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降价 旧车 淡季 车贷--四股“冷风”劲吹车市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24日 08:37  北京青年报汽车时代

  “本来现在应该是旺季,可是却像淡季一样,真邪门了。”都灵沙龙总经理周曦很难理解最近时期车市的冷淡表现。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的统计数字显示,11月销量为5217辆,明显少于10月(5359辆),预计12月的销售和11月持平。而都灵沙龙专卖店的销售也比10月下降四成。上海大众一家专卖店由9月销售700辆下降到500辆。另有东风雪铁龙一汽大众等畅销汽车品牌经销商反映最近两个月销量下降。这与往年汽车市场的表现完全不同,去年亚运村市场11月比10月的销量多出500多辆,而今年,11、12两月的销售都低于有7天休息日的10月。眼下春节、元旦两节临近,按惯例应该是一年中的旺季,为何今年汽车市场却呈现淡季景象,厂家、商家、消费者谁能说清?

  -历年降价构成消费者期待心理

  “每年年底或新年初,都是汽车价格不稳定的时候,现在买车心里不塌实。”郭先生告诉记者他现在不买车的理由。他有买车的打算已经两年了,跑专卖店的次数连自己都数不清了。最近家搬到郊区了,虽然买车的需要更迫切了,但他仍然想等到春节前后:“因为,很多车都是在新年前后降价的。”这是他说出的现在不买车的理由。

  正如郭先生所言,最近几年,汽车市场降价的消息有很多集中在了新

  年前后,国内主要汽车品牌都有过在此期间降价的行为,这种降价风潮在今年年初形成高峰,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国产车从微型车到中高档轿车都相继出现降价,红旗、富康新浪潮、羚羊、奥拓、广本新雅阁2.4升报出售价25.98万元,比老款降低4万元。厂家如此做法,造成对消费者的心理暗示,形成年底等待的趋势。

  -买车高峰刚过现在应是淡季

  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商务中心副主任且小刚认为,现在的淡季是正常现象。每年的汽车旺季应该是五一、十一、元旦、春节这些长假前夕。今年五一前后正是非典严重时期,对车市原本应有的销售形成一定影响。当时车市的火是对应其他行业而言,但比正常时期的火还是有很大差距。非典之后的6月,汽车厂家纷纷推出新车,又有很多降价措施出现,对车市起到了推动作用,在7、8、9三月形成购买高峰,而过了十一,高峰也该走向低谷,现在的淡属于正常。

  -消费者考虑旧车的保值

  也许汽车经销商和厂家都没意料到二手车成为制约新车销售的一个因素。有调查显示,从去年开始,个人购买第二辆车或家庭拥有第二辆车的购买量可以占到新车销售的10%左右。本报所做的调查显示,北京地区,卖旧车换新车的家庭占买新车家庭的50%左右。在换车的过程中,消费者对汽车保值有了切身体会。王女士的车是1999年底买的,比起2000年1月的车少卖2000元,尽管车的牌子一样,车况相当。但就是这一个月的时间差,导致两辆车的年份差一年,旧车的价格也就有了区别。一家东风雪铁龙专卖店就出现了客户现在要车,但坚持到元旦之后提车上牌照的现象。

  -汽车消费贷款申请难

  影响今年年底车市低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汽车贷款的申请比原来难。一家汽车经销商告诉记者,以前去银行申请汽车贷款的条件比较宽松,而现在则比原来门槛要高了。据一家商业银行车贷负责人介绍,今年上半年,各大保险公司相继停止汽车贷款担保业务,这样使得原本由保险公司承担的贷款风险转为银行自己承担,而且由经销商自己做担保的形式坏账率呈现上升趋势,因此,银行对车贷业务实行紧缩政策,取消原来的经销商做担保的贷款方式,改为等额存款质押担保方式,造成车贷业务量大幅度下降。该家银行车贷量下降幅度接近80%,有些银行则完全停止车贷业务。据统计,以贷款方式买车的消费者可以占到购车用户的10%—20%,如今这两成的客户没有了,也是车市变冷的原因之一。

  -春节前后起色不大

  谈到车市“冷风”能持续多久,无论厂家还是商家都没有确定的说法。上海大众经销商页川副总桑瑞林表示,作为商家搞促销的手段无非是让利、优惠,真正的降价不是经销商能决定的。而且今年该降的都降过了,作为经销商我们只能做好服务,树立自己的形象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业内人士认为,从现在到春节前,很难出现刺激市场大幅上升的因素。无论是政策、新车型还是车价。对于经销商而言,今年的销售任务基本完成,没有必要搞促销。对厂家来说,在旺季将过一半的时候采取措施显然有点儿晚,不如等待来年。至于消费者,越来越趋向理智,过年突击买车的消费者会有,但形成一年中购车最高峰的可能性不大。(王澈)

(编辑:赵广喜)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汽车金融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