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捷达销量变化凸显文化撞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6日 11:17  中国工业报

  来自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捷达轿车已经保持了3年销量冠军,而今年前两个月的情况似乎与前3年的情况不大相同,销量冠军的帽子易主了。

  去年年末,在采访一汽大众总经理秦焕明先生时,他在谈到关于质量过剩问题时说,宁可质量过剩也不降低产品质量。而有人说:"下降点质量,价格降下来了,车不就卖出去了?"市场的反应,人们的说法,显然呈现出两种不同文化的撞击。

  在欧洲,人们喜欢炫耀自己用品---除了日常使用的功能外,还有这样那样的超常功能;特别是德国,人们不仅需要产品达到某种使用功能,甚至还要求达到更高的可靠性,这种文化也支持了赛车文化。人们要通过赛车挑战极限,而赛车者实际上挑战的是轿车的极限,这也是德国很多公路至今没有最高限速的原因之一。因此,德国轿车厂家生产的轿车,在标速度的时候相当保守,车辆的实际速度常常要高于标称速度。当然,其他方面也是如此,比方说耐腐蚀性。通常人们更多考虑的是轿车表面的防腐,而德国大众为了防止雨水、雪水进入车体,将车体下面的边梁内都灌注了石蜡,不仅水无法进去,而且使车身重心下移,增加了行驶稳定性,防腐时间可达12年。德国人愿意为此付钱,不仅是因为他们懂汽车,也是为了证明他们使用的车更有价值。因此,欧洲汽车在和亚洲车具有同样配置的时候,欧洲车的车重一般要大于亚洲车,因为他们不愿意抛弃他们的文化---给用户更多在极限状态下的可靠性、耐用性、更高的技术含量。

  在造车方面也是如此。欧洲的工业也是从手工业开始的,欧洲人尊敬手艺好的师傅,而手艺好的师傅也愿意向人们炫耀自己的手艺和工具。这种工业文化也传承到今天的汽车工业,德国人愿意向人们炫耀他们的设备如何精密,他们的组织如何严谨有效。德国人按照自己的传统,完全按照设计师的设计,将一切都准备好后,然后进行组装。他们要炫耀先进的激光焊接技术,因为使用这种技术能够把车身焊接得更加牢固,金属因为焊接产生的应力最小,车身的整体性更好、刚性更好。尽管这些都是消费者看不见的,但他们依然乐此不疲。

  在质量控制方面,德国人发明了奥迪特评审方式,就是抽查总装厂的下线车,质量管理人员站在用户的角度去审视汽车,哪怕车门的间隙不合适(尽管这并不影响用户的使用),质量管理人员也会要求车间进行改进。为了防止清理车身灰尘时产生静电影响喷漆质量,德国人用鸵鸟毛做成滚刷进行清理,油漆上有小小的麻点也不许可。这些,很多中国人不理解,认为没有必要花如此的精力。但从欧洲人的角度看,有身份的人是严谨的人,怎么能容许有瑕疵呢?

  有技术人士介绍说,在发动机制造方面,气门间隙是要调整的,越是先进的发动机对间隙的要求越是严格。由于发动机构造的原因,工人很难控制气门间隙。为了保证发动机气门间隙,以及气门间隙的一致性,德国人宁可花上数万美元专门制造一台设备去控制间隙。在德国人看来,人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处于最佳状态,质量检验人员首先应当做的是保证加工人的工具合格,用自动化的工具控制产品质量。

  当你当着德国人的面说:"日本的车卖得比你的好。"德国人会告诉你:"你打开他的机器盖子看看他的发动机,再看看我的发动机;如果你把发动机打开比,差别就更大了。"或许德国人说的是对的,但哪个消费者能够打开发动机对比呢?而某些厂商会把所有看得见的地方都做到最好,外观漂亮,内饰细致,颜色鲜艳,让消费者一看车的外表就对其内在品质产生信任感。从世界市场看,这样的制造商更能讨好消费者,消费者的好感支撑了日本和韩国车的销量节节攀生。在中国,也出现了这样的情景。

  秦焕明表示,今年要更多地让消费者了解其产品有哪些质量是过剩的,有哪些性能是过剩的,以此将消费者拉回来。的确,在很多中国消费者看来,捷达车相当皮实,而且配件价格便宜,服务网络完备。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德国造车的文化内涵。因此,希望让一汽大众这样的企业降低质量然后降低价格,就好像企图将京剧改成流行歌曲,以适应更多的听众一样,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今天捷达的销量下降,当然有其款式陈旧等因素,但人们不了解其文化内涵应当是一个突出问题。

(编辑:仝楠楠)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