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谁的无耻与悲哀--“国情车”褒与贬的透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5日 11:22  新浪汽车

  汽车的血泪

  最近一个时期,媒体和网上关于中国汽车工业模仿秀、知识产权诉讼等问题的争论一直没有中断,以致到了形成阵营、影响法律、影响政策、影响社会民生与社会稳定的边缘。一些不可忽视的迹象暴露出来,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觉。

  汽车,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话题,也是一部充满血和泪的历史。我作为一个从事新闻工作近30年的老记者,有意或无意间记录下了关于汽车太多的故事:上世纪70年代初,我刚走上工作岗位,坐过的第一部车是美式中吉普,单位最受尊重的是那位能把破钢烂铁鼓捣得跑起来的司机。直到如今,司机这个红了几十年的职业才开始走下坡路。我还记得那年月,有一位姑娘陪母亲进城看病,司机半途让母亲踩着刹车,让姑娘下车帮助修车,在车底下把姑娘强奸了,直到姑娘含泪上车,母亲的脚也没敢离开刹车板。那年月,汽车是稀有的、神秘的。后来,沿海地区大肆走私日本和韩国汽车,折射了中国汽车工业的落后和市场供应的奇缺。多少人为走私铤而走险,多少人被送上了断头台,而仍有人前赴后继,足见汽车短缺背后暴利的诱惑和魔力。从北京街头跑着的黄面的到桑塔纳的合资生产一卖就是20年,再到国际汽车巨头无一不抢滩中国市场,而且欲由合资大举变为独资,跨国公司意欲称雄瓜分、独霸中国市场的野心和魄力已不再遮掩。

  汽车,是重要的运输工具,代步工具,成为时尚、文化、文明的象征,更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其产业链之长,对GDP的拉动和影响是任何一位经济学家、一个跨国公司心知肚明的。

  文化的缺失

  汽车是一种文化,它从一诞生,就承载着人类文明与精神,并随着科学的爆发和科技成果的转化而升华。同时,既是战略装备、战争工具,又是制造商谋取利益的独特产品。

  然而,汽车工业在中国,从一汽、二汽的上马,到如今的频频合资,大都是国际汽车工业弱肉强食阴影下的亦步亦趋,是一种泊来的文化,是游离于民族文化和信仰之外的技术输入,更是一种缺失的文化。用市场换技术就如同中东用土地换和平的游戏一样,至今也没有如意的一天。而日复一日重复上演的是各种牌号的车辆在中国道路上出事故、被召回,同胞的生命和鲜血抛洒在故障车的车轮之下。与此同时,一大批官员操控着进口批文、生产许可、海关等大权,以权谋私,汽车产销成了滋生腐败的温床。华北某省巨贪李友灿曾靠掌控汽车批文索贿受贿数千万,可谓豹身一斑。

  更为严重的是,人类汽车工业发展有百年历史,而中国汽车工业走过了不短的几十年,除了计划经济的制约,对汽车工业影响最深远的还是中国没有形成自己的、民族的汽车文化。这不仅包括品牌的积累,更在于汽车产业链上的高等教育严重落后,影响了人才的培养和蓄集,导致科研力量不足,至今没有成气候和国际知名的设计大师。新材料、新工艺研究领域有国际影响的研究院、所更是廖若寒星,至于研发基地、中试基地等更是缺乏投入和整合。而在国有汽车企业中,领导者频频调动,岗位成为晋升的跳板,品牌建树听之任之,国际竞争视同儿戏的作法比比皆是。做为消费文化,长期形成的官车、公车,“国家造车,国家买车、国家养车”的消费模式虽然正在消弱和淡化,但真正计算成本、重视性价比和细分消费市场的理念还刚刚萌生。应该说,没有独立文化的汽车市场是脆弱的和充满风险的市场,这就是2004年中国汽车市场行情从一夜爆发到跌入低谷深层的原因。

  灵魂的侵略

  如果说历史上真刀真枪的战争是为了满足物质的占有和利益的掠夺,在当今,不用枪炮,用灵魂的侵略,同样可以获得战场上得不到的市场竞争优势地位和超常规的利益。

  当日本汽车不向中国出让造车技术,只向中国出口整车或通过走私车扩大在中国品牌影响和零部件市场,欧洲汽车公司向中国引进落后车型的过程还历历在目时,不少中国人却津津乐道国际品牌的知名和进步,其乐融融地去赴这些公司的酒会、舞会、新闻发布会,去拿着跨国公司的礼品到处炫耀,用中国珍贵的媒体资源去不厌其烦地为外国品牌描眉画眼。在这过程中,外国公司的市场占有目的拌合着科学的管理、先进的技术、鲜明动人的文化色彩以及精美的品牌产品包装和运作,辉煌耀目地进入了中国,征服着人们的灵魂。当许多人在大谈地球村、开放市场、同享市场的时候,他们也在割裂着历史,掩盖着野心与私欲。而这些在许许多多的中国人眼里,是那样的甜蜜和可口。当外国公司把巨额广告费投入一家媒体的时候,对这家外国公司不利的舆论,该媒体就一概免登,理由是“不能得罪大客户”。当国外公司邀请媒体记者专访或开新闻发布会递上丰厚的礼金后,这记者就成了该公司的“御用记者”,替外国公司服务、骂中国企业的作为大大超出了外国公司员工的水准。当外国公司以赠车、赠驾、赠出国旅行、赠会员卡为交换,为跨国公司搜集情报信息,甚至为外国公司的利益编造谎言欺骗消费者和读者的事情也敢干。应该看到有些跨国公司到中国投资,相当份额的投入是用来买通中国人的投入。那些为外国公司服务、赚外国人钱的律师、记者、官员,总有几个是靠“出让”了灵魂才博得“东家”回报的。这个“出让”完全是忽略灵魂侵略的结果。有些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竞争,已远远超出了公平、合法竞争的范畴,对此,国人不该警惕吗?

  民族的抗争

  正当国有汽车工业在为民族汽车产业做出了贡献、又想通过合资获得技术、资金和管理以求发展的时候,如意与不如意的煎熬远没有消退,新产品开发上的受制与受限,核心技术的被封闭,使这些企业象一只只困兽,其威猛与威严总发挥得不令人满意。就在此刻,奇瑞中华吉利、双环、长城等纷纷亮相,开发出一款款适合中国国情,让中国人买得起、养得起、用得起的国情车。这里隐含着中国汽车工业政策的变革,更预演着中国汽车精英们的民族抗争。

  中国知识产权方面的专家告诉记者,知识产权这把双刃剑,用到好处才会引起各方关注。任何开发设计都不能和历史成果隔绝,中国汽车工业要发展就是要立足现有成果之上,用合理合法的手段拿过来,通过整合达到 “神似形不似” 的设计高程,最终登上世界一流、独特无双、引领潮流的高峰。奇瑞汽车研究院十几个发动机台架在试验室里24小时不停运转、测试,一个全面的产品矩阵已经浮出水面,这足以说明“自主品牌”在实现战略目标上正一步步坚毅地往前走。

  (作者:泽国)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