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进口车难撼国产车市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5日 13:19  青年时讯

  日前,一权威机构的专家撰文称,2005年,随着关税下调,配额、许可证制度的取消,进口汽车将对国产汽车带来很大冲击。紧接着,许多地方媒体纷纷在头版刊载这位专家的观点。

  其实,关于进口车冲击的话题应该说是老调重谈。中国入世前就有不少人预言,入世后,国产车将不堪一击。然而,入世3年过去了,我们发现,国产车大火了3年,最高增幅时接近100%。与此同时,进口车的日子却一天比一天难过,市场销售的比例一年比一年低。

  有人问我,这回的专家预言是否正确。我的回答依然是否定的。2005年,只要有本土化制造的产品领域,特别是规模化批量生产的车型,进口车仍难以匹敌。

  但是,我想指出的是,一定要看到进口车已经以另一种面貌和方式进入了中国市场。那就是过去3年中,合资的轿车生产企业以超常规的速度(不完全统计,2003年各轿车企业推出50多款新车)推出所谓的新车型。这些以CKD散件组装的新车,由于在很大程度上减免了关税,在市场上具有明显的价格竞争力。过去几年中,我们可以看到,相同类型的车只要合资生产,进口车价就出现暴跌。这也是过去3年和将来,进口车冲击不了国产车的根本原因。

  这是一笔非常好算的帐。合资的外方以CKD的方式生产,不仅能收到技术转让费(目前,还有相当数量的车型以各种名目在收取)、每辆车的销售提成、每辆车的进口零部件采购利润、用于新车型上马的生产线、厂房改造产生的利润,还有人员培训收取的费用等等,加起来绝对是一笔相当可观的利润。退一步言,即便这笔利润不大,最终在网络的建立、品牌传播等方面也能产出无形的利益。一句话,比通过单车进口,油水大得多。

  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企业的根本目标。既能挣眼前的钱,又能获明天的利,如此好的美事,跨国公司是不会放过的。

  还要说的是,既然谈进口车对国产车的影响,必须要研究,过去几年大量的变相进口的“新车”,已经导致了合资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产生了紊乱。到去年,一个新产品投放市场3个月就出现了滞销,这绝对是一个怪现象。而在一年50多个新车型投放的背后,我们要看到,中国汽车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没有得到提高。这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吴迎秋)

(编辑:赵广喜)
Powered By Google

车事评论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