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汽车 > 汽车新闻 > 最新汽车降价消息专题 > 正文

库存压力增大 汽车市场短期内仍将“降”字当头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31日 10:02 南方都市报

  上海通用旗下产品全线价格下调,让市场再一次对轿车降价趋势充满预期。但是,上海通用降价至今已近半月,并没有其他厂家采取跟进措施,有业内人士分析,可能是其他企业已经感觉到在现在这种市场环境下,降价并不一定能“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既然降与不降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那还不如不降。

  然而,没有厂家跟进上海通用采取降价措施,并非说国内轿车市场除了上海通用之
美女啦啦队招募中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回力摄影比赛,赢大奖! 江南风光诚招首批代理
外其他的企业不存在降价压力。截至4月底的国产轿车销售数据显示,4月底国产轿车的库存量已超过10万辆,其中一些中高档轿车品牌中的库存量已超过4月份的月销量。在这种无可回避的压力之下,业内人士相信,整个轿车市场从中高档轿车和中级轿车两个高端市场启动价格战的可能性仍然很大。

  中高档轿车“硬碰硬”

  从今年轿车市场的走势来看,尽管经济型轿车和中级轿车都在前几个月中经历了程度不同的价格大战,但中高档轿车市场基本在没有大的价格波动的情况下稳步增长,库存绝对量也不是很大。不过,截至4月份,中高档轿车的库存问题了“突然”凸显出来,不仅库存总量达到了28000辆,而且多个以往市场供不应求的品牌都出现库存,其中不少品牌的库存甚至还超过了该品牌在4月份的月销量。如M6的库存达到4452辆,超过了4月份4005辆的月销量,奥迪A6的库存也达到了4682辆,超过了4月份4113辆的月销量,奥迪A4的库存量则达到1755辆,超过4月份764辆的月销量。

  由于中高档轿车普遍存在一定价格下调空间,有业内人士预测,由于君威系列的大幅降价,加上众多品牌库存压力的增大,几大中高档轿车品牌不排除在价格方面展开“硬碰硬”的正面竞争。上海通用降价后,有一汽大众经销商向记者抱怨,既然知道整个价格体系必然会下调,厂家为何还不早点降价?

  中级轿车降价压力最大

  从国内轿车市场来看,中级车市场近几年快速增长,份额已占到整个轿车市场的40%以上。4月份的销售数据显示,12万元以上到20万元的中级轿车仍然在市场上居主导地位,而且从库存数据来分析,除个别品牌外,绝大多数中级轿车品牌的库存量都要小于4月份的月销量。

  但中级轿车截至4月底的库存量普遍低于4月份的月销量,并不意味着中级轿车市场对可能发生的价格“变阵”已经完全免疫。业内人士分析,中级轿车降价的可能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尽管各个品牌相对的库存量不大,但截至4月份整个中级轿车市场的库存量已接近55000辆,是库存最多的细分车型市场,由于库存总量大,因而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而展开的价格战也最容易从中级轿车市场揭开序幕;二是对几家主要的轿车企业来说,中级车市场都是其倚靠的主要市场,为了冲全年销售任务的量,主要的轿车厂家势必要把“宝”押在旗下的中级车上,一旦中级轿车市场的形势不妙,厂家主观上也更愿意“撕破”中级车的价格防线。

  从数据来分析,截至4月底,桑塔纳2000、桑塔纳3000、富康爱丽舍菱帅的库存都比较“可观”,而且凯越推出性价比竞争力更强的两款舒适版车型后,加上一些刚刚推出的新车的强势表现,“老款”中级轿车已面临很大压力。因而,中级轿车市场不久后可能再度掀起一场价格大战。

  少数小型车品牌可能降价

  经过数度降价潮的“洗礼”之后,正如多数业内人士所认为的,国内轿车厂家从小型车上获取的利润已不是很多,因而小型车进一步的降价空间也很有限。但从一些产量已经达到规模的轿车厂家来看,由于旗下小型车的库存已达到一个必须要“处理”的量,而且即使由于降价损失一部分单车利润后也可以由量上的规模来补偿,因而少数库存量较大的经济型轿车品牌也可能发动价格战。

  从4月份的统计数据来看,截至4月底,两厢POLO的库存量已达到5199辆(当月销量为952辆),三厢POLO的库存量为6451辆(当月销量为1349辆),两者相加已占了国内轿车库存总量的10%以上,因而,不管是市场也好,还是甚至上海大众的经销商也好,都认为POLO接下来可能会采取一些“价格”行动。除POLO之外,夏利羚羊、路宝、爱迪尔等经济型小型车的库存压力都不小,如果经济型车市场还能发动一场价格战,则这些品牌很可能是“始作俑者”。 本报记者 朱中奇

一汽大众奥迪A6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降价新闻

评论】【汽车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法文化年精彩纷呈
2003年审计报告
聚焦航班延误补偿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欧洲杯落幕 美洲杯
全国治理超限超载行动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青少年教育 网络妈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C)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