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汽百亿并购罗孚 中国汽车合资路径有变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8日 09:26  财经时报

  由于面临产能过剩和日益严酷的价格竞争,中国汽车业利润正在大幅削弱,而向海外扩张是未来消化产能的重要出口。上汽的探索也许会是一本新的“教科书”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上汽)意外地发现,一个与英国MG罗孚小规模的“技术合作”的谈判,可能使中国汽车业多年来的“合资”道路发生改变。

  10月中,英国MG罗孚公司(罗孚)宣布:一项与中国上汽集团进行的跨国重组计划已经进入实质阶段,预计明年农历新年前后将得到中国政府批准。

  该计划将是迄今为止中国汽车业最大的跨国并购个案。上汽以10亿英镑(约合109亿元人民币)出资,而英国罗孚则以现有技术研发平台、工厂等出资共同成立一个新的合资公司。上汽占有70%股份,罗孚占有30%股份,该公司将同时拥有在中国上海和英国伯明翰的两个制造基地。车型将覆盖现有的MG罗孚全线产品25/45/75以及运动型SPORT轿车。

  英国当地媒体透露,基于两款罗孚的最新车型将在中国上海工厂首先制造。而伯明翰的工厂将依然制造他们的经典车型。

  罗孚公司是英国老牌的一家汽车公司,它曾经生产过著名的陆虎(LAND ROVER)越野车,现在已经是在福特旗下。它走进中国人的视野,是从曾经的一个中国富豪仰融开始的。

  上汽集团方面拒绝谈及此项交易的细节。但是业界普遍的看法,这有可能形成一个“双赢”的结果。对一直处于财务困境中的罗孚来说,10亿英镑的资金将挽救这个正在困境中的汽车品牌。而对上汽来说,这无疑将为亚洲汽车制造商开辟出一条进入西方成熟市场的可能途径。

  尤其重要的是:罗孚同意将其完整的汽车工程研发和设计的知识产权全部转入新合资公司中,而上汽集团因为拥有70%合资公司股份而对这些知识产权拥有绝对控制权。

  这会让上汽集团探索多年的“自主品牌”、“独立研发”成为现实吗?或者对整个中国汽车业,它也具有同样的意义?

  再造上汽

  此前罗孚公司表示,该合资公司投产后产能将达到至少80万辆,未来将至少有60万辆在上海制造,该数字恰恰相当于现在上海汽车的规模。仅从产能来看,该合资计划相当于再造一个新的上汽。

  上汽集团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轿车制造商,预计2004年将实现产能100万辆的规模。它的目标是在2010年前成为世界第六大轿车制造商。公司总裁胡茂元此前表示,将推动上汽整体海外上市,以筹集200亿元人民币(约合20亿欧元)助其完成全球扩张。

  然而要达到“世界第六”的位置,除了雄厚的资金实力,还意味着上汽必须有自己独立的品牌和完整的产品系列。与世界汽车列强相比,上汽只有在未来的5年里在自主品牌和产品系列上有一个“飞跃性”的进步。

  作为全球化尝试,3年来,上汽集团已经在国际汽车市场上完成了数次跨国投资和收购。2001年它和通用汽车一起参与了韩国大宇汽车的兼并收购,出资5970万美元(约合5亿元人民币)占有10%股份;本月又出资5.23亿美元(约合43亿元人民币),完成了对韩国SUV制造商双龙汽车49.8%股权的收购。多数分析认为,这两项收购已经奠定了上汽集团向中国以外的亚洲市场渗透的基础;而对罗孚公司的收购可能将为它跨入欧洲和美国铺平道路。

  “为了给予上汽足够的灵活性来开发它们自己的产品战略,我们作出了很大的让步。”罗孚公司主席约翰.徒沃对外表示,“合资公司成立后,上汽将不再像过去20年里那样在别人的许可证下组装轿车。”

  据透露,合资公司未来将由中英双方共同设计、生产和销售上汽自己独立品牌的轿车以及MG和ROVER品牌的轿车。同时,两公司未来将对各自负责的全球市场做划分:罗孚主要负责欧洲市场的推广,上汽将负责亚洲,双方还将共同制定重新进入美国市场的战略。

  “在中国大股东的领导下,将能使MG 和ROVER 两个品牌的轿车在14年后的首次进入美国。”约翰.徒沃说。1990年起罗孚就在美国市场停售了其下品牌为“sterling”的轿车。乐观的分析认为,如果罗孚重入美国,作为其控股股东,上汽将其自主品牌打入美国市场也将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意外之喜和后顾之忧

  知情人士对《财经时报》透露,罗孚和上汽的谈判一开始并没有规划出这样的一个大动作,不过“是一个小型的技术合作项目”,甚至,上汽曾对“合作的价值”发生过质疑。“虽然罗孚在汽车传统领域有优势,但是近年来在新技术上的优势并不突出。”这位人士说。

  该人士表示,按照韩国等其他国家发展汽车工业的经验,每个国家至少都要经历10年的独立研发才能拥有这些专业技术,而上汽通过跨国收购,一举取得自己在汽车制造领域的核心技术——虽然可能并不先进。这应该是此笔交易最核心的意义。

  目前,来自中英双方的40名产品工程师和采购专家团队已经开始在上海的新办公室里工作了。“所有与合资企业相关的工作都在进行中。包括资金、工程开发和人员的招聘都已经在进行中。”罗孚的主席说,按计划,他们将开始为期两周的最后一轮谈判。

  之前谈判已经进行了9个月。

  自2000年以来,在全球汽车业的兼并重组潮中,罗孚一直就被认为是“最活跃”的分子。100年历史的罗孚由辉煌到没落的遭遇正是英国汽车工业的写照。20世纪60年代,它的MG运动型轿车曾经是那个时代的标志。但是自1994年被德国宝马购买之后,它就变成了“耗材机器”,每年亏损达6亿英镑。2000年,宝马将其分拆成轿车和LAND ROVER越野车两部分,前者由英国知名企业家凤凰集团主席约翰.塔沃以10英镑的代价“购回”英国,后者卖给了福特公司。

  2003年起,罗孚将目光投向中国。与时任华晨汽车集团主席的仰融签定了共同在宁波成立合资公司的协议,华晨方面甚至一度将首付款都已经付给罗孚。不想,数月之后,因仰本人的离职,罗孚项目流产。

  之后,罗孚向中国的其它汽车制造商包括一汽、天汽甚至小型的汽车企业吉利等都抛递过橄榄枝。但最后,它的归宿系到了正在全球扩张中的上汽集团身上。

  为了促进该合并交易能够顺利进行,急于依靠上汽来改变命运的英国罗孚董事会日前已经决定削减90%的本年度薪金和奖励(根据2000年凤凰董事会从宝马手中收回罗孚时成立的信托基金协议,在过去两年里5位董事从公司共支取了1600万英镑新酬)。

  但是,“罗孚与上汽的合并计划目前仍有遗留问题。”熟悉罗孚的人士向《财经时报》表示,“这个问题主要是未来合资公司在ROVER品牌使用上。”

  据介绍,由于宝马公司目前还持有MG和ROVER两个品牌的部分商标权益,宝马公司日前已经表示,接收了罗孚的上汽集团需要保证,今后不会将ROVER品牌延伸到越野和SUV产品上,因为这些产品上的ROVER品牌使用权已于2000年时卖给了福特。福特公司担心上汽的收购会因此带来与LAND ROVER的直接竞争。

  但是,专家认为,无论有多少遗留问题,上汽与罗孚的合并都将为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的海外扩张提供样本。由于这些面临产能过剩和日益严酷的价格竞争,中国汽车业利润正在大幅削弱,而向海外扩张是未来唯一的消化产能的出口。上汽的探索也许会是一本“教科书”。

  本报记者 陈映璇

(编辑:李颜伟)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