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篇故事:500把镰刀与现代速度
恰逢北汽最低谷
一位参与北京现代筹建的老员工回忆:“那时恰逢北汽最低谷,而现代虽然也是国际型企业,但与近日的成绩尚无法相提并论。外界把北汽和韩国现代的合作称作‘弱弱联合’,并没有看好北京现代的发展。但也正是这种舆论背景,让组建北京现代的中韩两个团队都憋足了劲,要好好大干一番!” [详细]
正是这憋足的一股不怕苦,不服输的劲头,让北京现代踏踏实实地从最低层做起,在随后的日子里创造了一个业界奇迹。 [详细]
“弱弱联合”创造北现奇迹
仅仅一年之内,北京现代完成了从筹备、到公司成立、建厂,再到整车下线、销售的全部任务,而这些即使是在商业环境更为成熟的当下也需要二至三年时间。北京现代及时把握了中级车市场产品匮乏的市场机遇,令首款车型索纳塔一炮打响,上演了震动业界的北现速度! [详细]
拥有400万中国用户,北京现代完成第一阶段的积累后,晋升中国车市一流合资企业。而现代集团在中国也直接叫板通用、大众与丰田。[详细] -
访谈正篇:速度北现后的温润与从容
-
第三极研发 深耕中国
怎样才是“顺势而为”?
“自2011年开始,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双重夹击,早已让全球汽车市场变得冷若冰霜。把目光投向尚在上升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成为了国际汽车巨头们的不二选择。[详细]
在这样的重大战略转型阶段,北京现代成为了其中动作最快的企业之一,并且正在引领一种全新的方式——第三极研发。李峰认为,中国不仅仅是全球最大市场,它还是金砖四国等新兴场中最具代表性的市场。[详细]围绕中国市场进行全球首发车型开发
新兴国家有自己的消费习惯,所以我们提出围绕中国市场进行全球首发车型开发。李峰介绍,瑞纳就是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瞄准中国市场专门定制开发的产品。[详细]
这款即将推出的全球首发车,将以上一代索纳塔平台为基础,根据中国的消费者需求,进行本土化开发,预计将在外形和尺寸上有着适应性的进步,更加适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详细]
-
品牌上位 连续加法
进军第三级发展直面品牌压力
02-03年是企业的初创期,03-09年是企业高速成长时期,而2010年至今,北京现代已经进入到了第三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企业所追求的是内涵式增长和管理体系再造使品牌、效益进一步提升的目标。[详细]
在第三阶段,虽然北京现代通过“D+S”(D级车+SUV车型,如第八代索纳塔和ix35车型)车型的导入为企业带来品牌口碑与形象的大幅提升,但与日系、德系产品仍存在着无法逾越的鸿沟。[详细]不断加法垒砌品牌价值
也许ix35、索纳塔八在品牌力上没法把北京现代一下拉到一些竞争企业的高度,但它们实际上都是在为品牌做加法。一辆车加上一点,日积月累,北京现代品牌的发展线迟早会与高于我们的品牌相交汇,然后超过对方。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不断地做出正确的判断,不断地为北京现代做出加法。[详细]
如果说D+S的品牌硬仗是“渡江战役”,那高端车之战就是飞出地球走向太空。不过那是另一个十年之后的事情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