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软硬"兼施 安凯客车的驾驶员全方位安全设计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24日 12:31  新浪汽车综合

  今年上半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07193起,造成29866人死亡、128336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4.1亿元,其中疲劳驾驶、违法装载、超速行驶、酒后驾驶是事故的主要原因,而在死亡人数中,超速共造成4129人死亡,占上半年事故死亡总数的13.8%,其次就是疲劳驾驶,超速行驶和疲劳驾驶成为主要“杀手”。

  众所周知,目前很多汽车企业在宣传车辆安全时,经常是以车身结构,碰撞星级等参数来标榜自身的品质,但实际上,这些参数是一种“事后”的安全保障,而避免“出事”才是真正的安全。近日,记者走访以高安全著称的安凯客车,探访客车企业如何针对目前交通事故的起因,在“事前”确保安全。

  硬件提示,让“隐形”杀手显形

  针对疲劳驾驶的危害,笔者采访相关专家,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李舜伟教授告诉记者,睡眠不好容易疲劳,可使反应时间延长,使驾驶途中“微睡眠”(短暂的2至3分钟睡眠期)增多,从而引起交通事故,据分析,对于司机而言,只睡4小时,1罐啤酒的影响相当于6罐啤酒的作用,疲劳驾驶危害可与酒后驾驶“媲美”,也正因如此,在国外规定司机每驾驶2小时,就必须休息半小时。

  而在国内,由于疲劳驾驶不易量化,疲劳程度只能靠司机自己凭感觉判断,疲劳驾驶成为最容易被忽略的隐形杀手,为此,安凯针对疲劳驾驶,安装了疲劳提醒装置,这个装置将疲劳程度进行量化,当驾驶员连续驾驶超过4个小时,疲劳提示装置会及时提醒驾驶员进行休息,有效的防止驾驶员疲劳驾驶。同时,为了进一步缓解驾驶强度,安凯的高档车型还安装了定速巡航系统,凭借成熟的离合器控制技术,安凯通过在离合器中加装控制模块,驾驶员只要通过方向盘上一个按钮控制,就可以使车辆以某一固定速度长时间行驶,降低驾驶员疲劳,这也是目前其他品牌客车中少见的技术。

  另外,在针对另一“杀手”超速行驶方面,与预防疲劳驾驶相同,安凯同样采取了内外兼施的全面保护,在外部,安凯安装了超速提示装置,在仪表中以灯为指示装置,在驾驶速度超过115km/h时,指示灯亮,同时蜂鸣器响起,这个装置能够防止由于超速驾驶而引起的事故。而在内部,安凯开发了发动机限速技术,此项技术在发动机超过120KM/h时,会自动减少燃油喷射量,降低车速,使车辆最高速度稳定在120KM/h,同时,为了进一步避免由于超速而引起的交通事故,安凯有别于其它企业,将这些安全配置全部设为标配配置,最大程度保障驾驶安全。

  人性化校核,软环境升级

  硬件上的提示和控制为安全行驶提供了“硬保障”,但真正的安全还来自于驾驶员本身,就好比在办公室工作,只有良好的硬件设备与舒适的办公环境相结合,才能使人们工作的效率大幅度提升,因此,安凯在提升硬件的同时,在提升驾驶软环境上同样下足了功夫。

  据介绍,影响驾驶舒适性的主要因素是驾驶区的布局,即方向盘高度和位置、座椅高度和位置(驾驶员H点和R点)以及油门(离合器)踏板高度和位置,此三点形成的平面三角是衡量驾驶区舒适性的重要参数,需要在设计之初进行有效的校核,虽然目前国内客车行业大都也会对驾驶员区域的各项参数进行校核,但是仅仅是依据经验参数进行校核,而安凯在整车设计初期,以全球最先进的德国塞特拉车型为技术参数蓝本,通过人性化操控校核软件,根据中国人的身体特征,进行校核,打造出驾驶区的“黄金三角”,所以驾驶员的视野更好,能够在驾驶时规避视觉死角,同时提供驾驶员的舒适度。

  另外,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舒适性上,安凯不但针对驾驶过程进行人性化设计,同时,安凯借鉴同样用于长途驾驶的重卡汽车经验,特别设计了驾驶员卧铺,实际上,驾驶员卧铺目前已经成为重卡车的标配,甚至驾驶员卧铺的舒适程度已经成为衡量重卡安全标准的重要参数之一,由此可见,驾驶员卧铺对于安全行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客车厂商均忽略了这一重要配置,安凯成为目前国内首家采用此项配置的客车企业,使长途驾驶的司机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

  通过此次采访,我们可以看出安凯一切以提高驾驶员的舒适度;降低驾驶员疲劳度;限制驾驶超速为核心的安全设计指导思想,以驾驶员为核心进行的安全设计,让安凯客车真正做到“事前”有保障。

(编辑:吴雪林)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查看更多枪稿雷文>>

支  持

好文章

枪  稿

雷  人

无  语

标题党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更多相关新闻

客车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