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11日专电(记者孔维纯)今年下半年,关于上汽集团的消息相当密集:重组与汽车主业有关的资产发起设立上汽集团股份,签订协议收购韩国双龙汽车,与英国MG罗孚汽车的合作已报批……在母公司整体上市和海外收购的进程中,上海汽车(600104)将扮演何种角色,发生哪些变化,已经成为衡量其投资价值的重要砝码。“
F1”诞生牵动“F4”命运
上海汽车近日公告,上汽集团拟将其与汽车主业有关的资产进行重组,发起设立“上汽集团股份”。据称在内部资料中,经股份制改造成立的上汽集团股份被称为“F1”,上汽集团不纳入股份公司的企业合称“F0”,而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00104被内部人戏称为“F4”。市场已将“F1”认定为整体上市的主体,而其上市进程正牵动着“F4”的命运。
今年以来愈炒愈热的上汽集团整体上市之说,在4月上海汽车的股东大会上得到了上汽集团总裁胡茂元的证实。当时胡茂元表示,上汽集团考虑在两年内整体上市,整体上市共有三种方案:一是引入战略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继而谋求整体上市;二是集团直接在海外上市;三是利用现有A股上市公司,以资产重组的方式实现集团整体上市。他当时并没有确认具体采用哪种方式。之后,随着集团股份制改造过程中阶段性财务顾问由德意志银行、中银国际等机构担任,市场上分别出现了纽约、香港同时上市、先H后A、不放弃A股上市等传闻版本,拟筹资金额也有60亿、20亿、10亿美元等不同说法,而上汽集团给出的态度一直是“集团融资方案未确定”。
据了解“F1”上市进程的人士透露,市场传言仅限于猜测,据他所知,上汽集团负责相关工作的是“改制工作小组”而不是“上市工作小组”,可见上市并非迫在眉睫;加上上市方案的制订非常慎重而且严格保密,当前传闻与最终结果可能相去甚远。不过他分析,集团股份改制原定于今年底明年初完成,从目前的进度看,已经比预想的有所提前,估计上市的进程也会随之加快。上汽集团新闻发言人薛浩则表示,集团目前仍然处于改制阶段,至于上市,应该“还早”。
关于上市地点,有分析师认为,“F1”在传闻中提到的任何市场都不存在发行障碍,当然也包括A股市场。假如发行A股,在目前关于再融资比例规定和分类表决制度的制约下,通过“F4”再融资收购母公司资产实现“F1”整体上市已不太可能,但借鉴“TCL模式”,“F1”吸收合并“F4”而上市并非不可行。后者将对“F4”形成利好。海外上市传闻曾令市场对“F4”的潜在价值产生怀疑,知情人士表示,或许并不需要如此悲观。收购频频引发联想
在集团整体上市带来悬念的同时,上汽集团的收购动作对上海汽车的影响不容忽视。
国内,在收购了江苏仪征,与上海通用携手重组了柳州五菱、烟台东岳、金杯通用之后,最近,有传闻称上汽集团与重庆重汽签署初步收购协议,拟合资成立一家公司生产重型卡车。海外,今年10月底,上汽集团与韩国双龙签署正式协议,收购双龙48.9%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11月,英国罗孚又传出消息,正计划与上汽集团合作,仍有待中国政府的批准,预计获准日期为明年。
据西南证券研究员董建华分析,上汽集团一系列动作的背后,贯穿的是一条清晰的通过收购快速扩展的战略。重组江苏仪征、柳州五菱、烟台东岳、金杯通用、重庆重汽是完善产品线与生产布局,收购罗孚、双龙则主要是增强自主研发能力。
上海汽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汽集团对它的定位。上海汽车的主业有着两面性,从销售收入的角度看,它是汽车零部件企业;而从净利润的角度看,它是整车企业。而根据上海汽车的自身业务规划,在整车、零部件和多元化投资三大板块中,整车无疑是最重要的。当年注入20%的上海通用股权所带来的投资收益,已成为上海汽车70%净利润的来源,公司还收购了仪征汽车公司作为整车项目的生产基地。在上汽集团内部,上海汽车还承担着自主品牌建设的任务。那么对整车自主品牌建设意义最大的韩国双龙项目和英国罗孚项目,会不会和上海汽车发生关联呢?
资料显示,双龙是韩国第四大汽车公司,主要生产中高档越野车和房车,去年的汽车销售量为14.66万辆。韩国报道称,上汽有意在3年后使双龙的产能扩大到40万辆。百年老厂罗孚集团是英国最后一家独立的汽车制造商,罗孚发言人曾表示,与上汽集团的交易内容涵盖了制造、产品的共同开发、以及在中英两国市场生产汽车的机会。虽然上汽集团与罗孚的合作仍有待中国政府批准,但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罗孚4位所有人之一约翰·托尔斯表示,合作的进展已到了非常后期的程度,否则也不会去谈论它。同样根据该报道,上汽集团将在与罗孚的新合资企业中占多数股权,作为它为罗孚新车开发出资的回报。新合资企业将拥有罗孚的工程及设计资产,并有权开发罗孚品牌汽车。
有消息称,在上汽集团规划中有着这样的考虑,即促使外方与上海汽车组建合资公司。据称,由于收购后的韩国双龙整车生产实体在韩国,因此虽然有过规划,但与上海汽车组建合资公司的说法最近已很少被提及,收购可能带来的零部件业务依然受到重视;而英国罗孚很可能在中国建厂,其与上海汽车的携手更值得期待。另据悉,目前双龙项目组、罗孚项目组进行的一些前期筹备工作正由上海汽车提供支持,虽然这并不意味着上海汽车会成为未来合资公司的中方出资者,但也给出了些许想象空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