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市场供需决定降价大势 车价必降有四大理由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8日 09:06  竞报

  本报记者王丹丹报道 今年的1月,北京车市明显出现了由“熊”转“牛”的迹象。记者昨日在亚运村市场看到,飞度、宝来、捷达、菲亚特等车型都有比较明显的价格回涨。而一些降价幅度较大的车型,则颜色、型号不全,通常只有一两辆现车。   

  供需决定降价大势

  国家信息中心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认为,部分车型的逆市涨价只是暂时的。车市价格和人气回升,主要是许多消费者在节前会有年终奖金,手里现金比较充足,再加上大多数人习惯在春节前买车,由此形成了车市的购车主力。因此,每年春节前都会有一个汽车销售的小高潮。此外就是那些持币待购等降价的人,还有就是外地人,不少都赶在春节前买车然后开车回家,也为车市增加了销售量。于是,经销商便逆市抬高价格。

  但是,随着春节到来,这样的现象将逐渐减少。原因有三:首先,降价促销是春节前车市的惯例,近三年来都是如此,在这个时候搞促销效果也比较明显。其次,尽管去年年底,厂商也好,经销商也好,已经全力以赴地消化库存,但大多数仍然有继续清理库存的需要。再次,2005年即将上市的新车型繁多,许多品牌都准备依靠推陈出新来争夺市场,而已经上市销售的车型必须为新车让路,也就是腾出价格空间。

  市场供需关系应是最终决定汽车价格的因素,大势上看,今年汽车的价格依旧会是“降”字当头。

  四个降价的理由

  “价格还会再降吗?什么时候降?哪些车会降?没有人知道,包括汽车生产企业的老总们。”亚运村车市商务信息部郭咏告诉记者。因为市场是瞬息万变,降不降价,其实不是谁能说了算,是市场说了算。

  虽然如此,国家信息中心那位专家告诉记者,有四大原因决定了降价的必然性。

  首先是消化库存。一个经销商的合理库存上限是1.5个月的销量,如果以此类推,全国乘用车的平均合理库存应该在30万台以内。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市场贸易委员会秘书长张伯顺告诉记者,估计2005年国产轿车总产销量为264万辆,库存总量就应该是264万辆/12*1.5=33万辆。即便经历了去年年底的促销,估计库存依然在20万辆以上,消化库存的办法通常就是降价——主要是经销商以促销的办法变相降价。

  第二个原因是,降价向中高档车蔓延,宝马就是一个典型范例。

  第三个原因是战略性降价。如一汽丰田,2005年有六七款产品,而销售目标不过13万辆,企业的目标已从单车利润转向市场占有率,你不降时他偏降。

  最后一种原因则是挥泪大甩卖。举步维艰的企业,即将换代的老旧产品都将在此列。

(编辑:邵京宁)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