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城市规划 交通先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6日 09:55  北京晨报

  新规划为北京的未来勾画出了美好蓝图。北京将会采取什么样的手段确保新规划的实施?昨天,市人大代表、北京市规划委主任陈刚就此问题接受记者采访——

  北京规划委主任:疏散旧城人口不是“轰”穷人

  旧城

  问题:新规划对旧城的保护提出了疏散旧城人口、调整旧城人口结构的原则。如何理解对旧城人口结构的调整?

  办法:调整旧城人口结构可以解决目前旧城低收入人群太密集、居住困难的问题,并通过多元化人口结构来维护旧城传统文化氛围。

  -住旧城有义务保护风貌

  我们理解的旧城人口结构调整,主要是针对那些居住在旧城危旧房里的大量住房困难、收入困难的“双困人员”。这一部分人群的居住环境一直得不到改善。

  为了保护旧城的风貌,需要住在里面的人付出相应的代价。在国外,住在历史风貌区内的人有义务维护、粉刷、维修自己的住房。但是,目前住在北京旧城危旧房里的“双困”人员自己的生活都很困难,又如何有能力维护自己的住房、维护房屋不老化、保持房屋的外观呢?所以,对于这部分人群,政府要给予关注、给予帮助、给予补贴,改善他们目前的生活环境,到适合其经济承受能力的地区居住。而旧城里也需要有一些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团体、个人的进入,这些团体和个人在旧城居住的同时,也要承担维护旧城风貌的义务。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要把旧城“绅士化”、“富人化”,而是通过对旧城人口经济结构的调整来减轻旧城的经济压力。

  旧城里要有“老北京”

  另一方面,旧城人口的调整还要考虑到文化结构的调整。

  对旧城保护的内容不仅是建筑体型、空间格局,还需要保护旧城的文化内涵。维护旧城文化包括有形文化,还有无形文化,需要维护旧城所特有的传统文化氛围。这就要求旧城居住人口的多元化,既要有京味十足的“老北京”,也要有一些从事文化产业、热爱并通晓传统文化的人群,同时,旧城中也需要物业、清洁等简单劳动的从业者。那么,这些人口构成的比例多少才合适,这是一个漫长的调整过程,要根据旧城的劳动力岗位与就业需求这些市场的手段来确定人口多元化的构成比例。

  所以,旧城人口的调整,并不是要“轰走低收入的人”,而是要解决目前旧城低收入人群太密集、要改善他们的居住与生活水平的困难,这样才能切实改善旧城居民生产生活条件、疏散过密人口、消除安全隐患,重塑旧城优美空间秩序。

  -旧城以公共交通为主

  此外,对旧城交通的规划上,将推行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出行方式,通过对包括停车位、道路横断面等具体交通设施的调控,来减轻汽车对旧城造成的交通与环境压力。

  -落实规划将设反馈系统

  陈刚代表还介绍说,为了保证规划的落实,今年北京市规划委推进“阳光规划”的最大举措就是在规划审批的过程中如何在保证公平、合法的前提下办快、办好,不仅要尽量提高审批效率,同时要重视服务质量。为此,市规划委将在尊重建设单位隐私权的前提下建立一个有效的反馈系统,由专门人员进行监控,在办事的过程中就对办事机构与人员进行监督和及时提醒,形成规划高效的城市管理机制。

  新城

  问题:北京新规划中很重要的内容就是疏散旧城人口、发展新城。如何确保这一规划内容能够得到实施?

  办法:交通设施先行建设、土地供应调节建设速度,一改过去新区建设中先有人居住再建配套设施的模式,而是采取基础、配套设施先行建设的手段吸引人口。

  -新城建设交通先行

  城市规划的实施需要全市各方面、各环节、各部门协力完成。实现疏散旧城人口、发展新城的规划目标是不能用强制手段的,而要通过引导来落实。其中一个重要手段是通过基础设施的投放来实现。政府可以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来引导、鼓励地区的发展。就新城的建设来说,首先就要考虑轨道交通、快速路、公共交通枢纽等交通建设,用便利的交通来吸引人们去新城。此外,水、电、气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都要先行。

  同时,实施土地宏观调控政策以后,土地的供给量可以进行调控,新城土地的供给份额会比旧城的供给量大,新城的建设速度就会加快。

  在规划手段上,对于旧城的规划指标审批将会从严从紧,而新城的建设则会从规划上进行科学引导。

  -配套设施将比旧城完善

  群众比较关心的新城配套设施的建设,也将比旧城更加完善,而且标准更高,比如新城就会比旧城有更多的绿化空间。新城公共设施的建设将避免出现建设滞后的问题。目前,回龙观、望京等地区公共设施不能满足需要的原因并非是在规划本身,这些地区都规划了公共设施项目,问题发生在公共设施的投资主体。以前,配套公共设施都是由开发商建设,那么开发商必然要先建那些可以赢利的项目,最后再进行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但是在新城建设中,就将采取公共设施先行的手段,以完善的公共设施吸引人们愿意到新城去。目前,有关部门正在探讨公共设施的投融资体制的改革,通过确定合理的投资主体来解决公共设施建设的问题。

  此外,随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通过和批复,在城市规划的实施中还要重视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合理确定城市近期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晨报记者 王小星

(编辑:李颜伟)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交通安全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