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有钱的话,我宁愿买第二套房子,也不会买车”,一位消费者对记者说。他说:“北京这样的交通状况,买车又有什么用?”北京的交通状况,确实让很多有车族头疼。统计显示,目前北京机动车的保有量已近250万辆,以1500万的总人口计算,平均每6个人就有一辆车。有司机抱怨说:“每天下午5点堵二环,6点堵三环,7点堵四环,北京的交通就像瘫痪了一样。”
城市规划者们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最新的北京市远景规划中,北京一方面将加大新城区的建设,同时,规划调控私车发展,确立公共交通的主导地位。谈到未来的交通发展时,北京市规划委副总规划师谈绪祥说,今后北京市将通过交通政策引导和控制汽车需求发展,实施公共交通优先的策略。
王飞宇是所谓的“建国门男人”,在建国门的一家外企上班,家住北京宣武区白纸坊。王飞宇告诉记者,由于住的地方离地铁有两站左右的距离,但又没有直接的公交车能到,所以他以前上班,要么走上20分钟,要么打车去坐地铁,走路太慢,而打车又觉得很不划算。去年,他买了一辆福美来,“当时别提多兴奋啊!”然而,兴奋并没有维持多久。自己开车上班之后,他才知道,原来坐地铁上班也是不错的选择,尽管每天到办公室,都会发现刚擦好的皮鞋被踩得“面目全非”,但至少能保证他不迟到。“我们9点打卡,迟到要扣钱的。但是,你并不知道今天路会不会堵,堵到什么程度,现在开车上班,要么来早了,要么迟到,很被动。”
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很多上班族都有和王飞宇有相同的感觉。市规划委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北京市的人口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其交通发展速度。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北京交通问题的惟一出路。在发达国家城市,公共交通承担市民出行量的60%~80%,少的也有50%,而目前北京只有24%,比两年前还下降了2.5个百分点。下一阶段,政府将采取各种措施保证公交发展。据最新消息,北京规划用5亿元人民币,打造6000个左右的智能公交站亭,增强公交的吸引力。
据悉,预计到2020年,北京市私家车拥有量将达到500万辆左右。谈绪祥表示,政府不会限制市民拥有私家车,但在必要的时候,不排除通过控制私家车的出行量来缓解交通。
本报记者 黄少华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