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美国 印度能否挽救铃木?
新浪汽车讯 (鲍家翔 北京报道)
近日,路透社的一篇报道,把铃木汽车在美国市场遭遇的窘境,一举揭发。今年前十月两万余辆的惨淡业绩,使其不得不向美国政府递交破产保护申请,退出美国市场。
如此一来,在全球最为重要的三大市场中,铃木已退出了其中之一。据统计,2011年铃木在中国销量不足30万,在欧洲的销量也不足18万辆。在全球三大市场中,铃木都算不上一位成功者。即使是其所在的日本本土,2011财年的销量也不足8万辆。其唯一能够挽回面子的销售业绩,诞生于印度这个正在上升的市场上。2011年,铃木在印度的产量已达到150万辆,成为其全球最大的市场。而铃木对这片市场的估计更为乐观,预计2015年其产量将突破200万辆。
但唯一一个百万规模的市场,能否解救铃木于水深火热?我们不得而知,唯一可以确认的是,铃木并没有应势而变。当下市场之趋势,节能环保成为绝对的主题,但在此之上,保证更高的性能成为了新时代对于整车的新的要求。曾经在铃木产品上常见的1.0L、1.2L发动机,现已在福特、标致雪铁龙乃至宝马等品牌上出现,且有着更高的性能和相同甚至更低的油耗,铃木在小型发动机方面的优势已不再那么明显。
另一方面,全览铃木的全球产品线,微型车、超小型MPV占据了绝对的主力。在三大市场较受欢迎的A级、B级和SUV车型仅有SX4、凯泽西、吉姆尼以及超级维特拉等寥寥几款,这样的产品阵容很难支撑铃木在主流市场的地位,对于细分市场的过于执着,已让铃木品尝到被细分被边缘的苦果。
尝到这般苦涩的企业并不只有铃木一家,近来,曾经让日本人引以为傲的电器制造商Sony、松下、夏普纷纷宣告大幅亏损,曾经的日系电子风潮早已风光不再。在日本商界有“管理教父”之称的东京CPI会社力研究所主席长谷川和广看来,外因固然重要,但它似乎不是日本电子企业衰落的核心因素,导致日本电子企业江河日下的原因之一为产品缺乏竞争力。在今年6月份接任松下总裁津贺一宏承认:“日本企业对自己的技术和制造技能太自信了,我们忽略了要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待产品。”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问题,这是日系企业多年来一直无法逾越的障碍。近些年来的日系企业,更是当下日本年青一代行为的写照。他们更多地是把自己封闭在自身擅长的小圈子里,专心发展,并没有太多在意周遭的世界。虽然这样的好处可以专心发展认定的方向,但从企业的角度而言,无异于闭门造车,最终被外面的世界所淘汰。
从当年红极一时的索尼Walkman、Playstation,到其后以夏普领先的折叠日式手机,再到以铃木为代表的微型小车,这些叱咤一时的杰出产品,使日本人盲目地认为日本的标准就是世界的标准,日本的偏好就是世界的喜好,误使日系企业夜郎自大,失去了真正发展的良机。
回到汽车这个产业,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汽车有着越来越多的诉求,高性能,低油耗,张扬个性成为新时代私人用车的关键词,在这样的理念下,众多空间更大,动力更强但油耗更低的产品应运而生。人们对于汽车品质和个性的需求正在逐渐上行。
反观铃木汽车,把主要的经历投入到微型车、小型车之上发展自身的特点本无可厚非,但并没有向外部的市场发展方向投入应有的精力。节能环保随时未来的主流,但人们对于车辆的喜好总是向上发展的。作为一家主流的企业,应当对于市场的主流需求有着敏感的洞察力。低油耗,相对舒适、宽裕的空间,和时尚靓丽的产品设计,才是人们最主流的需求。
回首再看铃木在美国的退出,已成为了一种必然。美国对于大型车、肌肉车、SUV、皮卡的喜好与铃木自身的产品特点恰恰是180度的不同。再看铃木在中国的疲软更是合情合理。换购潮的来临使A级车、B级车成为最核心的市场主力,SUV成为最快的增长点,而这些领域铃木也缺乏足够的产品。再看看现在铃木风头正劲的印度市场,也走在高速发展的路上,庞大的国土面积,让其对产品的需求有朝一日也将向中美看齐。所以调整产品策略是摆在铃木面前刻不容缓的生死问题,如若不然,仅存的救命稻草印度也将在不久的将来撒手而去。
- 相关新闻
- 相关问答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