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版>行业动态>正文

后合资时代:中外车企合作多于博弈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3日 08:05   新闻晨报 字号:

  晨报记者 丁之方

  长期以来,自主品牌汽车往往被视为是合资品牌汽车的“天然死敌”,水火不相容。然而,近年来一些合资企业也主动推出自主品牌汽车,在其推出的过程中中外双方显然各有各的需求,也各自能够在这一新的合作体系下寻找到自己的利益所在。因此,不能够用传统的博弈来解释这样的合作形式,共生共荣共发展是其核心。尤其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也是一个发挥自己优势,快速成长的绝佳契机。

  巨大市场是最大的动机

  对于中外汽车制造企业联合推出自主品牌这一新潮流,最重要的诱发因素还是在于中国国内已经被激发出的巨大消费能力,与近期即将释放出来的巨大潜在市场需求。

  合资公司推自主品牌最为直接的动力,来自海外的技术与资金优势以及国内十分巨大的市场。一般来说,中国市场的规模之大以及需求之特殊使得海外的汽车巨头往往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只能够在相对中高端的市场上立足,而且面对着变化迅速的中国市场往往有着反应比较慢的通病。而与中国方面建立合资的汽车制造企业,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中国国内迅速发展起来的资金优势,同时可以享受到政府方面大量的政策扶植。另外一方面,合资的自主品牌往往主攻发展潜力巨大的中低端市场,充分发挥本地人在消费习惯、技术支持、资金乃至政策支持的优势,决定了其能否在短时间内做大。同时,可以不太顾及到改变自己传统的定位以及一系列处世原则,专门根据中国市场现阶段的需求来制造汽车。在眼下国际汽车市场发展空间有限,印度等新兴市场暂时难以承受更大规模的汽车消费的背景下,几乎可以说谁在中国市场上吃了亏,谁就等于丧失了与国际同行角逐的最大能力,也因此无论是日系还是美系、欧系车厂都不反对与合作伙伴联手推出新的自主品牌。说到底,既扩大了自己产品的市场份额,又冲击了自己不同的竞争对手,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中国企业的远大志向

  对于与海外同行合作推出自主品牌,中方合作伙伴当然也不会甘于为人作嫁,虽然不同的厂家有着不同的目的,但获取外方在技术以及资金方面的支持,同时吸收进一步海外在产品开发、开拓市场等方面的先进经验,迅速做大自己的品牌是各家中国方面合资者的共同想法。

  长期以来,国内完全自主的汽车制造企业经过艰苦创业,都能够在市场上立稳,但在产品结构上往往处于市场金字塔的低端,虽然发展前景广阔,但技术含量低,售价低,利润低,一有经济状况的动荡就往往必须在互相争斗的同时力抗合资品牌从高端往下压。而有着外资背景的自主品牌在技术与资金优势的支持下,能够从容地进入竞争不算特别激烈的二、三线市场甚至直接进入广阔的农村市场。它们不仅可以借鉴到一系列最为先进的技术以及销售与服务理念,同时也可以如其它自主品牌一样比较自如地迅速调整产品的设计、价格,在遇到时机许可的情况下还能够比较快地为自己的产品升级。

  同时,由于如今世界汽车市场的发展重心已经转移到广大发展中国家与新兴经济体,适应中国需求的价廉物美的车很可能也是世界其它众多地区需要的车,中国的合作者因此可以借助外方顺利出洋,将自己的产品销售到海外,这也是不少类似于上海汽车这样实力雄厚的大集团内心所向往之处。

  世界智慧下的中国制造

  与以往严格的中外划分不同,如今中外联手推出的自主品牌,带有中外双方为了共同的发展目的而互相妥协同时又互相合作的味道。这当中不同的合作伙伴间虽然会有中方强势外方弱势,或者中方弱势外方强势等截然相反的格局,但双方注重的或许不是在利益方面的互相博弈,而是为了迅速做大做强所进行的合作。

  在这些有着外资背景的新自主品牌的刺激之下,那些传统的纯粹自主的汽车制造企业也不可能完全依靠原先的低价策略去稳守中低端市场,以新以变求生存与求发展使得它们必须加快自己提高变革的脚步。从这一点出发,中外联手推出的自主品牌会使得中国车市进入更加理性的竞争当中,也是颇值得关注的新热点。

(编辑:晴风)

转发此文至微博 | 打印此页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
支持
好文章
枪稿
雷人
无语
标题党

相关新闻: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