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
选车

行业> 2011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专题 >正文

逯世泽:机动车保有量或破3亿 防污压力增大

http://auto.sina.com.cn   2011年09月04日 10:05   新浪汽车综合   字号:

  新浪汽车讯 以“汽车社会与产业未来”为年度主题的2011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于2011年9月2日在天津滨海新区开幕。来自政府部门、专家学者、企业的高层就汽车产业发展之路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新浪汽车视频直播此次论坛。

  国家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处长逯世泽 演讲题目是“我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形势与挑战”,新浪汽车第一时间从现场发来实录报道。

国家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处长 逯世泽国家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处长 逯世泽

  逯世泽: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汽车产业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我们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论坛,与各位专家学者探讨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问题。借这个机会,我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谈一下我自己对汽车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和看法。

  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介绍:

  第一,目前我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的现状。

  第二,面临的严峻形势。

  第三,“十二五”时期我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将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我想介绍第一个方面,大家知道,我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第一次的实施,首次实施是1983年,我们颁布了第一个机动车的污染排放标准,这个正式表示着我国机动车污染防治的一个启动,但是我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启动才始于2000年,从2000年以来我们先后实施了“国一”的标准,通过这10年时间,我们实现了“国一”标准到“国四”标准的升级,大家知道今年7月1日我们全国全面实施了新型汽油车的排放标准,同时在2000年,我们全面淘汰了含铅汽油,这个对城市里面儿童的智力发展影响是非常大的,这个是一个划时代的动作。

  通过我们近10年的,我们新车,新生产汽车的单车污染物排放量下降了90%以上,我们环保技术水平跨越了欧洲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与2000年相比,我们2020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增加了2倍,污染物排放量增长了30%,应该说我们采取的污染防控措施还是取得了积极的效果。这是我从综合方面谈一下我们机动车这方面近10年来取得的一些成绩。

  另一个,我谈一下目前机动车的防控体系,目前我们机动车防控体系涵盖了新车、再用车,包括老旧车淘汰一套比较完整的管理体系。

  在新车管理方面,我们从99年开始对新车实施了行使核准制度,截止到目前,我们已经发布了10万个车型的环保公路。各地环保部门与公安部门配合,依旧目前环境保护部发表的保护目录,作为当地进行注册登记的重要依据,这是在新车管理方面的主要做法。

  另一个,在再用车管理方面。我们建立了环保机动车,定期检验制度,我们的朋友对汽车可能也比较熟悉,我们最新车六年以内的车每两年要检一次,我们和安检是一样的,今年4-7月份,我们开展了一次全国机动车环保定期检验机构的一个全面性检查,先在全国的31个省市自治区已经都建立了这项定期检验制度。

  同时我们对排放控制水平不同的汽车,发放黄色标志和绿色标志,作为各地现在搞机动车限行的一个重要依据。据我了解现在像北京、上海、南京等有10几个城市都开展了黄标车的限行工作。

  在老旧车辆淘汰方面,我们通过从财政部、商务部几个部门联合,从2009年以来,我们实施以旧换新政策,应该说还是取得了非常积极的效果,我这儿有一个数据,从09年以来我们实施以旧换新政策,目前已经淘汰了近32万辆的黄标车。我们合计减排各类污染物达到23万吨。这是我谈的我们现在工作的一个现状。

  这有一张片子是一会儿Michael P.Walsh先生要讲的,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对我们机动车污染防治的工作进行了充分肯定,时间关系我就不多讲了。

  下面我就讲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首先,我们机动车排污总量居高不下,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据统计,2010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将近2亿辆,排放各类大气污染物5400万吨,其中氮氧化物排放量约占我们全国总排放量的1/3,按排放标准来分,目前有个研究表明,目前一辆黄标车,它污染物的排放量相当于28辆国4汽车的排放水平。因此我们下一步的工作,包括十二五时期污染减排工作的核心之一就是要淘汰黄标车。目前全国黄标车的数量约占机动车总量的17%,它排放的污染物达到了一半以上。

  从车型来看,目前重型柴油车的氮氧化物和颗粒问题十分突出,它排放的氮氧化物接近机动车排放总量的6成,颗粒物超过90%。因此现在各个城市如何解决重型柴油车大气污染问题,也是现在非常紧迫的一项工作。按用途来看,公交车、出租车、运输车等车辆,由于它跑的里程比较远,造成的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也比较突出,这个也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第二个问题是机动车带来的环境风险日益加大。大家自己也能切身感受到,现在我国的大气环境问题确实是十分严重,虽然我们在十一五期间,实施了污染减排政策,大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5年相比,削减了14.9%,十一五时期是首次实现了一个量的削减,减了15%左右。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的严峻问题依然十分严重,应该说发达国家,他们在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近二十年的时间里集中出现,呈现结构型、复合型和压缩型的特点。

  一方面,我们现在全国燃烧的煤炭目前32亿吨标煤,钢筋将近六七亿吨,水泥、钢铁各种产量现在都跃居全世界的首位,我们在欣赏这一组组非常令人兴奋的数据的同时,我们也要从这组数据里边看到背后隐含的东西,这些东西都是靠燃烧得来的。我们部长有一套比较有名的理论,说发展就是燃烧,烧掉的是资源和能源,产生的是GDP,但留下的是环境污染。我想这句话在大气环境领域尤为突出,目前由于32亿吨标煤燃烧,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控制。另一方面,由于机动车的迅猛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2010年,我们全“国三”33个地级以上的城市,目前按中国的现行的空气质量评价标准,有1/5左右是达不到标准的。

  另外一方面,我们要看到我们国家实行的环境质量标准,是一个非常落后的环境质量标准。如果按WHO对发展中国家什么概念呢?按照印度和墨西哥的水平,这个标准来评价我们中国的大气环境质量来看,我们将近60%的城市是达不到这个标准的。如果按WHO第一阶段指导值,也就是发达国家水平的评价标准来评价的话,我们全国可能就三亚有可能达到这个标准,全国没有一个城市能达到这个标准。

  同时,现在区域性的污染问题还十分严重,大家也能切身感受到,现在我们一说一个城市污染,大气环境质量污染,不是说某一个城市,尤其在几个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这个问题特别突出,成片,几百平方公里,几千平方公里连片地污染,这个问题十分突出。

  因此,大气环境形势如此严峻,而机动车由于它集中排放在城市,我们机动车都在城市交通来排放,排放污染距离人群比较近,我们开玩笑说,大烟囱毕竟是有几十米,上百米的高度,它扩散条件比较好,有很多扩散到外面去了,而汽车正好排放在人附近,对人体影响非常大。因此机动车污染问题应该是迫在眉睫的。

  下面说第三个问题,十二五污染控制的压力进一步增大,应该说这两年来,我们机动车保有量呈迅猛增长的态势,尤其是去年,我们机动车增长了1800万辆,目前全国汽车保有量达到7800万,这几年一直保持我们十到二十的增长速度,据预测,十二五时期,我国还将新增机动车将近1亿辆,这意味着什么呢?我们将新增各种燃油1到1.5亿吨,由此带来的环境压力大家也可以想象得到。我最近和工信部的一位领导同志在一起交流,他告诉我,他说这还不是中国汽车的一个发展顶峰,他预测中国的汽车有可能到2020年,或2030年,他们的目标就是达到3亿辆,我说如果到3亿辆的话,我说一是大气环境问题,按照目前这个排放的控制水平,我们城市肯定是承受不了的,人群也承受不了,光靠交通也不行,燃油也供应不上。

  因此我从个人的角度,我就说,我们汽车产业发展,不能单单追求量的飞跃,更加要注重在质的提升,尤其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加强一些创新,加大这方面的一个发展力度。这是我介绍的第二个方面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就是下一步的设想,国民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已经样氮氧化物主要污染物削减10%,作为一项约束性指标,我刚才介绍,机动车承担了1/3左右的削减任务,但是目前经过分析,因为氮氧化物现在减排任务基本上是,我总结基本上是三个1/3,一是以燃煤电厂为代表的燃煤削减1/3,机动车排放约1/3,其他民用的也将近1/3。由于我们目前的管理手段和目前的条件所限,我们工作重心在民用用煤氮氧化物削减手段是不多的,因此在机动车车和电厂方面,可能要承担更多的削减任务,因此它削减的不是1/3的问题,而是要更多。这就对我们机动车污染防治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编辑:路宁宁)

意见反馈 | 保存 | | 打印 | 关闭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

可输入140个汉字 新浪汽车 提问 >>

上传附件

上传附件
选择图片

请选择小于2M的jpg,gif,png图片

上传附件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候...

正在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