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稳健保持市场领先地位--访大众中国公司总经理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03日 12:44  中国青年报

  通过对德国大众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绥新博士的采访,我们了解了2004年德国大众在中国的整体发展思路和今后的发展战略。同时通过将这一次专访的刊登给所有关心关注德国大众在中国的广大读者,提供一次近距离观察了解德国大众的机会。

  2004年的期望

  记者:经过了高速增长的2003年,德国大众对2004年中国汽车市场的预期是什么?新产品推出计划是怎样的?预计会取得多少销量?占据市场多少份额?

  张博士:总体来讲,2004年中国的汽车市场仍将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前两年的爆发是没有任何人预计到会有这么大的幅度,今年我们认为20%-30%的增长幅度是有的。因为目前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很正常,增长速度很好。汽车工业是依赖于国民经济和人民收入增长的。

  现在开始出现了一些对汽车行业不利的因素,一个是大城市交通堵塞造成的环境、交通、石油资源紧缺等一系列的矛盾。另外,通过爆发似的增长以后,汽车消费贷款开始出现问题,汽车贷款受到限制、汽车消费受到制约。总的来讲增幅应该会在20-30%左右。

  大众汽车在今年还是继续巩固我们在市场上的领先地位。今年的新车型主要有桑塔纳3000(超越者),很快就会上市。捷达也会有一些改进版车型,最主要的是今年晚一些时候引进我们最新款的在A级车平台上生产的MPV--途安。途安上市时间并不长,到目前为止,欧洲和全世界的销量都非常好,上市三个月以来得到了一系列的奖项。是一款非常适合家庭的车,将在上海大众生产。

  对我们来讲,产能目前是一个大问题。现在大众两个合资厂都有这个问题,就是生产能力制约很大。比如一汽大众,从理论上、技术上讲正常的产量应该是30万辆,去年已经达到了30万辆,今年再要增长的话就需要挖掘潜力,将技术能力发挥到极致才能达到产能的增长。

  记者:刚才张博士讲到今年的新产品是两款改进的车型和一款引进的MPV,总体不像前两年。大众汽车引进新车的速度明显比前两年慢了。我们看到,德国大众的产品基本上都在中国本土生产了。是不是意味着今后大众在中国主要依赖于对老产品的开发?

  张博士:产品开发有一个周期性。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如何把握产品周期,在很宽的领域中把产品开发的周期平均地拉开,是个很难掌握的问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对于今年改进的两款车型,只要看看桑塔纳2000和捷达的销量就能知道。我们希望延长老产品的生命力,因为新产品的准备过程是比较长的。

  保持30%的份额

  记者:大众目前在本地化生产上是领军企业,可是在进口车领域的业务好像做得不是很好。这是什么原因,在2004年,有什么打算

  张博士: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选择直接卖进口车占领市场,还是实现主流产品在本地批量生产,这是两个不同的战略。大众公司一直有个基本的战略,这个战略也一直没有变过,信心也从来没有动摇过,就是实现主流产品在本地批量生产。

  中国是一个非常大的国家,文化差异和地域差异非常大,欧洲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整个欧洲与中国的国土面积差不多,欧洲的文化和地域差异也相当大。美国虽然地域大,但是差异很小,因此美国市场相对简单。对于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市场,你不可能通过在欧洲遥控进口车的,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所以,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域差异大、地区性差异也很大的市场,只有通过在当地生产实现本土化,才能更好地满足客户对产品的需求。

  中国目前的制造业越来越强,是这两年可喜的变化。随着基础工业和加工能力的不断增强,在中国生产零部件呈现了很大的成本和价格优势。扩大了国产化的范围、加强了国产化的深度。这样一来,大众旗下的主流产品基本上实现了国产化。

  我们的高端产品辉腾和途锐,由于批量很小,因此依赖进口。这两款车都很有特色。辉腾是舒适、豪华型轿车,途锐是豪华型的越野车,从他问世以来在全世界主要市场上已经得到了一系列的桂冠,甚至在澳大利亚还被评为2003年度最佳越野车。

  记者:以前曾有着占据中国汽车市场半壁江山的德国大众,如何看待越来越激烈的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特别是来自通用丰田本田等企业在中国的高速增长。刚才张博士讲大众今年仍会保持领先的地位,那么您预期大众汽车占据的市场份额是多少呢?

  张博士:中国市场在以前确实是相对封闭的市场。大众作为中国汽车市场的开路先锋,起到了开拓者的作用。市场对于开拓者的回报也不错,市场份额一度超过50%。而在汽车这样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里,占有50%的份额并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我们的竞争对手都非常优秀,现在大家都来了,这个俱乐部也完整了,就要开始新一轮的竞争。大众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是所有竞争对手瞄准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希望保持30%的市场份额。市场份额是不断变化的,当你有新产品的时候,市场份额也许会提高,第二年没有新产品的时候,它又会降下来。我们现在受到生产能力的制约,想扩大产能也很难了。从长远的角度考虑,目前我们的两个合资厂都在扩大产能,为新产品的开发提供基础。

  车市会重新洗牌

  记者:除了国外的汽车企业,和现在已经有的民族汽车品牌,例如吉利、哈飞、奇瑞等,仍然有很多资本或者企业想进入汽车业,特别是轿车的生产,德国大众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对这些市场新来者又有什么样的忠告呢?

  张博士:最近这方面的讨论也很多。首先汽车本身是消费品,和手机一样,由老百姓的购买力决定市场。我有一个感觉就是最近一段时间,汽车行业有一些毛病,就是往往把商业问题政治化,中国本土的汽车工业已经慢慢被大家认可了。民族品牌的问题又开始讨论了。

  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有些偏差,为什么呢?你说桑塔纳是什么品牌?如果现在中国人把桑塔纳认为是外国品牌的话,我不知道这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是我们缺少自信还是别的原因,为什么桑塔纳在中国20多年,国产化率超过90%,这个家喻户晓的品牌,在老百姓中深入人心了,却非要把它划入外国的范畴?还不认为它就是自己的东西?

  民营资本进入汽车行业的问题,限制是不应该的,汽车行业应该是开放的。只要是企业行为,认为可以投资并能够得到回报,就可以进入。但是汽车行业的门槛很高,汽车是个复杂的产品,要把1万多个零部件拼装成一个优秀的产品,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并且大批量生产才能够降低成本,投资非常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是没有成功的机会,而是要找到自己的立足点。一个是低端市场;另一个就是找到非主流的、空白的,别人没有涉及的领域。

  在未来的5到10年中,只要是汽车市场在高速增长,国内的汽车企业就有成功的机会。而且中国的汽车市场会重新洗牌。

  大众在中国的空间

  记者:有人说德国大众在中国的发展指导思路是尽可能获得市场利润,这从过高的车价上就有体现。你是怎么看待这样的评论的。

  张博士:企业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最大利润化,这是每一个企业管理者的职责,这是老实话。对于合资企业来说,我们必须保证足够的利润。在未来5年中,我们要投入600亿的人民币,这些投资是需要通过现金流来支持的,要有这笔庞大的资金来购买设备等等,因此要有足够的积累达到对未来的投资。

  我们曾经在两个合资企业的初期,很长的一段时间中,所有的利润都没有分红。上海大众去年达到了40万辆的销量,是自主积累起来的。近两年效益好了以后,我们开始分红,但拿很小的比例,仍然在实现积累。

  第二个关于老产品的问题,我一直在说,中国的市场差异化很大,北京和西安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市场。从大的原则上讲,中国有两个市场:一个是经济发达市场,北京上海等沿海开放城市,客户需要最新的技术、最时尚的设计,要求产品与世界发达国家同步,甚至要求更苛刻。另外一个就是内地市场。桑塔纳在内地市场或者说在西部地区是老百姓的基本需求,皮实、维修简单,价格也很低。我们在西部地区还有完善的售后服务网络。

  我们要有同时满足两个地区的产品。桑塔纳和捷达曾经从德国大众的计划中被砍掉了很多次,但是从市场需求看,这两款车依旧是需求量最大的两款车。所以我们保留了他们,我们要满足一部分客户的需要,真是把这两款车砍掉了,我们拿什么给这一部分的用户呢?我们还要不断的更新,估计未来有一天,企业会根据市场加速产品的更新。

  记者:最后一个问题,关于价格战,您有什么看法。

  张博士:价格战最重要的一个副作用就是搞垮了汽车消费贷款。为什么很多银行收不回汽车贷款,其实并不是有人恶意诈骗,我们看到有的车型一降价就是几万元,这让那些每月按时还贷款的客户怎么接受呢,于是一些很诚实很正派的客户拒绝付钱。在国外,是没有价格战的。(本报记者:胡钢李婷)

(编辑:赵广喜)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