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民心目中的城市客车展评活动”传递给市民一个信息:以世博会为契机,上海的交通客运正欲谋求更高起点的发展--
如果你是一位“朝九晚五”的上班族,那你一定和我一样不得不挤上人满为患的公交车上下班。不同线路的公交车辆车况参差不齐,某些线路上,一些喷吐着黑烟、车况破旧的公交车还在运行,车内把手出现松动、车厢地板磨损严重,甚至车门都无法正常关合。而高峰期的公交速度就更不用提了,往往一两站路需要花费十几分钟乃至半个多小时的时间。
令人欣喜的是,这些恼人的公交状况很快将被改善。10月29日至31日,在八万人体育场举行的“迎世博--上海市民心目中的城市公共客运车辆展评活动”正在传递给市民这样一条信息,以世博会为契机,上海的交通客运正欲从更高起点谋求发展,让城市公交客运成为上海的流动风景线。到2010年,上海公交系统的整体档次将大幅度提升,市民的出行也将更舒适、便捷和人性化。
车辆:环保、人性化
“大容量、大功率、大采光、低地板、低能耗、低排放”,依据国际城市公交客车流行趋势,这“三大三低”也将成为未来国内公交的发展方向。汇集于上海体育场外,由国内18家客车公司生产的49种车型的新型客车证明了这一点。
单从外观上评价,车辆外型大多有着优美的弧线,宽大的玻璃早已是车辆制作的标准,车内座椅不只是绿色、银灰色等常见的冷色系,紫色、橘红等暖色系也已和车辆的整体色彩融为一体,让人走进车厢,便有种温暖和馨的感觉。
环保是世界汽车发展的一大主题,自然也是公交客车的趋势。现场的公交车辆均采用CNG压缩天然气为动力,污染物排放达到欧2甚至欧3标准,向着“绿色交通”的目标一步步靠近。另外,由于车辆的技术质量保证指标大幅提高,车辆的故障率相应降低,抛锚概率的明显下降将使得出行更加快捷。
此外,人性化设计也渗透在客车设计的方方面面。车门的净宽度从目前的650毫米增宽到850毫米,令乘客上下车更为通畅。前后车门只有一级踏步,距地面仅30厘米左右,当启动底盘侧跪装置时可与上街沿齐平,极大地考虑到老年人、残疾人上下车。车厢地板选用石英砂替代易损的塑料材质,使得车厢内部不仅耐磨,而且更加平整、美观。座椅高度、靠背倾斜度、间距等都作了更为合理的调整,增加乘坐的舒适度,一些特殊座位还用了醒目的黄色以示区别,某些厂家生产的座椅还配备了安全带,使得乘坐更加安全。凹凸型防滑扶手、防乘客夹门开启功能、车厢灯光暗亮随车门开关自动控制等举不胜举的人性化设计,体现了公交“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
交通:快速、智能化
一个国际化都市的公交系统,仅有现代化的公交车辆是远远不够的,真正快速流畅的交通要依靠的还是整体的交通规划。
在展评活动的“未来城市客运车辆发展趋势”论坛上,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向市民传达了“BRT”的概念,那就是快速公交系统(BusRapidTransit)。这是一个利用新型的公交车和智能交通信息技术,在道路上开辟公交专用道、建造新式公交车站,实现轨道交通式的公交服务的快速公交系统建设。
目前,上海公交客流量相当高,不少线路高峰时间每隔1分钟或2分钟发一班车,车辆还是十分拥挤。而受道路交通日趋拥堵的影响,市中心公交车的每小时行驶速度已低于15公里。
而BRT有着真正意义上的公交专用车道,并实行交叉路口的优先通行权,公交车辆的运行速度和车辆运行准点率明显提高,预计运行速度可达到每小时20至40公里。假如每辆公交车载客300人,每隔3分钟发1个班次,途中上下客的比例为1比1,那么1条BRT线路的单向运力可达到12000人次/小时,大大高于一般公交系统。
BRT在国外已有五、六十年的历史,在波哥大达到100万人次/天的运量,在国内的北京、昆明、沈阳等地区也有不同程度的规划、应用。在上海发展BRT可以弥补建设地铁、轻轨投资大、周期长、覆盖有限的缺陷,在较短时间内与地铁、轻轨共同编织起一张城市快速客运网络。
据悉,有关部门以2010年前在上海中心城建成450公里的快速客运网络(150公里BRT+300公里轨道交通)为目标,已经选择了浦东南路到耀华路段、中环线从军工路到上中路段、陆家浜路到虹桥路段、四平路到中山东路外滩段作为BRT系统示范工程路段,郊区至青浦、奉贤等地150公里的BRT系统也在近期建设计划内。
王舟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