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04年车市上演大起大落 05年车价何去何从?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8日 05:18  深圳特区报

  去年无疑是中国汽车的“降价年”。可一步入2005,各车商的销售量均大幅上扬,新春车市无疑给陷入困境的车商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有人乐观地认为2005年将进入一轮新的增长期。但是春节刚过,车商们突然发现,等待他们的是一盆凉水,汽车市场急速降温,与年前的火爆形成鲜明对比。面对忽冷忽热的中国车市,今年车价将何去何从?

  这是必然的过程降价必然会持续

  现在这两年汽车的价格急剧下落,下落的幅度非常大。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惩罚。

  过去国内的汽车价格太高了,我们的车价要比国外高出两三倍。2005年我们要跟世界接轨,要跟世界上一样,这个过程对厂家是非常痛苦的,对消费者也是非常痛苦的。汽车厂家2002年大把大把的赚,2004年是亏损。消费者也是非常的痛苦,你刚买了一辆车,你朋友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正是你买的车又降了两万。

  今年,不仅国产经济型轿车,中高档轿车价格也将继续向下调整,并进一步向国际同类车价格靠拢。从销售价格分析,目前一部分国产轿车售价比完税后的进口车高出10%至15%,仍然存在较大的降价空间。

  从生产能力分析,中国三大汽车集团的人均劳动生产率为整车6.5辆,尚未达到应有的规模效益。目前仍然是在高关税和配额制度的保护下,通过大大高于国际市场的零售价格获取超额利润的。只要这个差距存在,就存在降价的空间。

  由此可见,今后几年中国国产汽车持续降价的基本趋势不会改变。到2006,国内轿车价格将基本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汽车营销模式将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更趋现实、理性,汽车经销商的暴利时代即将结束。贾新光

  国产车竞争将带动降价

  对于2005年家用轿车市场来说,更大的降价动力来自于国产车竞争强度日益加大。他分析说,2002年降价因素带动销售量增长比例达到43%,2003年新增加的80万辆轿车中,有30万辆是由降价带动的。由于国产轿车竞争强度加大,价格降幅也会增大。徐长明

  未能与国际接轨车价还不算到头

  “宣称与国际价格接轨”厂家忽略或者故意掩盖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国内车的价格如何同国外车比较才算真正接轨。如果单纯从价格上比较,用汇率换算一下,数上看确实是接轨了,但这个算法却抛却了国情而不顾。试想,如果你也接轨了,他也接轨了,都接轨了,也就意味着车价没得降了,岂不是国民都过上了发达国家居民才享受的汽车生活?

  所以,改“与国际价格接轨为”与“国际消费接轨”的提法是不是更合适一些?消费结构也就是消费品所占消费者支出或者收入的比例。

  消费结构的差异才是我们与发达国家也就是工业文明比较发达的国家的真正差距所在。承认了这种差异,那么,就应该承认国内车价其实和国际车价的距离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差异,还有消费结构上的差异,从这个角度看这种接轨也许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戈广安

  汽车降价无罪

  不知一心要扼制降价和给降价加罪的厂商们将作何选择:是让降价走向光明大道,还是让其继续做“地下工作”?其实,在汽车销售市场持续数月萎靡不振,汽车库存即将超过60万辆的今天,厂商大可不必对降价噤若寒蝉,应该迅速从降价恐慌阴影中走出来,以积极的心态,正确面对降价给市场带来的正负效应,并从因势利导,顺应市场需要中去寻找救市“宝典”。汽车厂家们,汽车降价无罪,何必要找些并不高明的借口来遮掩真像呢。——《华西都市报》何为

  降价不会一步到位

  重要的是,国家似乎也并不希望轿车的价格一步到位地“与国际市场接轨”。目前,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地位已经越来越突出,而民族汽车工业虽然在近几年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无论是经济实力、技术和管理水平,还是抗风险的能力,都还远远不足以与跨国巨头相抗衡。因此,让国内企业多赚几年厚利,符合国家的长远利益。既然政府乐观其成,车价的走势也就可想而知了。

  鉴于上述原因,我们有理由相信:两年之内,轿车的价格仍将延续过去那种小幅度、多轮次的渐进式的下降,而“一步到位地与国际市场接轨”式的降价将不会出现。——《中国经营报》杨建国

  没有低价位就没有发言权

  每一位消费者都希望买到便宜车,可车价啥时候才算便宜?正如一位持币待购了很久的消费者所说,每一次降价都衍生出新的心理预期价位,因此,现实价格永远不能令人满意。

  当前轿车市场需求量最大的是“国情车”,也就是低价位加细分市场的车,这样的车老百姓既能买得起,又能满足多层次需求。消费者高度认同“低价”,是因为轿车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消费结构正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层收入者成为汽车最大的购买群体,但他们购买力有限;此外,消费者对车的价值观也发生了转变,车的实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消费者的低价需求导致了厂商之间的价格战,逼迫厂家缩减成本,提高品质参与竞争。当下,价格已经是市场的第一主题,国产汽车短期内只有保住价格优势才能立足。但是,企业如果冒着降低品质的危险来降价,只会更短命。国产汽车必须主动地迎接挑战,只有积极提高技术、降低成本,才能在竞争中抓住转机。——《齐鲁晚报》韩丹

  关税降低配额取消汽车价格大降

  2005年中国家用轿车市场将有一次影响范围较广、幅度较大的降价。2005年轿车市场将比2004有较为明显的好转。

  首先是进口车存在着巨大的降价动力,给国产轿车形成较大的压力。不仅如此,在2002年至2003年间限制轿车进口的有力武器——配额,也将取消,由此带来的降价效果会更大。2005年,大量的进口车将会涌进中国市场,价格会必然下降。而另外一个不确定因素也不容低估:如果明年人民币汇率升值,进口车价格下降幅度会更大。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咨询中心主任徐长明

  看谁笑到最后

  经过10多年的市场洗礼,国产低档轿车的价格已经“与国际接轨”,但是中、高级轿车的价格水平依然高高在上.......可以预期,将于2005年拉开帷幕的高档车竞争大戏,将把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逐步推向高潮。而中、高档轿车的激烈竞争,将共同推进中国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一个繁荣的汽车业的春天将在这惨烈的寒冬之后降临神州。而在此期间的大浪淘沙,将使一大批厂商“卖身投靠”或黯然退出。不知到最后,会有谁能笑得灿若桃花呢?——《中国经营报》

  降价弊大于利

  从表面上来看,汽车价格的降低似乎有利于消费者,有利于汽车的普及,其实不然。从轿车的销售数据上来分析,据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的统计,2004年国产轿车销量为224.78万辆,同比增长13.7%。而在2003年的同比增长率为66.4%。“13.7%这个数据显然有些乐观,由于乘用车联席会提供的数据是不包含库存车的,而实际上抛掉近60万辆的库存,中国汽车2004年的实际增长是负值。”某大型汽车公司销售负责人一语道破天机。这就意味着消费者并没有因为得到降价的实惠而增加了购车量,反而因为一降再降而对汽车价格体系失去了信心。

  许多厂家的降价是被动的跟风,而只有主动的降价才是汽车产业良性发展的反映。要达到主动降价这个目标,除非中国的汽车企业只剩下3-5家,在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上有了质的飞跃才行。

  但目前,这种大规模兼并重组的条件在国内还未形成,也就是说,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还未到鼎盛时期。从中国汽车产业长远的发展来看,我们就必须看清2004年的降价到底是主动还是被动,是有序还是无序,是有利还是有弊。——《财富时报》陈希

  车价不会无休止地降

  今年国内钢材、能源价格的上涨,本身就对企业构成了挑战,车价再降就赔钱了,车价不会无休止地降。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安庆衡

  车价会趋平稳

  2004年是中国车市恢复正常新陈代谢的过程,经过一年的调理,2005不会像今年这样大起大落,有望保持一个平稳的增长态势。具体增长幅度在15%到20%。而汽车价格也会趋于平稳,因为合理定价,与国际化接轨已经是大势所趋。长安福特的常务副总裁邹文超

  降价幅度不会超过5%

  新的价格平衡大概要在春节以后才会形成,各厂家的市场份额在三月份后也将会比较清晰。他指出,2005年的价格战不可避免,不但企业利润将大幅下降,而且市场将进一步被重新分割。不过,2005年降价幅度将比2004年小得多,如果用2004年底的实际成交价来衡量2005年的降价水平,全年降价幅度不会超过5%。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饶达

  车型大幅降价,是一相情愿

  销售市场看好,年初以后的火热车市,无疑使汽车制造商的精神为之一振,对市场的底细看得更真切,他们认为显然不必再将车价压低,况且经过去年的大幅降价,厂家的降价空间已经接近成本底线。有厂商说:他们对公司在中国生存的目的都模糊起来。在欧洲进口标致307不用如此大费周章的生产,“所砖的钱”也比现在中国市场多,在今年的情况下,期望原有车型的大幅降价,显然是过于一相情愿。网民阿蛮

  车价体系混乱才是问题

  去年中国车市的最大问题,不是车价高,而是车价体系混乱。其实对购车人而言,不是车价不够低,而是怕车价买了再降!所以对于大多数车商而言,2005年,真正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再降多少,而是稳定价格体系,恢复消费者的信心。网民左冷禅

  作者: 编辑: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车事评论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