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评论:醉翁之意不在酒 上汽整合双龙意在罗孚?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7日 07:48  国际金融报

  随着今年1月27日向韩国双龙汽车公司(以下简称双龙)债权团支付了5900亿韩元(折合约5亿美元),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汽集团股份)终于完成了收购双龙的全部交割工作,正式成为双龙的第一大股东。这标志着上海汽车工业集团(以下简称上汽)并购双龙已经告一段落。记者日前获悉,上汽集团股份已开始启动收购后的“百日整合”计划。

  致力“双赢”

  近期,上汽集团股份与双龙在韩国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双方代表董事蒋志伟、苏镇琯宣布,双龙新的价值观是“新MSC(一条心,新起点,新挑战)”,并要求在“百日整合”期间把这一理念全面贯彻到所有运营环节。

  在新闻发布会上,蒋志伟向苏镇琯转赠了一幅由上汽总裁、上汽集团股份董事长胡茂元题写的“双赢”两字的书法作品,寄语上汽与双龙“双赢”发展。

  根据上汽的说法,上汽集团股份正是在“合作双赢”的基调上,推进与双龙的整合。而合作共赢的理念,是上汽对外合作的精髓所在。

  上汽在长期对外合作中形成这样一个共识:合作,不仅是合资,更是合心、合力、合智;合作,不是谁胜谁负,也不是控制与反控制,而是以合资企业利益为重,合作双方一个声音、一致行动、一个团队、实现共赢。

  “下一个合作双赢的试验田该是双龙了,希望有所建树。”一位上汽资深人士如是说。

  业内人士指出,此举其实并不陌生,而是与上汽的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上汽的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企业特点,从上汽核心价值观到双龙的“新MSC”,正是上汽核心价值观向首家海外子公司的对接和延伸。

  携手整合

  “新MSC”意味着双龙将在并购后积极采取新的内部管理,同时克服各种障碍,如政策变动导致的市场环境变化,外部经济环境导致竞争日益加剧等。

  上汽集团股份称,整合后的双龙将借助上汽的全方位支持,开拓其在科技研发方面的实力和潜力,共享两个公司的销售服务网络资源。根据上汽方面的资料显示,上汽对双龙的整合计划包括公司的长期远景规划、发展战略、全球化计划、中国市场战略、新科技与新车型以及未来的投资计划等。

  “通过企业革新项目‘新MSC’,公司全面运营的竞争力将进一步加强。”苏镇琯表示。他同时强调:“我们将成功地执行并购后整合计划,以实现我们的长期规划,并为建立国际性公司奠定基础。”

  蒋志伟则表示:“上汽投资双龙是因为它在研发方面的高度潜力和先进的汽车科技。借助上汽的全方位支持,双龙将竭尽所能,拓展在中国和全球市场的MSC业务”。

  据了解,新建立的双龙中国工厂不会从韩国进口零件进行组装,而是将成为独立开发新车型进行生产的综合汽车工厂。双龙将与上汽携手开发一个新的中型SUV(运动型多功能车)生产平台,在韩国建立新的生产基地。在未来的产品计划中,双龙还将与上汽进行2.0L排量的中级轿车的开发。此外,上汽方面还承诺不削减韩国方面的生产规模。蒋志伟承诺,在2008年前投资10亿美元。

  当然,上汽也是有利可图的,业内人士认为,上汽以收购双龙为契机,今年的产量将从去年的85万辆增至100万辆,胡茂元的“双赢”寄语即可兑现。

  弦外有音

  目前,上汽整合双龙正处于关键时期,正当业界的目光和兴趣纷纷投向了一海之隔的韩国之际,未曾想到“弦外有音”,上汽还有罗孚这一招“后手棋”。

  3月4日,上汽副总裁兼双龙汽车代表董事蒋志伟在韩国宣布,双龙将与母公司上汽在中国建立合作公司,并引进英国MG罗孚公司的发动机,生产小型SUV。

  上汽一手双龙,一手罗孚的战略仍在稳步推进,双龙新工厂将使用罗孚发动机是毋庸置疑的。上汽整合双龙怎么又突然冒出个罗孚来?其实,上汽在整合双龙的过程中,其眼里罗孚的影子始终没有消失过。有了双龙的上汽集团股份为什么还要向罗孚埋单?这对于外界来说是一个猜不透的谜。

  一种得到业内认同的说法是,双龙并不具备强劲的技术能力,其技术来自于与奔驰汽车的合作,自主开发能力远不如大宇汽车和现代汽车。相形之下,罗孚在技术上可能更有优势,对上汽“借船出海”开发自主品牌可能更为有利。

  据了解,在上汽和罗孚达成协议后,上汽已经先期支付了6700万英镑,并非先前外界所传的用于双方合资企业的建立,而是用来为双龙新工厂购买引擎及罗孚25车型。如此看来,未来上汽罗孚与上汽双龙之间的关系确实值得关注。

  ●叶梦云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要闻看板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