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0年的车市变幻万千。俗话说乱市出英雄,谁能在纷乱的汽车市场中脱颖而出笑傲江湖?新浪汽车特别策划“乱市争雄”系列,邀请业内专家学者、汽车企业营销老总剖析车市,畅论营销。
2010上半年,三家车企扎堆冲刺100万辆,成为今年车市淡季的一大行业兴奋点。在未来的半年时间里,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与品牌将迎来“百万辆”的庆典时刻。
进入第二个黄金十年,市场形势发生了深刻的转变,消费者成为市场的主宰,而且市场越来越成熟和理性。要再次踏入下一个百万辆?车企的源动力何在?
几乎所有车企或品牌的第一个百万辆征程,都是依赖产品力来实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从今年开始加入到品牌营销中。在合资品牌上,东风悦达企业以及北京现代就已经明确提出了品牌年理念,以品质经营带动企业销量。自主品牌上,比亚迪也在年初将2010年定义为公司“品牌年”
随着东风悦达起亚、比亚迪等企业相继进入销量百万辆俱乐部,目前,中国乘用车销量累计达到百万辆的企业已经超过了10家以上。
分析了消费需求层次,我们不难发现,消费的多层次性决定了企业接下来的目标就是满足这种多层次,也就是在营销定位上也是多层次性的。
比亚迪“袋鼠模式”以快著称,7年百万辆让人瞠目结舌。比亚迪也提出了2010年为“品牌年”的概念目标,第一百万辆的车型是G3,这是一款品质型的战略车型
对目前国内车企来说,首要任务仍然是在产品上的积累和沉淀,对产品品牌的认识和打造。认识到产品品牌的重要性,企业的品牌才可实现。
驱动下一个产销100万辆实现的前提是国家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与发展,核心是市场要有硬性需求,基础是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
自主品牌们要想真正实现弯道超车,和合资品牌们打一个漂亮的胜仗,要做的就是要按捺住那颗浮燥的心,比亚迪最近调整销量目标,放慢速度可以说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吉利计划2015年实现200万辆。不按常理出牌的比亚迪更是在2008年就表示2015年要做到中国第一,2025年超越丰田成为世界第一大车企。
“预计在3年后,中国第一阵营的车企都将会跨入百万门槛”,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汽车已经进入了规模化的时代。有关统计显示,2012年国内乘用车企业的产能有望达到2320万辆,这是2009年整个汽车行业销量的1.5倍多。
一个车企如果产销达到100万辆,表明这个企业已经具备进入国内汽车行业第一阵营的实力,将在产品定价、技术标定和产品配置上拥有主导权。换句话,它已不再是市场的追随者。
表面上看,各大汽车企业在拼销量、拼数字,实际上大家比的是融资能力、研发生产能力和品牌营销能力,这些方面孰弱孰强,年产销100万辆的确是一道坎、一个标准。
一家厂家而不是一个 集团年产销汽车达到100万辆,对中国车市可谓意义重大。主流车企纷纷逼近“100万辆”大关,两三年后“年产100万辆”将成新标准。企业发展由量变到质变,“做大”之后的中国车企何时方能“做强”?
100万辆对中国的汽车企业来说,更多的是挑战而不是成就,如果企业在研发、人才、运营体系等方面没有进步,100万辆最多只能说是一个‘巨大的组装工厂而不是企业’
“很多汽车合资公司只是一个组装工厂而不是一个拥有完整技术研发生产能力的独立车企,在做到100万辆以后,企业已经从‘量变’到了‘质变’的阶段。
规模在短时间内带来的成本上升的最大缺陷是,本可以在更长时间内摊销的成本压力,却集中在更短期的时间表现出来。这种规模与成本的矛盾,恰恰会在车市低迷的时期爆发出来,成为企业致命的弱点。
对任何一个汽车企业来说,中国对他们来说都应该是太大了,而营销中面临的各种情况有太复杂了。这种不平衡如果深化了,那就是车企们迈步过去的一个坎。
2009年中国大陆汽车产量为1379.1万辆,占全球汽车总产量的22.35%;而入围世界前25位车企的7家中国车企产能总和为470.4万辆,只相当于丰田一家产能的65%。
怎样树立好的口碑?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精致化是一条路子,服务更精致,产品更精致……打一套从品质到服务再到营销等的组合拳,第二个100万辆会很快实现。
“百万辆”前是更多地关注“造好车”,那么在下一个发展阶段,则将重点放在打造品牌上。而作为比亚迪100万辆压轴出场的车型,G3可以看作是比亚迪商业模式创新很好的例证。
实际上,100万辆终究只是一个炒作的数字,100万辆对不同的市场背景、不同的企业来说,都不能一概而论,不能以实现时间的长短来看待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