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南北大众帕萨特B6之争一度成为媒体的焦点。可叹的是,争议的核心其实十分简单,只是一个外国汽车企业将一款车型放到她在中国的哪个合资公司。而就是在这样的一场纷争中,这两家在中国汽车市场也算举足轻重的合资公司扮演的却仅仅是任人挑选的“灰姑娘”角色。
商务部一份《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也在这个时候敲响警钟:我国汽车企业竞争力综合指数为0.43,是美国的34.68%,日本的36.44%,德国的38.74%,韩国的43.43%:尤其在自主开发能力上,我们只能望人项背。
缺乏自主品牌,这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
现在的问题是,国内的两种模式———民族企业和合资公司到底谁能率先打破中国汽车业如今的被动窘迫局面,撑起中国汽车明日的天空?
民族企业:挣扎在生存的边缘
以奇瑞、吉利为代表的国内民族企业,在树立自主品牌的道路上已经艰难地摸索、奋斗了一些年头。
通用汽车中国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墨斐曾经这样表示,在他看来,合资企业对中国汽车工业的贡献是最大的,因为“虽然推出的是我们的品牌,但我们的生产在这里,研发在这里,赚来的钱也投在这里,为中国创造了就业,也培养了中国汽车的技术人才。而自主品牌虽然品牌是自己的,但都是委托国外设计公司设计,钱花了出去,给国外企业创造了就业和收益”。
但奇瑞汽车的董事长尹同耀说,如果没有自己的品牌,奇瑞车就不会有40%的出口,也不会有那么多中东的商人追着他签订单。
目前奇瑞、吉利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确实要比墨斐的言论更让人信服。汽车产品大量出口、海外投资建厂、进军美国市场等这些曾经创造了很多中国汽车“第一”纪录的举动,是目前国内那些合资公司无法做到的。
但是,纵观中国的民族企业,靠白手起家打拼天下的他们要打破中国汽车目前的窘境,还有待时日。在国内市场,我们只能在低端轿车上找到他们产品的身影,也只有在微型车市场上奇瑞、吉利才能占据一席之地。要与欧美、日本、韩国等跨国汽车公司具有竞争力的汽车产品一较高低,还十分困难。而他们出口的海外市场也多数为中东、埃及等一些汽车工业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出口的产品也是在跨国公司产品缝隙中漏出的“边角料”。虽然他们推出新车的速度惊人,但是吉利、奇瑞等无一例外地都卷入了与国外汽车企业抄袭车型的官司,自主开发能力不免让人打上了问号。
客观地说,这些民族企业还挣扎在生存的边缘线上,仅凭他们的绵薄之力,要扛起中国汽车走出去的重担,十分艰难。
合资公司:强大的合作者成为负累
与民族企业相比,合资公司的条件要好得多。由于有国外合作伙伴作坚强后盾,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一汽大众、广州本田等合资公司已经成为国内汽车市场的主力。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产能已初具规模,市场占有率可观,可以说已具备执掌市场乾坤的实力。
然而,合作者的强大也成为了中方成长的负累。合资模式引进时间不算短,但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没有一家合资公司有自主开发的车型在市场上露面。在对自主开发的投入力度上,与跨国公司比较,即使是国内合资企业的标竿,也显得少之又少。商务部《报告》显示,从绝对量上看,一汽、东风2002年研究开发经费投入为1.64亿和1.23亿美元,与通用、大众、丰田的58亿、24.61亿和38.64亿美元存在巨大差距,其中一汽研发费用只相当于通用汽车的2.8%;从相对量看,一汽、东风2002年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1.26%和2.22%,而通用、大众、丰田分别为3.10%、3.14%和3.64%,差距也很明显。其中拿一汽与通用相比,前者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只为后者的40.6%。
由于缺乏自主开发车型,中方不得不仰人鼻息。这样的不作为,导致的直接结果是“B6之争”的无奈出现。也许是意识到了这一点,自主开发的苗头也开始在合资公司初露端倪。
典型的例子是上汽,通过收购韩国双龙和英国罗孚,上汽将直接拥有其核心的研发技术和现有的生产平台。双龙SUV生产基地落户上海便是最好的佐证,通过直接将外方研发人员移植到中国的生产基地和中方向外方技术人员学习,逐步将核心的研发力量转移到中国。
此外,一汽也在默默地前进。一汽老总竺延风曾发表的“用20年的寂寞来换取一汽自主品牌的崛起”的言论多少有些让国人失望。现在在合资企业车型窘境的逼迫下,这个计划也许要提前。前不久,一汽集团主管自主研发的副总经理董春波向媒体透露,一汽集团将于今年4月上海车展时发布全套自主研发策略,并于下半年推出两款新的自主品牌车型。而广州本田执行副总经理曾庆洪也表示,不久他们将把自主品牌落到实处。目前广州本田的研发人员有140人,每年投入的资本大概为2亿元人民币。在新下线的新奥德赛和新雅阁上,他们参与了大量的研发。而接下来,广州本田将推动零部件的进一步国产化,以实现整车真正的国产化,在此基础之上,落实自主品牌的开发。
但愿,中国汽车几十年来面临的技术空心化、自主品牌消失的窘境,由于主流合资企业的介入能够从此被打破。黄蕾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