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0年间,频频更换董事及主席,主营业务屡屡调整,依旧是赔多赚少。双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16年间,未向银行贷过一分钱,不声不响默默造车,去年获利两亿元。一个连年盈利的优良资产,要与一个捉襟见肘的亏损企业走到一起,不免令人匪夷所思。
2004年年末,中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则消息,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2004年11月18日中国科技宣布,以6000万港元收购石家庄双环汽车有限公司25%的股权,且有权增持双环汽车股份至50%,由此正式进入双环汽车有限公司(下称双环汽车)。其实双环股份在2004年年初,就以全资持有的Kaison Limited作为投资者进入中国科技,持有中国科技已发行股本的13.7%。不过年初的“单边贸易”在年底则变成了“双边往来”,这或许正是双环与中科的共同愿望。
双环汽车1995年12月28日,由恒升贸易有限公司与石家庄双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出资人注册成立,注册资本498万美元。恒升贸易和双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持有25%和75%的股权。双环汽车已获得政府颁发的汽车生产牌照,并可独家生产、装配及销售商务车、SUV、汽车零部件以及提供售后服务,目前正处于高增长阶段。
中国科技1994年2月2日,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上市,主业为分销摩托罗拉全线话音产品。1997年则开始销售Simoco话音产品及东芝阴极电管,并委托一家中国公司分销集团的MP898GSM手机。此外,中国科技还是另一香港上市公司中国网络的控股公司。这样一家主营无限风光的企业,却从上市第二年即报亏损。
求发展 双环委身“穷秀才”
正处于高增长阶段的双环汽车,既要巩固2004年SRV车型产销两旺的成果,又要推广其2005年开发的新车,同时还要扩大研发和生产,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1月24日,双环汽车副总经理何泽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双环为了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撑。任何一家公司都会有不同的融资渠道,至于和什么样类型的公司合作,需要辨证地看,和盈利公司合作是一种类型,和亏损公司合作也是一种类型,这要看自己的理念。”
何泽国告诉记者,双环在选择合作伙伴或是在制定战略时,所遵循的原则是,一是要低成本;二是要有直接成果;三是要扩大成果。用老板赵志刚的话说,就是“凡思必有目的,凡行必有结果。”这个指导思想要求双环和任何一家公司合作都要从自身考虑,双赢的其中第一赢,就是双环必须要赢,双环不赢就不做。和中国科技的合作抑或和其他任何一家公司的合作,双环都是本着这个原则。对于此次双环联手中国科技,何泽国斩钉截铁地说:“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和中国科技的合作是一个融资的过程,是要得到现金,中国科技给双环的是现金,双环需要用这笔钱进行扩大研发和生产。”
为业绩 中科只得“委身屋檐下”
赔多赚少,主营业务屡屡调整的中国科技,过去一年内一直在寻求合适的项目转型发展。此次参股双环汽车,被业界一致看好,事实也证明中科选择是明智的。
中科自1994年初,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第二年即报亏损。至1996年3月底,中国科技已亏损2180万港元。之后,中国科技先后几次配股及发行可换股票据,并通过转让子公司及联营公司股权,剥离重大亏损源。这些财务手段看来未能立即见效,截至2004年3月底,中国科技亏损又增至6053万港元。
中国科技要想“咸鱼翻身”,必须得到优良资产,才能增长其业绩。而双环的发展速度,可以说一年跃两到三个台阶,2004年形成了产销两旺态势,用媒体的说法就是“逆势飘红”。到2004年年底,双环仍保持零库存,并且为石家庄市的利税大户,排名第五六位。正是基于此,中国科技才选择了双环。
2004年11月18日,中国科技宣布以6000万港元收购双环汽车有限公司25%的股权,且有权增持双环汽车股份至50%。 同时,中国科技宣布配售价值4995万港元可换股票据,作为支付部分代价。票据为期3年,年利率3%,初步换股价每股0.027港元,较11月10日收市价0.019港元溢价约42.11%。若悉数行使,可兑换为18.5亿股新股,相当于扩大已发行股本约13.18%。配售所得款项将用于集团一般运营资金。
向前看 双环还有“多诡计”
中国科技在汽车领域没有任何背景,对于双环来说,除了眼前能够从中科那里得到现金以扩大生产外,还会有其他好处吗?答案是肯定的,双环不但可以得到中科的更多好处,且能够钓得更大的鱼。
众所周知,中国科技1994年初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至今,虽然是赔多赚少,但毕竟已是操盘老手,不但有深厚融资功底,而且具备广泛的“海外关系”。这一点从中科多年的“圆滑”表现可见一斑。
1994年初上市后,到1998财年亏损额达到2.1亿港元。中国科技开始寻求对策,管理层不断更换,主业也逐渐转向证券及物业的投资。
1999财年,中国科技竟出人意料盈利3755万港元。
2001财年亏损3.47亿港元,2002财年通过出售所持中国网络大部分股份,才将亏损缩减至4634万港元。
中国科技先后在一年内三次配股及发行可换股票据,一共集资1.04亿港元,其中1600万港元用于还贷,5730万港元用于投资股市,余下的用作集团一般运营资金。
中国科技通过转让子公司及关联公司股权,剥离重大亏损源,合计套现3.3亿元。
对于中国科技的利用价值,双环汽车副总经理何泽国只是表明:“中科对将来双环汽车要做国际市场会有很大帮助,比如销售渠道。”
一位业内人士对此的看法是,假如将来合作成功,可能有些事情就会发生变化。不只中科,任何一家效益不好、经营不善的公司,都要寻求突破以求得再生,这是必然的。所以,中国科技要找优良资产,不可能找一个不优良的,它绝不会再背包袱。另外一方面,双环要选择一家使自己能容易获得成功的企业,双环之所以选择中国科技,不会仅仅为了眼下的几个钱,恐怕是为了将来要借中国科技已经上市的“壳”,来下双环自己不易生出的“蛋”,以打通融资渠道。
记者同时注意到,就在中国科技宣布收购双环25%股权后,中国科技宣布委任王广田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现年40岁的王广田,同时兼任河北省政府在香港注册的窗口公司——香港燕山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这一带有背景的人事任命,不会不在双环高层决策者的头脑中留下烙印吧。这是否为双环想钓到的“大鱼”呢?
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对于双环这样的小汽车企业,没有汽车集团的背景,又不可能是外资汽车企业选择合资的对象。那么,寻求当地政府的支持,就是一个更明智选择。双环通过中国科技,曲线寻求政府支持,应是双环的高明之处。(本报记者 刘 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