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旅居英伦多年的外国人都曾得出相同的一个结论:“英国的一切都深深地受到天气的影响。”真的吗?
虽然加上来回的航行只有三天时间,但能在2005年初来到英国伦敦附近的古德伍德,亲临其境地参观劳斯莱斯的新工厂并试驾恐怕是当今世界最昂贵也最庞大的非改装轿车——幻影,真是一件让人想想都会兴奋得无法入眠的事情。
上天似乎格外恩惠,在英国的短暂两天中,竟让我们交替感受了难得一见的刺眼晴朗与挥之不去的深沉阴郁。而这种长久压抑与豁然开朗之间的突然转换或许使得英国人在其沉静刻板外表下奔腾着一颗变化不羁的心,在经济领域的国家策略似乎也总在一次心血来潮之后,便无奈地归于沉寂。
英国的汽车工业政策有点变化无常,即使是鼓励的时候,有头无尾的做法也每每使得保护的初衷演变为不利的结果。而一味追求精尖技术不谙平衡发展之道,和过于感情用事没有长远战略的汽车企业经营模式,也使得英国的汽车工业在工业文明之棒被日本等国家接过之后,迅速地衰落下去。
豪门末路
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购并狂潮中,每个活得还不错的汽车集团都抢购了许多知名的品牌,而英国的没落贵族们成了最受青睐的收买对象。
英国最早的汽车生产企业罗孚,自1994年起在宝马旗下盘桓4年,带给宝马集团的是30亿美元的损失,最终宝马不得不承认这是个错误,而壮士断腕。此时,不少只剩下虚名和孤立技术的英国品牌,就像那些多种器官同时衰竭的病人,仅靠输血或移植根本无法救治。
福特公司于1990年购买了捷豹之后,也一直没有找到好的药方来治疗它的成本销量失调症,去年的亏损额为5.34亿英镑。去年9月,福特不得不关掉其位于英国考文垂的捷豹原始工厂,并于3个月后将捷豹F1车队卖给了红牛公司。
而劳斯莱斯在其两位传奇式的创始人查尔斯·莱斯与亨利·劳斯去世之后,也渐渐失去了随着英国经济与世界汽车业同步发展的驱动力,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全面出现问题,到1973年时,虽然靠飞机发动机起家的劳斯莱斯还在创造着举世惊艳的新车,但它不得不接受财务清算,劳斯莱斯总公司继续生产飞机发动机,而汽车业务被分拆出来成立新的劳斯莱斯汽车公司,并被英国国防制造企业Vickers接管。
但Vickers并不是一个好东家,他们似乎只是把劳斯莱斯汽车当成能下金蛋的母鸡,当下一个十年来临的时候,陈旧的公司体制与糟糕的质量控制问题接踵而至,于是Vickers公司所想的就是如何最有利可图地把这只不下蛋的金鸡卖掉。
20世纪80年代末,谁都看得出,这个在英国以至全世界最有价值的品牌不可避免地面临转手,而德国的那些买主无一不表示浓厚的兴趣,甚至连丰田这个从不轻言收购的日本企业也忍不住伸出了手。
然而丰田是不会有机会的。因为汽车的发祥地在德国,所以当劳斯莱斯汽车公司的所有者——英国国防制造企业Vickers在1997年10月突然将劳斯莱斯在克鲁的工厂挂牌出售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最后的得主只能在三家德国汽车制造商中产生。
竞购风波
围绕着劳斯莱斯的争购,三大德国汽车制造商上演了精彩的戏剧,在这场戏中登场的每个人手中的武器不仅仅是技术与巨额的金钱,还有人与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情感纽带,并因此进一步将表面看来日渐融合的各系车厂之间无法抹杀的界限厘清。
宝马私下里以为从80年代初便开始卖力气地帮Vickers改善劳斯莱斯业绩,并且在新车型设计及系列部件供应上有着深入广泛的合作之后,RR注定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但他们太大意了,竟不知Peter Ward先生(劳斯莱斯当时的CEO)前脚离开宝马公司,后脚就进了奔驰的大门去谈新一代引擎的合作。这就是他的双赢谈判计划。而此后,当大众集团标出3.2亿英镑的收购价后,Vickers公司的笑意更浓了,但他们仍幻想更高出价——谁让它这么抢手呢?
如果不是制造飞机发动机的劳斯莱斯总公司仍然持有着劳斯莱斯汽车的商标权和至关重要的前格栅设计权,今天的RR很难说花落谁家。因为他们一听到在劳斯莱斯轿车上将不再使用与宝马合作开发的发动机就大发雷霆。早在20年前宝马就曾应Vickers公司之邀解决劳斯莱斯的管理困境,而后,双方在发动机和零配件开发方面的长久合作也使他们无论从感情上还是能力上都对宝马充满了信任,要卖就卖给宝马。
有着B计划的奔驰最先退出了,他们要抢在劳斯莱斯产权交易风波平息、真正发力之前,复活自己的超豪华品牌麦巴赫。而如果大众汽车公司不能成功地收购劳斯莱斯公司,则将会把自己推向尴尬的两难境地。因为大众传奇式的掌门人皮耶希所制定的高端战略中,顶级豪华车必不可少,但如果恢复霍希品牌(Horch),则无法再为奥迪溯本求源地找到位列豪华品牌阵营的凭依。他们最终以巨大的代价得到了劳斯莱斯在克鲁的汽车工厂,以及原本就在这里生产的宾利汽车的品牌与制造权力,并成功地将其培养为劳斯莱斯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在戴姆勒-奔驰看来,现在就是按下复活迈巴赫按钮的最佳时机(不管在21世纪的德国之外,这个古老豪华品牌的内涵有多么丰富),奔驰计划用数十载的时间,当然也会花费数十亿的美金去救活它,从而可生产出甚至比目前最出色的S600还要豪华的轿车。
势在必得的大众开始与宝马举牌竞拍。宝马刚说出3.4亿英镑的价格和注资10亿英镑的承诺,大众就又把价码拉升到4.3亿英镑和15亿英镑的注资。
宝马没法拿出更多的钱,但他们表示,退出的条件是将会对劳斯莱斯停止所有部件及专业技术供给。大众当时的总裁皮耶希很明白,此时的劳斯莱斯差不多有1/3都依赖着宝马,如果宝马断奶,劳斯莱斯的银色天使和宾利车都不可能以商业的方式生产出来。
最终大众、宝马与劳斯莱斯于1998年7月达成协议,大众以10亿德国马克得到了劳斯莱斯位于克鲁的工厂、那些最具吸引力的车型名称及到2002年底的商标使用权,以及劳斯莱斯公司另一品牌宾利的商标权利,宝马则以4000万英镑的代价取得了2003年1月1日后方可用劳斯莱斯的名字生产和销售汽车的权利。
宝马之道
时至今日,曾在1959年力挽狂澜,使宝马公司神奇般走出经营困境的Herbert Quandt先生的子嗣们仍旧掌管这间全球惟一只做豪华品牌的汽车公司。深入劳斯莱斯多年的宝马之所以要赔钱卖掉罗孚包袱,而义无返顾地争下这个似乎更难伺候的高贵老爷,是因为他们早已明白了个中要害所在。
宝马首先决定让劳斯莱斯走订单量产化道路。而即车壳、发动机等主要零件由宝马德国标准化批量生产,然后海运到英国,在这里组装喷漆和人工打磨与个性化定制的精制内饰装修。
为了同时保证劳斯莱斯品牌的至尊地位与盈利经营,宝马为劳斯莱斯确定的量产目标是年产1000辆,并且永远保持在这个数量级上。
但这不是全部,更为重要的是,当宝马的设计师与工程师于1999年夏天开始在伦敦一栋位于海德公园北侧、贝斯沃特路和艾门街角的两层楼的房子里工作,研发必须在2003年1月1日向客户提供的劳斯莱斯新车的时候,宝马从中充分地灌注进了自己的哲学。
所有的豪华品牌和世界顶级车都不可避免在面对着一个两难的选择:一方面,设计师们想设计一款谁也无法坐进去的车;另一方面,工程师们又想造出一辆让每个人都能在里面戴大礼帽的车。
宝马的理念是:这不是一款顶级的宝马车,而是一款真正带有丰满的劳斯莱斯基因的车,但它必须“为车主的生活方式提供一种补充——是一款真正适合人的车”。这要求它不仅要坐着气派更要使用方便和富有驾驶乐趣,既能以生产制造国的深厚底蕴震撼人心又能俯身满足车主的苛刻需求,他们把这称之为权威包装概念。
归根结底,它不再是一个设计者凭着疯狂想象雕凿出的艺术品,而必须是让消费者处处感到得心应手的商品。如此,方可担当起重塑劳斯莱斯“世界上最好的车”的形象重任。
对宝马而言,成功的机会也许只有这一次。
年轻英俊的塞尔维亚人Marek Djordjevic很幸运,因为他在迷情女神像和帕特农式的发动机散热器罩之外,还发现了某种只属于劳斯莱斯的飘飘欲仙的感觉,他撷灵感于20世纪30年代初的幻影III,画出了最终被选中的草图。这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在中国售价高达588万元的新幻影。
亲自在英伦农郊蛇形的单车道马路上驾驶过这5.8米长和近两米宽的巨大车子之后,你会像我一样无比讶异——它是那样轻盈自如,简单得像一辆甲壳虫,却优雅得像一架豪华客机。在几乎听不到的发动机声响,以及轻如某只夏蝉的孤鸣般的风噪与胎噪声中,听着由15个喇叭组成的高保真EXICON音响里传来的动人乐曲,你会觉得自己是在与车头上的迷情女神共舞一场绝世的华尔兹。
-卫斯顿/文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