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3·15 让假配件现原形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1日 02:26  北京娱乐信报
  3·15快到了,消费者又把目光投向如何识别真假配件这一热门话题上。调查显示,使用假冒伪劣零配件造成车辆损害的情况占据大半,更严重的是其中还引发了不少交通事故,如此沉重的数据让人惊叹。大家都知道,火眼金睛的孙悟空能辨别出神仙和妖怪,而肉眼凡胎的唐僧就看不出来。为什么?孙悟空可是在火炉里炼上过七七四十九天的,火眼金睛是“炼”出来的。当然只要您也炼上一炼,保证也能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让假冒伪劣零配件无藏身之处。

  记者从北京市汽车修理公司了解到,因假冒零配件引发的汽车故障经常可以遇到。车主王立宏的BJ2020型吉普车启动困难,经诊断是启动继电器损坏,但是更换新件后仍然如此,维修人员从另一辆车上拆下一个正常使用的继电器装上,故障消失了,原来是新换继电器属伪劣产品所致。类似这样的故障还有很多,维修人员介绍说,因假冒伪劣零配件引发的车祸事件也时有发生。假冒零配件已经关乎到了消费者的人身安全问题,不能不让人警惕了。3·15前夕,记者在京城四大汽配城走了一圈,发现各种汽车配件琳琅满目,实在是真假难辨。如果消费者把其中的假货买回去装在汽车上,后果会是什么,想起来真让人不寒而栗。看来,消费者必须炼上七七四十九天,方能掌握辨假的基本要点,把假货冷落一隅,直至让其灭绝。
赵春青/绘

  第1个七天——假冒伪劣是“妖怪”

  原籍了解个大概

  火眼金睛是“炼”出来的,在这第1个七天里需要掌握一点小知识。好吧,咱先认识一下这些魑魅魍魉:商品在制造时,逼真地模仿别人的产品外形,或未经授权,对已受知识产权保护的产品进行复制和销售,借以冒充别人的产品。在当前汽配汽修市场上主要表现有冒用、伪造他人商标、标志;冒用他人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厂名厂址;冒用优质产品质量认证标志,伪造产品产地和生产许可证标识的产品,这些都被称之为假冒商品。此外,生产、经销的汽配产品中,其质量、性能指标达不到我国已发布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所规定的要求,这些被统称为伪劣商品。

  有了以上的基本常识以后,咱再接着往下“炼”。

  第2个七天——便宜没好货

  好货不便宜

  在这第2个七天里观念上需要转变一下了,这就是切忌贪便宜。在汽配行业,通常假货的价格要比真货便宜好几倍,当然这是以品质的差别为代价的。所以在平时您最好留意一下常用汽车配件的价格,现在大部分正品配件厂家在某一区域内的配件零售价都是有所规定的,甚至是全国统一价,像机油等大宗消耗产品更是如此。不同厂家的同一类产品价格也相差甚少,当然这里是指国产产品之间相比,进口、合资的产品之间相比。若在买配件时发现产品的价格与正常价格相差悬殊的话,这时您就要提高警惕了,一定要分清这是商品正常的折价、降价,还是假货在浑水摸鱼,如果天真地以为是自己碰上了“赔本大甩卖”,那你可就真的要上当了。此外,如果有商家和你说什么不含税以及“水货”之类的话,一定要留神,这往往是掩盖假冒伪劣产品,以低价诱人上钩的借口。记住,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
赵春青/绘

  第3个七天——以貌取“货”

  丑者非好货

  以貌取“货”?不是常说不能以貌取人吗!怎么能以貌取“货”呢?是不是弄错了?非也,在识别假冒配件时,必须要以貌取“货”。因为一个厂家如果连产品的包装都做得马马虎虎,那我们又怎能相信他们的产品值得信赖呢?一般来讲,正品配件包装比较规范,包装盒、袋上,都标有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注册商标、厂名厂址及电话号码等等;印字字迹清晰正规,套印色彩鲜明。而假冒产品包装印刷比较粗劣,是套印色彩的,颜色比较暗淡,色块边缘不清晰,印刷品的非印刷部分总有一些斑斑点点的油墨痕迹。有些进口配件的纸质包装是用环保再生材料制作的,非常特殊,国内目前还很少生产这种材料,因此应用较少,你可以与经检验证明是正品的包装盒相比较。像日本厂家的配件产品,一打开包装盒,就有一种有点像原木的特殊气味,而假冒的则没有。

  第4个七天——内里粗糙无防护

  老化脱胶是假货

  在这第4个七天里,你要学会对汽配进行细致观察。先看配件的颜色,某些原厂配件表面指定为某种颜色,若是其他颜色,则为假冒伪劣零配件。再看油漆,防止被一些重新上了漆的废旧配件蒙了。造假者将废旧配件经简单加工,如拆、装、拼、凑、刷漆等处理,再冒充合格品出售。像筒式减震器和离合器总成,如果表面油漆不光滑,甚至有一些细小疙瘩,肯定是翻新件。然后还要细观配件的护层,大多数的汽车零部件都比较娇气,在出厂的时候都涂有防护层,否则很容易由于腐蚀而损坏。如活塞销、轴瓦用石蜡保护;活塞环、缸套表面涂防锈油,并用包装纸包裹气门、活塞等后用塑料袋封装。而假冒厂家由于生产工艺粗糙,通常不大注意某些细节上的处理,尤其是对防护层的处理。如果密封套破损、包装纸丢失,防锈油或石蜡流失,这种时候即便不是假冒产品,也是损坏产品。最后还要鉴定配件的材质和工艺,如果您发现新零件就有锈蚀斑点或橡胶件出现龟裂、老化现象,抑或是一些细小的结合处有脱焊、脱胶现象,这样的配件一般来说是假的。

  第5个七天——外表顺眼心里坏

  简单测试鉴真伪

  有些汽车配件的外观不错,但只要简单测试一下,问题就出来了。所以在这第5个七天里,就要自己动动手了。像汽缸垫产品,尤其是六缸、八缸柴油车的汽缸垫,正品的内部应该是“H”形的骨架结构,用手略微弯曲一下,非常有弹性;假冒产品的内部是网状结构,没有弹性。还可以检查汽缸垫汽缸沿口处的镶套,正品镶套和缸体接触的那一面是与其他部分一边平的,伪劣产品则是两面凸起的,使用时容易因密封不严,导致漏油、漏气和漏水等现象。所以还应看几何尺寸有无变形。有些零件因制造、运输、存放不当,易产生变形。检查时,可将轴类零件沿玻璃板滚动一圈,看零件与玻璃板贴合处有无漏光来判断是否弯曲;选购离合器从动盘钢片或摩擦片时,可将钢片、摩擦片举在眼前观察其是否翘曲;在选购油封时,带骨架的油封端面应呈正圆形,能与平板玻璃贴合无曲;无骨架油封外缘应端正,用手握使其变形,松手后应能恢复原状。在选购各类衬垫时,也应注意检查几何尺寸及形状。检查橡胶件还有一个简便的方法,就是闻一闻橡胶件的气味,气味发臭则是再生橡胶。
赵春青/绘

  第6个七天——冒牌货充原厂件

  真假还需辨仔细

  在这第6个七天里,你要“练”的是区别正误。一些卖假冒伪劣配件的商家总是以所谓原厂件和配套厂件、副厂件之分来迷惑人,掩盖假冒配件质量低劣的状况,使修理厂和车主难以辨别真伪。现在国际上大部分整车厂和主机厂大都不自己生产配件,而采取委托生产的方式进行配套采购,这些装车的配件被称之为原厂件,可以打上整车厂的标记;在整车厂进行售后服务时,这些原厂件被分送到整车厂在各地的特约维修服务站,不在市场上零售流通。一般认为不管配件是谁生产的,只在通过整车厂质量检验认可,并在包装上打上整车厂标记,通过整车厂服务渠道供应的是原厂件。为整车厂供应配套产品的零部件生产厂家仅仅靠为整车厂或主机厂配套是远远不够的,它还要通过自己的销售渠道向维修市场提供产品,这些不通过整车厂服务渠道供应的配件产品,不能在包装上打上整车厂的标记,一般叫它配套厂件。至于没有为整车厂进行配套的配件厂的产品,有人就称其为副厂件,这种叫法不太妥当。不管这些产品的质量好坏,它毕竟和整车厂、主机厂一点关系也没有,它只能叫某某品牌配件,适用某某车型而已。

  其实,用原厂件、配套厂件或副厂件来作为区分配件产品质量好坏的标准,显然是陷入了误区,给那些质量确实低劣的配件产品找到了一个幌子。一些国内整车厂和主机厂到处设定点配套厂,而对这些厂家配件产品的包装标识却不加控制。这会给消费者一种假相,让假冒伪劣配件有机可乘。

  第7个七天——一窍不通自被欺

  潜心研读路路通

  在这最后的七天里,你还要潜心学点汽车知识。对此你可能会说,有什么用啊?其实用处大着哩。你想想,有好多汽车名词你可能听说过,但如果让你进行一下详细的解释,恐怕就不一定能说明白。正是这种一知半解的状况让一些黑心的修理厂捡到了“便宜”。因此,在修理时,往往是修理工全权做主。前几天,一位姓李的车主给本版发来邮件,称他在修理爱车时,被修理厂骗了。事情是这样的,李先生的爱车地板革下通往ECU的那束线被烧损,因为当中只有一根线因烧损面积较大而不得不换掉,其余几根用绝缘布包上一点即可。但修理工却对车主说整束线都换了,看在车主常来修车的份上,少收点钱吧,1600元吧。当时车主一再感谢修理工。事情过后的第二天,恰巧李先生通过朋友认识了一位汽修专家,李先生随便地将自己修车的事讲给这位汽修专家听。也许是职业病吧,这位汽修专家非要看看他的车。这一看不要紧,让汽修专家大吃一惊。原来,修理工只换了一根线,哪里是一束线?不足挂齿的修理费竟然成了上千元,这对李先生来说实在是一次严重打击。当然,后来在这位汽修专家的帮助下,李先生讨回了公道。不过,李先生称他对修车感到心有余悸了。汽修专家告诉他,还是应该掌握一点汽车维修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少受骗,少上当。李先生想通过本版告诫朋友们,如果您是司机,每天晚上睡觉前看十分钟汽车知识的书籍吧,日积月累,你就会发现,与修理厂打交道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四个字:游刃有余。

  结束语

  好了,漫长的七七四十九天已经过去了,怎么样?您的火眼金睛已经炼成了吧?相信您在真假配件面前,只用一分钟的时间就可以揪出“妖怪”,此时一切假冒伪劣产品如丧家之犬落荒而逃,无处藏身。其实说到底,不管是小奥拓还是大奔都是一堆有效组合并且有效运行的零配件。从前,人们一提汽车工业,就认为生产汽车的是主角,汽配行业似乎只是配角。但是零配件技术不进步,怎么能振兴民族汽车工业?这就如同中国足球的发展不是鞋的发展,而是球员素质的进步。打击假冒产品的根本在于我们能形成汽配技术的自主开发,当然,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咱能做到的就是老老实实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吧。

  信报记者 崔庚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汽车配件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