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考问德国大众:路在何方?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8日 12:27  新浪汽车

  曾在赤县神州风光几何的德国大众近来在中国汽车市场上裹足不前,甚至是屡走麦城,陷入进退维谷的险境,这话绝非危言耸听,而是盛世“威”言:

  不知您是否注意到没有?德国大众至今引而不发的中国市场年度报告,从上汽和一汽合资伙伴那里可以看到大众品牌上一年度在中国车市份额上的“溃缩”,那么德国大众在中国汽车市场上表现到底如何?自我评价何如?在这“押后”出笼的背后,德国大众自然是尴尬自知!

  如果说德国大众在华市场表现指标上下徘徊未置可否的话,那么请问2003年度德国大众“恰少年风华正茂时”豪言壮语追加在华投入60亿欧元,2004年执行如何?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世界上就怕认真二字。”我替关心德国大众的产官学研、黎民百姓、编辑记者问问德国大众:你们允诺对中国广大汽车潜在消费者的“大饼”到底拿来没有?也许只有一个成语可以解析:画饼充饥!不过值得“认真”的还有呢:

  日内瓦车展上亮相的帕萨特B6,按常理应当理直气壮的宣布:最新款帕萨特B6将在中国同步投产,可德国大众却是选择了沉默!这显然是与德国大众高层“默视”21世纪最大、也是最后1个汽车大市场不无关联,试问PSA集团可以在日内瓦车展上推出三厢标致307的同时宣布进入中国车市,难道德国大众却缺乏对中国潜在消费者的信心?!难道德国大众旗下的奥迪可以在发布奥迪A6最新改款的同时宣布在中国投产,那么德国大众为什么却不把最新的车型拿到中国来,反而退避三舍,语焉不详呢?最新在北美发布的新款捷达(新宝来)难道就不能让中国的合资伙伴同步生产让中国的消费者与加拿大、美国的消费者共享德国大众的最新车型?显然这是有悖世贸协定框架下的公平原则的战略误判(当然中国汽车市场尚有完全兑现承诺的不足)。

  德国大众在中国汽车市场上的成功确切讲首先是合资伙伴的成功,但围绕新平台、新车型的引进、消化、吸收,德国大众在亚太地区,尤其是在中国市场上渐行渐远,像转向不足或转向过度,一方面口头允诺引入最新技术,另一方面却把合资伙伴“间离”成两个角斗士,近来有关围绕开发新车型的争议并非空穴来风,大众品牌在中国车市上独撑半壁江山到迅速“溃退”成现如今的1/4强,仅仅是三年的光景,如何这般下去,再用不了三年,丰田通用现代在华就会把德国大众挤压成德国“小”众!一个曾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最成功的合资品牌,号称最了解中国、迄今拥有全国唯一最大服务体系支撑的“巨无霸”;像是一头恐龙似的——头脑小、身子大在节节“退化”,如此下去恐怕会成为中国汽车市场上的恐龙化石标本。作为旁观者——中国3亿人(指中产阶层)是全球最活跃的汽车潜在消费者群,德国大众的“固执”让上汽和一汽身陷怪圈、不能自拔,到目前为止德国大众在华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引进桑塔纳、捷达等车型的初始化阶段,二是帕萨特、奥迪A6、宝来接近同步的引进阶段;三是Polo完全与全球投入同步的阶段,显然在这三个阶段德国大众在华战略走向基本正确,但由于德国大众在同步投入车型上以欧洲二厢车思维定势掺入亚太三厢车消费常态,结果造成polo现在销售下挫,使用成本高居同类排量车型之首,国产化率面对困窘的两难境地,于是德国大众开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根本的战略误区:高尔、途安、开迪,这一细分市场上的非主流车型应当是在中国全面普及汽车后置期的一个个补充、却被德国大众强行推销给上汽和一汽手中当主打车型推向市场,这显然超出了与合资伙伴互惠互利的平等商业法则,更令人费解的是德国大众还加强与合资伙伴争夺控制权和话语权的举动,使得内耗加剧,让丰田、通用、现代得以趁虚而入,这就是为什么去年下半年至今德国大众 在华拿不出可以其它对手竞争、适应主流市场新车型的内因所在!人们现在看不清、德国大众在中国究竟还要干些什么,怎么干?并不是虚晃N枪的战略前瞻,而是从根基上就束手无策、甘拜下风;回顾德国大众去年在中国的表现可以不客气地讲:不是差强人意,而是可怕的倒退!不仅如此,当上汽上市、走出国门、一汽强化自主品牌、上规模百万辆之际,德国大众作为中国汽车产业最早、最大的战略合资伙伴在上汽、一汽执行基本国策过程中既不吭声、更无行动,显而易见是心存芥蒂,令人怀疑德国大众高层是否有意怠慢、甚至阻滞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化、本地化、国际化的进程,要不然怎么连个高姿态、说两句不痛不痒的恭维话都没有?

  德国大众连番战略误判关键在于至今没看清中国宏观经济格局,更没看清中国汽车产业的趋向,缺失审势度势、随机应变的能力与执行魄力,不敢担市场风险责任、沉湎于固执却以为“执著”,“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如此下去德国大众将最终无法向自己的股东们交待,更不用说为“心明眼亮志如钢”的中国消费者“在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哎巴扎嘿”所“扬弃!” (谢卫列)

(编辑:赵广喜)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车事评论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