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轿车逐渐走入普通家庭。但在如何保护私家车主的权益方面,法律上还有待完善。汽车是一个机械工具,涉及到使用、消费维权等各种环节,让汽车成为一个更加复杂的合成体。
据悉,在汽车投诉的众多案例中,主要涉及汽车质量、维修质量等方面,而安全隐患和检测困难也困扰着消费者。在“3·15”即将到来之际,晨报汽车周刊特地组织了,希望对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能够有些作用。
案例:李先生刚买了新车,可没过几天,就发现自己的车身漆面有色差。经有经验的朋友观察,极可能是车身有划痕后喷漆修补造成的。可是由于李先生购车时仅仅和经销商签订了一个简单的合同,因此陷入和经销长时间的扯皮交涉中,迟迟得不到解决。
晨报建议:用详细的合用来保护自己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在购车时,消费者要拒绝那种简单的销售合同。仅仅是说明了时间、地点、车型情况、买卖双方、成交价格等内容的简单合同很难为消费者提供足够的保障。因为,这样的合同在法庭上也无法准确描述买卖双方当时约定的内容,会给消费者造成极大的麻烦。
目前,上海汽销行业协会的汽车销售合同已在本市推广。它作为一个在汽销行业推广的格式合同,比较详细地约定了买卖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那些初次购车的消费者来说能够提供有效的保障。
案例:王先生是在沪经商的江苏人,近来买了一辆车,上了外地牌照。由于当时工作较忙,他请经销商代为上牌。他的新车在开了几个星期之后,车体震动大,和同车型比较加速无力,到维修站检查了多次也找不到具体原因。后来在一位维修“老法师”告诉他,极有可能是磨合期内开得太猛了。这个解释让王先生纳闷,他对新车一直都很爱护,怎么会开得太猛呢。
晨报建议:如果是选择上外地牌照,在上牌时最好车主能全程参与。如果是请人代为上牌的话,有些上牌人员是不会因为新车还在磨合期内而舍不得踩油门的。
一般而言,磨合的新车不宜长时间的高速行驶。短时间地拉一下高速还是有点道理的,但长时间的高速行驶对发动机肯定是要留下隐性硬伤的。
案例:陆先生从某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购买了一辆轿车。当他做首次免费保养时才发现一个问题:维修保养手册填写的提车日期、提车起始公里数均与实际不符,更怪的是客户签名处签的竟是别人的姓名。交涉中,公司员工称该公司的产品质量因地域不同所以质量状况亦不同,签名事宜是公司内部流程,消费者无须也没有权利了解详细过程。
听到如此的解释,陆先生一怒之下向消保委投诉要求解决。消保委调查发现这一事件因该公司员工误操作所致。按照规定,汽车销售商提供给消费者的维修保养手册应该与提车时的实际情况相一致,同时客户签名也应由消费者签署,并且必须与行驶证上的名称一致,这样新车才能进入正常的保养维修。经消保委调解,该公司为消费者调换了新的保养手册并补偿消费者1万余元,此案终获圆满解决。
晨报建议:当车辆保养维修好之后,要留意一下自己的维修保养手册,查看一下每个条目是否填得完备准确,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和经销商协商、沟通。另外,修车时要保留维修发票。不要图便宜在路边店里维护、维修爱车。因为,有了正规的发票维权的时候“腰杆子”才硬。
协商和解、投诉调解、提起诉讼是目前解决汽车消费纠纷的3种方式。
协商和解:说白了就是有话好好说,有事好商量。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协商和解是一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对经营者,它都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途径。事实上,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权益争议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解决的。
投诉调解:在协商和解不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上海各区的消保委以及快速解决汽车消费质量纠纷的专家鉴定站等组织来达到调解目的。据专家鉴定站有关人士介绍,该鉴定站提供的服务有:1.专业鉴定单提供鉴定依据;2.与厂商建立沟通机制以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鉴定站成立的目的是快速解决汽车质量纠纷,注重调解和咨询。目前只对出具鉴定报告收费,所有的专家都是为消费者义务服务。
提起诉讼:对于车主而言,需要在平时用车过程中索取、保存好各种发票、合同等书面证据,日后诉讼时也有完备的资料和证据。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投诉电话:12315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投诉举报中心联系电话:12365 作者:晨报特约记者夏文强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