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合资潮起 中外双方面临新挑战
摘要:一系列中外合资公司正在浮出水面,其中包括东风与沃尔沃、奇瑞与捷豹路虎、比亚迪与戴姆勒、三菱与广汽、雷诺与东风等等。这宣告了中国汽车业的新合资时代的到来。与早年的合资不同的是,今天中国车企的话语权增加,在合资方面更注重补齐自身短板,相关的政策也给予了支持。
“后合资时代”下的自主品牌保卫战
“其他人选择合资或收购也许是一条捷径,但也说不准;长城可能走得笨一点,保守一点,但都得留待时间检验。这是一场马拉松比赛,看谁能跑到最后,跑得好。”面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的提问,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城汽车”)新闻总监兼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商玉贵回答道。
无论是合资还是收购,奇瑞、吉利都已经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国内其他自主品牌车企如何面对“后合资时代”的冲击?
时间检验一切
对于眼下中国汽车产业上演的新一轮中外合资热潮,“无论吉利也好、奇瑞也好,他们做出的选择肯定都是有其发展战略和方针的,不会是轻率随意的决定。大家都是在为繁荣中国汽车产业做贡献,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很多年,至于哪一条路能够走得更远走得更稳,需要时间去检验。”商玉贵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长城汽车目前没有任何收购或者合资的想法,而是选择聚焦三大品类,通过广泛地与国际零部件巨头合作,共同研发一些新的技术,借此来培养自己的技术团队,提高自主研发实力。长城在海外也有很多组装厂,但主要是以KD工厂或属地化建厂的方式去做,而不是选择与当地企业合资或者并购。
商玉贵认为,“合资也许能在短期内提升品牌知名度,但能不能获取核心技术,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光是合资了卖产品,但核心技术不掌握在自己手里那也不行。”
对此,行业资深评论员孙晓红亦认为,合资无非是为提升品牌,为了更快占领市场。如果自身发展良好,在研发和销售上都有足够后劲的话,合资就显得没有太大必要。
在孙晓红看来,“后合资时代”是国内车企的又一次势力范围的划分。
而中国企业品牌研究中心副主任、首席专家黄琦则认为,后合资时代对于国内自主品牌企业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总体而言是利大于弊的。而吉利与沃尔沃以及奇瑞与路虎等合资公司的成立,对整个中国汽车产业的品牌建设都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大浪淘沙
以皮卡起家的长城汽车,打造出了独特的长城模式——从细分市场切入,聚焦SUV、皮卡和轿车三大品类。而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以及总裁王凤英在多个场合都强调,长城要走“专”的道路,坚持“先在细分市场打造明星产品”的战略。
“像长城这样的‘纯自主品牌’企业,他们走的是另一条路——通过自主品牌在发展过程中的自我定位,建立起品牌的核心价值来取得自己的位置。”黄琦认为,并不是一定要做高端车豪华车的品牌才是高端品牌,关键是如何获得消费者的尊重,找准自己的品牌核心诉求。黄琦认为,对华泰、青年等“边缘化”的民营车企以及东南汽车等规模比较小的车企来说,在后合资时代他们所遇到的挑战会大于机遇。
“倘若他们能在某一细分市场上找准自己的定位,通过自己独特的产品在这一细分市场站稳脚跟的话,也能有较好的成长空间。他们可以成为虽然规模不大,但在某一细分市场有独特卖点而形成强大竞争力的品牌。千万不要一味去追求大而全。”黄琦指出,民营车企一定要先找准自己的发展定位与战略,因为现在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外资品牌、合资品牌以及国内几大国有自主品牌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竞争优势,对于中小型民营企业来说,留给他们的时间和市场空间都越来越少。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如果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定位和品牌价值的话,只会越来越被边缘化,最后难免被兼并重组掉。
“实际上,像华泰通过引进现代技术快速建立起自己的产品线和品牌,专门做SUV,这是一种挺好的开始。”黄琦分析说。
而行业评论员贺球辉则认为,汽车行业不是靠一两款授权车型就可以长久活下去,“三天两头变幻大王旗,只能被边缘直至消失。”(李绍仪)
- 相关新闻
- 相关问答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