变主意,把这个发动机生产基地设在广州。但丰田方面提出了要求,便是股比丰田占多,广汽占少。由于这是一个以出口为主的发动机工厂,年产30万台的发动机将有20万台出口到全球各个地区,10万台供广州丰田项目。考虑到成本以及资源合理配置等综合因素,最终广汽集团同意了这个要求。
“其实在双方就意向达成一致后,我们也在数字上、利益上、制度上与丰田交锋过多次,每一次都是一场劳心劳神的大战。”
张房有的语速不快,在这略为平缓的语调之中,你可能想像不到他所经历的波澜与跌宕。但记者可以看到的是,与跨国公司斗智斗勇、尝遍取舍痛苦与艰难之后的,仍然是一个智慧的、平静的张房有。
“2010年要跨入世界500强的前300名”
2003年11月8日晚上,张房有曾用再简单不过的几个字告诉记者:“下午,发动机的项目批了。”这简单的语句,可能是广汽集团起飞的一个起点。而今,张房有已经开始规划广汽集团的“新5年计划”。
“2010年时,广州汽车集团应该具有合理产品结构、雄厚资金实力、先进技术,成为一个大型的、国际化的汽车企业集团。”在记者到达广汽之前的几天里,张房有与他的团队一起制订了这个广州汽车集团下一个5年计划的目标。
“我们还有一个更具体的数字目标。”
张房有终于有一些兴奋。“我们计划在2010年跨入世界500强的前300名之列。”张房有特意提醒记者,这是他的团队经过对500强企业的研究预测、用发展和动态分析方法分析之后得出的结论。“我们预计,在2010年广汽集团销售收入将达到2000亿元,这是目前世界500强前300名的水平。”
这不能不说是张房有的一个较为宏伟的目标。比起2003年他对记者说的“我们未必只能做第四”相比,现在的张房有有了更多的自信。他擅长理性的思考,按照他的推算,为实现这一目标,做支撑的有广州本田第一、第二工厂的50万辆产能,有广州丰田的50万辆,还有广州摩托车超过100万辆的年产能以及广汽集团商务、销售公司和零部件销售收入的平稳增长。张房有还特意向记者提到,“广汽集团的商用车战略将会有更大的变化,而且变化很快就会显现。但现在不能说。”
做过政府官员的张房有,曾经被人们认为是汽车的外行。当记者想探究汽车在张房有的思维里到底是什么概念时,张房有简单而平静地作出了这样的回答:“我不是学汽车的。人生难免会有转折,从做官到做汽车便是我人生的转折。我想,在转折中我还算平稳和顺利,我适应了这个转折,也基本上完成了这个时代给我提出的要求。”这个领导着一个大型国有企业的中年人,保持着他一贯的严谨与谦虚。
“我比较简单。”这其实是张房有在向记者描述他的生活。“上班,回家、看报、睡觉,再上班。”张房有认真地想了想,然后用力地点点头:“不错,就是这么简单。”
本报记者 陈梓萱 文/图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