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
选车

新闻版>行业动态> 第二届(2012)家用车发展新趋势研讨会专题 >正文

高潮东:汽车消费观急需由享受走向责任

http://auto.sina.com.cn   2012年05月25日 11:02   汽车商报   字号:

  高潮东:汽车消费观急需由享受走向责任

  主持人:大家都知道,汽车作为大众消费品进入寻常百姓家已经近二十年,随着用车需求的多样化,一个家庭拥有几款功用不同的汽车变得普遍起来。然而,在人们享受汽车带来便利的同时,汽车引发的一些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多元化趋势下,汽车消费观该如何变?是不是要大空间就一定要买SUV?只要车小就一定节能、环保?汽车消费观是否有对与错?我们又该倡导怎样的汽车消费观?

  下面,我们有请资深汽车节目主持人高潮东谈谈他眼里的汽车消费观。

央视主持人高潮东 发言央视主持人高潮东 发言

  高潮东:好,尊敬的各位汽车界的同仁、前辈,各位学者领导,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汽车社会的责任感,全当是抛砖引玉。

  2011年中国汽车的产销量双双突破了1840万辆的大关,今年还会稳步地增长,增长率大概是8%,在今年年底的时候会听到2000万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触摸到的数据,这是喜事还是担忧的事情呢?应该是喜忧参半了。到现在为止已经是名副其实的汽车的第一大销售和制造市场,与之相适应的,开车的时候想到过没有要承担怎样的责任?我相信这是非常少有人提及或者是少有人思想的问题,为什么会在这方面显得有一些缺失呢?想从以下的几个方面逐一地跟大家探讨一下。

  第一、我觉得所谓开车上路,一直有个理论,“借书”理论,去图书馆借书的时候,第一不要损坏书籍,第二要用最快的时间阅读完,最快的速度完璧归赵。开车上路也是一样的,因为道路资源很有限,每次上路的时候是不是叮嘱自己最快的速度,不妨碍任何人的情况下,大大目的地,迅速把自己交给其他的要再利用的其他的车主。

  现实有的时候借来书想快还回去却还不会去,因为有层层的障碍。

  比如说,欧美人是怎样开车的,最大的感受是好像是败家子,急加速、急制动,欧洲的街道很窄,红灯和红灯间相距一公里,但是起速的时候像疯子,尤其是排在红绿灯第一辆车,一脚油门就下去了,汽车撕心裂肺的嚎叫又停下了,因为通过的效率是最高的。他们不用占用别人过多的时间和资源。

  中国人开车呢?现在知道性价比、会算经济帐,总是脑子里盘旋自我的感觉是不是良好,教练说一慢二看三通过,一脚油门下去是不是非常耗油,而且有些车油耗很高,我们只注重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全盘的大局观。而且乱开车的人特别多。04年我参加在美国的吉普大会,一行中国的团队30辆车,编好了,从酒店到山上去,路上的时候有一个哥们,我们通行的,他觉得特别的憋屈,这个车第一次摸怎么就70迈的速度,与稍候几名瞬间到逆行道上要做领头羊,这个时候由于是山路,对面视线看不到的有几辆美国车,车的速度一点没减,直接撞过来了,最后是破口大骂,这不可能有人这么开车,当时我们都觉得无地自容,到了目的地所有的中国人集结起来开了个会,咱们不能在这儿丢中国人的脸,我们有什么样的欲望,压抑一下,这是有规矩的地方,中国是没有规矩的地方吗?后来我和这位朋友聊天,他确实在自己的家乡比较的得意,而且做事很自由,是干什么的呢?是矿主,追随一个女朋友,是克莱斯勒云南区的老板,如何赢得老板的芳心呢?有钱,第一天来先买大切,第二天买指挥官,第三天买你的牧马人,一共有六七款车型都买了,理论是你看我把店都买过来了,店是我的人也是我的了。

  最后他的未婚妻终于给追到手了,所以觉得很多事都可以用这种方式来了断,规矩就不重要了。

  还有一些行人所有的车主都知道红灯基本上对他们意味着是前进。还有一个原因是路标,我们的路标首先说美国的路标,他们叫“给傻子设计的”把所有的车主当做傻瓜,你不认路,你了每一步都要提示,提前多少公里会有提示,快到几公里之内的时候变车道,洛杉矶、洛杉矶不会走错,中国是傻子给聪明人上的套,傻子下套怎么都解不开。

  即使在北京、上海这样大的都市不强行记录依然会迷路,因为路标不是直接的箭头而是画图,这不是汽车社会有的无意识和责任感,我们尽量地尽快地通过,看图画得很负责,怎么知道我要去走哪里呢?这样对其他人的通行也造成不便,也会引发交通事故。

  这是管理者缺乏服务意识,完全缺乏意识也不全对,因为有的时候意识很强,比如说到处都装电子眼,电子眼是干什么的?我在欧美也试驾也跟当地的警察聊过,限速是干什么的?他们说是参考值,今天的路况很好,限速70迈,如果大家觉得速度低了大家都起来了,警察不管,这个电子眼拍下来也不管,这个时候会管特别慢的,管蜗牛车,他们的理论是,什么才能够碰撞,学力学的人都知道是速度有差异,速度不对等的情况下发生碰撞,快和慢会撞,同样速度是永远不会相撞的,就像平行线,他们是这么来执法的。

  我们的电子眼是超过一公里都会算超速,而且我们的电子眼几乎不年检。北京有几个地方的电子眼一直怀疑,左安门有一段时间要参加固定的节目的录制他们的棚要经过东南二环,有三到四公里都要限速60迈,我说6公里之前就踩刹车,就控制在50公里稍微多一点的速度上,我过去还会罚我吗?特别遗憾,特别遗憾,每年都会有一张罚单都是交通支队给我开的,我的车每年都验,为什么不验的电子眼衡量我验的东西呢?到底谁符合国标呢?所以说指导的意义是,我可能这方面管理严格一点会给我创收,能创多少收呢?我查了一下,比如说在2010年的时候当时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大概不到300万辆,是282万辆,他们一年交通执法会得到20个亿,现在北京机动车已经接近500万辆了,我相信他们的收入也已经翻番了,快接近50个亿了,都用到什么地方去呢?依然不得而知,我们管理者收费的时候热情高涨而为人民服务的时候相对的退缩或者表现得无意识,这些都造成了我们在开车上路的时候想快速到达目的地而不得,借了书想快速的还给图书馆而不得,是很苦恼的一件事。

  再有,我们的比较可怜的可悲的可叹的公共交通系统,虽然我们的地铁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依然不能够满足现在人民群众出行了一个基本的要求,尤其是在京通这条线上的,还有在回龙观的朋友感觉更深,原来我们有过目标。记得当时刚刚到北京电视台做首都经济报道的时候,当时的规划部门目标是2010年我们的交通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达到40%到45%,但是到现在为止,2010年都过去了,依靠交通出行的比例依然在30%左右这么来晃悠,更多的人不会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当然不是因为我们都是有钱人,因为公共交通太不完善了,不方便也不舒服,有的时候乘坐的时候甚至有违个人的尊严,不想跟陌生的人刚刚吃完韭菜馅的饺子的人呼吸相闻。

  有一个小笑话,中国的路标到底都多复杂,哈利波特神通广大,要破解北京交通的谜团,就得到校领导的指示,要到北京去,找到北京的南五环就可以了,他就来了中国找南五环在什么地方,找了半天也不着,终于看到一个警察同志在待着,他就跑过去说,警察叔叔请问这是北京的南五环吗?警察叔叔说“嘛南五环,这你妈天津”这是我们的天津。

  还有速通卡,就是让你快速通过吗?如果经常从京承高速从密云回到北京,会发现用速通卡是愚蠢的,因为不用速通卡的人会先过去,它是大葫芦口人为的拥挤的路段进行锁链式的通行,而且速通的速度跟日本也无法比。日本在东京的时候最起码有50公里的每小时的速度,而且离它很远的时候杆就抬起来了,我们有的时候把刹车踩到底了,还说无标签车辆拒绝通行,卡就别着呢,还得拿出来再手动刷一下,这是什么“速通卡”!。

  这些都是让我们快速出行,少利用社会资源的障碍,需要慢慢的破除。

  另外,我们缺乏责任感的地方,我要谈的是造车和用车的理念上有待于改进,比如说2012年被奔驰誉为SUV年,它这几年在中国全线飘红,尤其是SUV占销售量很大,今年北京国际车展的时候,刚推出的G55系列那款车,排量应该是5.5,而且双涡轮增压,百公里油耗是14,我们的SUV,尤其是国产的即使是2.0多一点的排量油耗也基本接近这个数值,我们有一些技术根本就没有达到的情况下,为了眼前的利益,为了博得SUV的市场也会到这个领域来,因为有钱挣。

  中国人过分求大,很多人要加“屁股”和无“L”。还有用车理念上,比如说我的好朋友新华社了汽车记者南陈,写了一书《汽车社会》汽车发展的初级阶段当时学习的是老大哥美国,因为中国人跟美国人一样好大喜功,我们的国土面积都大,恰恰忽略了我们的资源和美国比少得可怜,我们的人口比美国多得多,现在美国机动车两亿四千多辆,中国也已经突破了两亿辆车了,国土面积暂时可以承受。对比完了人均汽车拥有量美国是一点几个人,咱们是七八十个人才有一辆车,我们达到美国的比例,18亿亩土地的红线将不保,我们还要建多少路呢?

  实际上学学日本就可以了,他们的汽车虽然多,但是用得比较少,还有香港也得知我们学习,人口密度这么大的城市只是拥有65万辆汽车,而北京在发展最为疯狂的时候一个星期上牌的车就会两万辆,我们的饭量大不可怕关键是不知道胃有多大,会撑坏了的。

  第三个方面是家庭的方面,前段时间跟舒可心聊天,他从美国拿到了绿卡,又回到中国定居,不愿意在美国待是因为在美国太没意思了,一切按步就班,他的形容是像“猪一样生活”还是中国来得舒服,可以有很多事来干。在中国的生活的状态是怎样的呢?在中国我像“猴子”好动。美国人、欧洲人他们很多男人,下了班之后基本上是回家了,而我们的中国男人呢?有很多事要做,有的时候表现得像忙碌的猴子,所以说家庭意识并不强了。

  可以扪心自问一下,我们多长时间没有一家三口看一场电影、吃顿饭,或者是看望一下父母?很少,我们会发觉中国的亲人离去的时候我们哭泣时间会更长,我们的表现更夸张。当然了我们不信邪,还有一个原因平时欠家人太多了。

  综上所述现在为止有没有一款车它的诞生能够唤醒刚才的久违感,如果真正有一款车可以做到也不现实,但是有没有人提出这样的理念,只要提出来已经足够伟大了。前段时间试驾了广汽丰田的逸志——FUV,我重温了家庭的温馨。

  我今天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编辑:DOVE)

评论(0)
分享到:
6.39K
意见反馈 | 保存 | | 打印 | 关闭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

可输入140个汉字 新浪汽车 提问 >>

上传附件

上传附件
选择图片

请选择小于2M的jpg,gif,png图片

上传附件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候...

正在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