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版>分析评论>正文

主微车变局:再评五菱之于通用合资

http://auto.sina.com.cn   2012年11月13日 15:22   新浪汽车综合  裴达军 字号:

  新浪汽车 裴达军(北京报道)

  在中国车界,有一句传言:不了解微车市场,就不知道中国农村城郊市场之错综庞大,不清楚微车企业走过的路,就难于理解中国汽车生存向上之艰辛。

  不少军工企业进行军转民进入微车领域,是中国早期微车市场的主要构成部分,长安、哈飞松花江中意、昌河都是,另外五菱、华丽、佳宝以及天津大发等,都是先后出现的微车品牌,还有一些很不知名的地方微车品牌,那时候大家各领风骚,没有太强或一支独大的,后来一些逐渐黯然退出,剩余的几家占据各地市场。

  时光荏苒,赶上了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城乡个体经济繁盛,加之21世纪初中国汽车市场开始进入私人消费时代,微车俗称面的、微卡开始大量进入个体经济家庭,长安、五菱、哈飞、佳宝、昌河等,成为微车市场主要角逐者。这个时候的几强,没有一个具有绝对优势,哈飞做过老大,长安居多,昌河一度也是微车市场最强的企业之一。

  但是后来进入了汽车下乡刺激时代,众多企业开始进入微车领域,从2008年以来,至少有10多家新进入的微车品牌,新老品牌交替在一起混战,几年下来,上汽通用五菱的五菱微车品牌却经历大浪淘沙,形成一支独大,2011年几乎就占到微车市场一半份额,而2012年前10月,上汽通用五菱销量达110.48万辆,全年有望达140万辆,其中前10月微车超过100万辆已经牢牢占了一半市场占有率,再度上演了中国微车市场神话。

  2002年,作为老国企的五菱,和上汽以及通用三方联手,成立了3方合资公司。当时的中国正是纷纷企业寻求合资并完成合资的年代,但那时候的合资,基本上都是轿车或者说乘用车合资,商用车根本没人敢涉足合资,微车更就不可能。作为一个生产微车地处偏僻柳州的旧老国企,当初人们不看好这个合资,但在柳州地方政府和上汽的主导下,与通用联手合资,现在看来,是再正确不过的事情。

  原因并不仅仅在于8年后合资公司推出宝骏乘用车品牌,一举将上汽通用五菱拉入到乘用车行业,成为通用和上汽一个着力打造的乘用车新品牌。

  而最大的贡献在于,合资公司经过3方投资,在生产、管理、研发以及制造工艺方面的突破,集成资源,让五菱的宏光、荣光等产品形成了庞大的规模优势,让数量与经营质量并行运营,完全实现了“低成本,高价值”模式。这才是五菱合资以来收获的最大贡献。

  众所周知,微车由于利润低薄,规模最大化以及平台最大化,才能领先于别人,没有15万辆以上的规模,就不会有可口的饭菜去吃。目前来看,很多微车企业年销3、5万辆,大家都明白,多是作为占用资源,为母集团公司或者企业做整体规模的砝码之一。

  而五菱的的特色之一是,在两个股东的支持下,不仅在国内做成绝对优势的第一,还把低成本高价值这种优势引入海外市场,在印度,在埃及,悬挂雪佛兰品牌的五菱荣光就获得当地认可,五菱借助这种模式还正在探索海外模式。

  国内有的微车企业老总曾表示,五菱做得虽好,但毕竟是人家的,言语之外,五菱是合资公司,大股东是人家。其实,这种看法有点吃不到葡萄的味道。

  事实上,五菱的成功,不仅仅来自于与大股东合资,在通用先进的动力、制造控制以及网络建设方面的投资及策略,还在于五菱人务实,沈阳带领的五菱管理团队,给很多人留下的印象,就是务实敢干,他们也最先大胆变革迎接挑战,不像一些微车企业一样,受制于母公司的决策迟滞。

  其中最明显的变革有两次,一次是在合资前,老国企五菱展开了一场涉及到人力资源、采购流程以及生产环节领域的改革,创建了具有五菱特色的精益生产方式,使老国企重焕青春,这样顺利地迎来了合资。

  其二是,合资6、7年后,终于迎来中国车市爆发式增长,各地方企业主导下大上微车,寸寸点火,微车市场及行业限于一片乱局之中,五菱主动率先发起了“求新、求变、求极限”行动。

  此次针对微车市场变局的行动,上汽通用五菱的供应链竞争力、渠道以及质量方面,行业里树起了大旗,各地经销店进入农村市场家家户户推广,售后服务得到大幅提升,五菱打造了很好口碑,2009年产销一举突破百万辆。

  上汽通用五菱由此奠定了称霸中国微车基础,主导了中国微车市场的变局。

(编辑:路宁宁)

评论(0)
分享到:
6.39K
意见反馈 | 保存 | | 打印 | 关闭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

可输入140个汉字 新浪汽车 提问 >>

上传附件

上传附件
选择图片

请选择小于2M的jpg,gif,png图片

上传附件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候...

正在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