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版>汽车召回> 汽车召回专题 >正文

汽车召回再掀热潮 车主不妨理性看待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3日 07:29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字号:
2004年10月1日至今,《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实施已经6年。在这6年里,我国累计实施汽车召回302起,召回缺陷汽车394.6万辆。CFP供图
2004年10月1日至今,《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实施已经6年。在这6年里,我国累计实施汽车召回302起,召回缺陷汽车394.6万辆。CFP供图

  本报记者 蒋敏华 10月15日,宝马宣布召回部分进口宝马5系(配置 图库 口碑 论坛)、6系、7系轿车;10月21日,奔驰宣布召回部分进口C级、E级轿车;10月26日,东风日产宣布召回部分骐达(配置 图库 口碑 论坛)颐达(配置 图库 口碑 论坛)轩逸(配置 图库 口碑 论坛)轿车……过去半个月时间里,中国车市召回之声一浪高过一浪,共发生12次召回事件,不仅宝马、奔驰、雷克萨斯等高端品牌深陷其中,甚至连宾利、劳斯莱斯等顶级豪车也未能幸免。

  记者昨日登录中国汽车召回网发现,今年前10个月,发生在中国大陆市场的汽车召回共77次。而去年全年,汽车召回总共只有57次,这表明汽车召回在中国车市正呈现激增态势。

  召回今后将成常态

  “怎么连宝马、奔驰的质量都靠不住?”“这么多品牌不断召回,我到底该相信谁?”面对接踵而来的汽车召回事件,让不少消费者心中产生了疑惑,这究竟是怎么了?

  最近10年,中国汽车工业飞速发展,无论是工艺水平还是核心技术,都有了很大进步。消费者的质疑并非毫无道理,车子质量怎么就越造越差呢?“技术进步了,质量却变差了,唯一的解释就是车企为了控制成本而偷工减料。”有消费者如此猜测。

  实际上,汽车召回次数增多,并不意味着质量下降,这两者并非成反比。以美国为例,其汽车工业的整体质量水平自然要高出中国不少,可美国的情况呢?记者查到数据时不住吓了一跳:去年美国车市各种召回共500次。

  这是一组非常能说明问题的数字:去年美国汽车销量不到1100万辆,而中国则超过1300万辆;去年美国汽车召回500次,中国却只有57次。这意味着,未来数年发生在中国的汽车召回事件数量还将持续激增,成为车市中的一种常态。

  质量瑕疵不可避免

  由于汽车需要几百万个大小配件组装而成,理论上说只要有一个配件出现质量瑕疵,或者其中一道组装环节出现工艺问题,就有可能导致质量缺陷,成为召回事件的导火索。

  此外,越来越多的车企加快了全球采购配件的步伐,这使得配件出现质量瑕疵的风险加大。丰田汽车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配件全球采购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客观上也使得其对配件质量的管控力度变弱,从而为后来的丰田“召回门”埋下隐患。还有些汽车厂家迫于市场竞争,新车的研发周期变短,也使得质量稳定性大为削弱。

  所以,尽管汽车生产的整体科技水平不断进步,但召回事件仍层出不穷,甚至连一些豪华车品牌也不能置身事外,这就不足为奇了。可以说,没有哪个汽车厂家的老总可以拍胸脯承诺,他们生产出来的汽车不会召回。而作为消费者,也完全没必要谈“召回”就色变,哪怕是丰田汽车,也不应因它曾有过召回的举动而对它“另眼相看”。

  应发挥其纠错效应

  汽车召回是一种强制制度,其作用在于“纠错”,及时将消费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质量瑕疵修正。汽车召回次数越多,就越说明这一制度发挥的效应越大。

  我国的汽车召回制度始于2004年10月1日。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消费者(车主)有权向主管部门、有关制造商、销售商、租赁商或进口商投诉或反映汽车产品存在的缺陷,并向主管部门提出开展缺陷产品召回的相关调查的建议。

  目前,大多数汽车召回事件,都是汽车厂家根据用户反馈情况而主动宣布召回。一旦宣布召回,汽车厂家就要承担为召回车辆免费检修、更换配件的义务,因此汽车召回也是汽车厂家负责任的表现。同时,汽车厂家通过召回,主动为车主解除了质量隐患,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当然,也有少数汽车厂家把召回当家常便饭,甚至借此提升知名度,这就不可取了。召回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但是不能把原谅反过来当成自己犯错的理由,毕竟每一次召回都要浪费消费者的时间和精力。

  期待真召回

  □本报记者 蒋敏华

  在“汽车三包”迟迟不能出台的现实境遇中,“召回”无疑是当前与汽车消费者利益休戚相关的一种保护制度。基于这样的认识,那些层出不穷的召回事件就不会变得那么可怕。这恰恰是这一制度发挥作用的体现,否则就是一纸空文。

  由于汽车的特殊性,我们应该理解和容忍汽车召回。某一款汽车召回了,就认定它质量靠不住,这种观点是非理性的。召回,是汽车厂家主动承担责任的表现,通过“召回”这一形式来“纠错”,至少在目前是一种最佳方式,尽管显得有些无奈。而且,如果社会舆论不能理解和容忍召回,以至于汽车厂家忌怕召回的话,就有可能带来可怕后果:厂家明知有质量缺陷却不敢宣布召回,耽误了及时“纠错”的时机。

  在肯定汽车召回制度积极意义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一制度还应发挥更大的效力。美国去年汽车召回500余次,而中国却只有区区57次,这说明什么?绝不是中国的汽车质量要高于美国。这里面有很多复杂因素,但有一点却是肯定的,我们的汽车召回制度还并不严格。

  反观最近两年中国的汽车召回事件,多数是由汽车厂家主动宣布的。那么,汽车厂家有意隐瞒缺陷的严重性并拒不召回,会有什么结果呢?其一,主管部门由于不掌握技术资料,未能察觉,从而让汽车厂家的这一阴谋得逞;其二,主管部门发现了,按照《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也无非就是责令汽车厂家召回,最高处罚3万元。区区3万元罚金,对于经济实力雄厚的汽车厂家而言根本就是隔靴搔痒,没有任何威慑力。

  我们并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少汽车厂家就是打着这样的算盘。尤其是自主汽车品牌,鲜少主动宣布召回,大概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因此,在中国现阶段的车市,敢于主动宣布召回的汽车厂家,理应得到消费者的尊重。而要让所有汽车厂家都自觉遵守汽车召回制度,就必须要加大处罚力度,完善监督体系。

  当然,汽车召回次数也并非越多越好。汽车召回是需要成本的,通过经济杠杆迫使汽车厂家减少召回次数——这种减少应建立在提升质量的基础之上。我们期待,汽车召回制度在提升汽车质量、维护消费者权益方面,逐步发挥越来越大的效力。

(编辑:阿东)

转发此文至微博 | 打印此页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
支持
好文章
枪稿
雷人
无语
标题党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