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汽车 > 汽车新闻 > 吴迎秋专栏专题 > 正文

中国轿车业的竞争该不该有个“度”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4月17日 16:31 车行天下

  中国的轿车业缺乏竞争,这是历史事实。可以这么说,经后退5年,在轿车市场上甚至连竞争的格局都不具备。在特定时期、特定条件下形成的“三大三小两微”8个轿车企业(其中一“微”在中途还“掉队”了)之间,几乎没有竞争,也不需要竞争,“老三样”(桑塔纳、捷达、富康)一统天下。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中国轿车业的先天不足,产品单一、技术发展慢、市场价格高、服务意识差……

联想夏令营口号征集 中行新上网抵债资产
回力摄影比赛,赢大奖! 江南风光诚招首批代理

  市场竞争,是中国轿车业发展的惟一出路。一方面,传统的主流生产企业要到上市场这一课;另一方面,必须尽快形成竞争的格局,使我们的轿车生产企业能够在市场中,真正地竞争起来。

  但是,在中国轿车业需要竞争、刚开始竞争的时候,我们是否也应该流意竞争的有序性,看清竞争的目的呢?我认为,这很有必要,尤其是在采访了解了当前一些轿车生产企业,更觉得,如果有些现象不加以重视,会给企业和国家带来巨大的浪费,最终可能导致中国轿车业的失败。

  低水平重复投资、建设造成产能放空,赔本赚吆喝,谁难受谁知道

  中国汽车的"烧钱"现象已经有过一次教训了。那是上个世纪的80年代未,全国各地出现了一般搞"改装车"热,人们常说的硬顶吉普一时泛滥。那时一下子冒出了多少个汽车厂现成已无从考证,但记得当时在西南某省,有哥儿俩搞沙发的,看到汽车好赚钱,也圈了块地盖了排房搞起了汽车。开业典礼时,该省的一位副省长还到场祝贺。为啥?搞汽车来钱快,也能给地方父母官挣产值、利税。甭管敲上打上,攒一辆车就挣钱。于是,一哄而上批地、批钱、批项目。全国"一片敲打声"。其实,今天个别民营企业搞"模仿秀"的那一套,就是那个时候的产物,只不过那些企业早已不存在罢了。

  我认为,今天,中国汽车有第二次"烧钱"的迹象,而且比第一次"烧钱"还厉害。据初步统计,全国已上轿车项目包括产量轿车项目的企业的总产能已经超过了200万辆,今年的市场需求预测也就70多万辆,严重的产能敢空和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地方还在论证上轿车。所有的已经上马的轿车项目,包括过去的三大三小两微等企业,已经投入的资金,少说了也得一二千个亿人民币,尚不等最后正常运营找平补各部分的资金。这么多投资中,相当大的比例都是在近几年投入的,浙江吉利、江苏悦达、南京南亚、安徽奇瑞等,不管是民营资本、还是金融资本,无须是合资,还是买二手设备,每家都有几十个亿"扔"在了汽车上。尽管有的企业说,我们没花国家一分钱;尽管有的企业说,我们只花了主流企业过去引进时所花的*分*一的钱买回了设备,但是,必须看到,相当一部分企业搞的产品只是低水平上的重复建设,买回来的绝大部分是淘汰的设备、落后的技术和产品。这些企业如果要进一步发展,还需再次投入。光说那些二手模具,在寿命到了后,重新开模没

  有几千万,上亿元资金绝对拿不下来。最为可怕的是,有些项目的投资有效性很差,虽然我们可以听到有些企业雄心勃勃地誓言,要执中国家庭轿车的中耳,并且指责这个企业讽刺那个企业,但真正有底气的又有几个呢?恐怕现在一个还没有。我们了解到,几乎所有的后起企业产量都非常低,年产一万辆甚至几千辆车,几乎没有一个不赔钱的,赔本赚约吆喝的买卖,最终只能将本全部赔光。

  有人曾经说,干汽车的是傻子,想干汽车的是疯子。干汽车其实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弄不好真是“烧钱”啊!

  干汽车,走完全放开自由竞争的路,中国不一定走得通

  我完全同意这样的观点,中国轿车业的竞争远远不够。但是,这种竞争必须基于两个前提,一是竞争的目的是最终能够参与国际竞争;二是我们只能用3到5年的时间通过竞争使中国轿车业的水平上开一个档次。

  还是那句话,时机和时间决定了中国轿车业要想增强竞争力,必须走一条与别人不一样的路,或者干脆就叫中国汽车特色的路。放开式自由竞争确实是市场经经济的一个特征,但中国不一定走得通。在国际范围内的自由竞争是西方发达国家实践了几十年才“玩”到,今天这般“得心应手”的地步。美国汽车工业由当时500多家演变到最后的3大家,也绝对不是在几年的时间内完成的。中国的经济体制和汽车产业体制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依靠完全放开的自由竞争来发展汽车工业。日本、韩国的汽车工业能够快速发展,都有各自的特点,而不是仅仅用完全放开的自由竞争成长起来的。

  中国轿车业竞争话题的敏感点,就在于过去太没有竞争了,以致于今天我们要说竞争的有序性时,许许多多的人会站出来反对,甚至是强烈的反感。

  确实,吉利汽车揭了中国轿车工业的“短”。中国的轿车干了近20年了,没有让自己的百姓拥有它、爽它一把,实在有点说不过去。价格居不下,产品十年一贯制,服务上连买和卖的关系都没闹明白。是吉利汽车使许许多多消费者有了圆轿车梦。的可能,3万多元一辆轿车,不说这车怎么样,就冲着他在价格上为百姓着想,就得为之击掌。

  诚然,江苏南亚自动车公司引进“英格尔”,并且成功地与菲亚特合资,也捅破了中国轿车工业引进合资的一层窗户纸。原来,我们完全可以用一个比较合理的方式,用一个较低的价钱与外方合资、买进设备和技术。过去,一些主流企业的产品价位高,就在于我们的“学费”太高。有了南亚这样的企业的出现,原有的合资企业的“学费”就得除下来。最终车价也就可能除下来了。

  但我们不得不要说,当前,“竞争”二字下掩盖了不少问题。要看到,百姓的收入水平,汽车消费环境,以及消费政策依然是影响汽车消费的主要因素。中国巨大的私车消费的潜在市场要变成现实需要时间。专家预测的今年70多万辆的轿车需求,已经说明了目前轿车市场的空间不大。如此有限的市场空间中,如果还要无体上地放开,再出现新的轿车厂,竞争的最终结果是谁也做不大,谁也做不强。

  是的,中国汽车的第一次“烧钱”是和益驱动,只要是小个轮子就赚钱;中国汽车的第二次“烧钱”就是市场驱动。大家都看到了巨大的市场潜在性。以致于在潜在的诱惑下,几乎所有的后起轿车生产企业都几乎而同地选择了“承受”,赔着本等待一个美好的明天的所谓“规模”。如此“烧钱”来竞争无疑风险峰太大了。而更大的问题在于,在完全放开自由竞争的呼声下,还有人在上轿车!

  一哄而上,必然一哄而下,这也是中国汽车多年来得出的“经验”。中国轿车业的竞争是否到了应该换个角度思考的时候了呢?

  用竞争的思维和国际的眼光让现有的轿车企业间展开竞争,整合中国的轿车业

  与5年前大不一样,中国轿车业的竞争已经有了那么点味道了。我认为,竞争的格局已经形成。算上“三大三小两微”,加上后起的轿车企业,中国已经有近20家轿车厂了。这是任何一个自由竞争的国家都没有的。现实已经证明,中国轿车业进入了“战国时期”。一位后起的轿车生产企业的老总对我坦率地说,如今的轿车市场竞争太激烈了。不仅价格竞争、品种、服务、质量,包括品牌全方位都展开了竞争。有的企业甚至已经到了拚血本的程度。这也显现出竞争的前提已经非常充分。供大于求的矛盾冲突同样也不亚于国际市场上的竞争。由此,可以得出,现有范围内的竞争可以达到竞争的目的。

  我认为,目前,中国轿车业不是缺乏竞争,而是缺乏竞争意识。传统的汽车工业体制决定了一些国有的轿车企业的管理者缺乏生与死的*迫性。可以这么说,现代企业制度不能从根本上落实,就算再冒出一批轿车厂又是能怎样呢?解决这个问题是中国轿车业能否有序竞争的关键。

  可喜的是,中国轿车业已经有了民营企业,民营机制给国有企业带来了很大冲击。但是,他们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国际竞争的眼光,仅仅盯住国内的企业,往往只从价格上做文章。这种做法如果在10年前可能会成功,但在中国轿车业站在WTO的门口,最终面对国际竞争时,民营企业显然站低了位置。这种竞争的最终意义太小了。

  必须指出的一点是,在说中国轿车业的竞争时,别记忘了谈外国汽车公司在中国的竞争。中国轿车业的背景基本上都有国内汽车公司的影子,中国也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有的还在继续付出。尤其是当前的“烧钱”高峰时,可不能让个别外国公司乘机抛*“钢铁拉极”。中国专业要有国际眼光,不仅仅简单走引进合资的路,理猩 要的是同样也要以竞争的思维谈合作。应该说,中国轿车业的引进俣资今天需要反思。总结什么?一句话,同样是竞争思维。

  中国的轿车业在一片竞争的呼声中,今天回头看,可能最重要的不是竞争本身,而是要总结这一段时间来的竞争,促进有序的竞争来增强中国轿车的国际竞争力。这是中国汽车的必须。(吴迎秋)



汽车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车展 名车 汽车壁纸
车模 车迷 香车美女
 


热 点 专 题
十大空气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争议
2004范堡罗航空展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海岩新作:河流如血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C)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