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版>分析评论>正文

交通拥堵的问题根源在于规划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25日 09:32   中国经营报 字号:

  徐聪

  一场小雨让北京的城市交通几近瘫痪。9月17日晚,高峰峰值时段全市拥堵道路超过140条,比今年年初因大雪造成90余条拥堵路段的纪录还多。

  一场大雪、一场小雨就能击瘫北京的交通吗?《中国经营报》记者就此对安邦公司董事长、首席研究员、北京市应急指挥中心战略研究顾问陈功进行了专访。

  《中国经营报》:北京的拥堵问题是否也与并不完善的城市规划相关,比如,很多大医院、重点学校、国家部委等等都集中在市内某些地方?

  陈功:这是一个极为重大的问题,也是非常容易被人所忽略的问题。很多时候人们总是以为交通就是交通的问题,只要想一想,交通是怎么确定下来的,就会明白交通事先就是由城市规划确定下来的,所以交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城市规划问题。一个城市中的大医院应该放在哪里?重点的学院区应该在哪里?行政机构应该设置在什么地方?这些都是城市空间战略要研究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不搞清楚,凭着经验主义的“想当然”,或是凭着教科书的基本理念就去画图,那结果就是像我们现在的城市一样,在图上看得挺好、挺漂亮,但就是经受不起城市实际运行的考验。最后的结果不但是全国所有的城市都长的一个模样,而且城市系统的运行,总是搞得像大海中的一条千疮百孔的破船,到处频于应付,结果却是一塌糊涂。

  《中国经营报》:有人做过计算,假设每辆车长4米,那把汽车依次排列在北京二、三、四环,车的总量也不过22万辆。一旦遇到重要节假日大量汽车都出动的时刻,就特别容易出现整个交通瘫痪的情况。你觉得北京这种摊大饼似的环状路线规划是否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发展?

  陈功:交通问题是个城市规划问题,而所谓城市的环线,是一种未经仔细研究就“动笔画画”所导致的盲目的、低级的错误。在城市规划领域,巴洛克式的城市规划往往会有一个环线,比如法国巴黎的环线就很漂亮,但问题是只能有一个,而不是像我们很多城市规划者忍不住所做的那样,一圈一圈地画下去,三环之后还有四环,四环之后还有五环。只要环线存在,堵车就存在,一定不会错的。因为在城市交通系统中,车辆一般都要经过环线,所以环线的容量就是城市交通系统的容量,仅仅是城市交通系统容量大,投了很多钱去建设,其实根本没用。更遑论环线上还有很多的出口,看着4线车道,其实只能算是2线,甚至两线都不到,因为出口那里一堵,立刻就影响占用了2条线,设计上有4条线,其实只是理论上的,只花钱不解决问题的。

  《中国经营报》:那据你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通情况如何? 为何没有出现像北京这样的交通频繁瘫痪的现象?

  陈功:客观地说,我们现在城市的人口素质并不高,面对不太高的人口素质,管理水平却更低下,导致的后果就可想而知了。举一个例子来说,交通管理部门就在本来并不宽的道路上又架设了若干道金属栅栏作为隔离带,表面看是“为了自行车的理论安全”,但其实人家自行车根本就不走在里面,人家走在外面,与汽车在更窄的道路上抢道。于是这种做法等于是大大压缩了道路的设计宽度,极大地提高了道路行驶的危险系数。

  管理者有问题,驾驶者也有问题,这就是素质的问题。比如应急车道被随意占用,超车不打闪灯,公交车横占几条车道,这些情况在北京几乎就是道路常态,随处可见。

  《中国经营报》:目前北京交通的解决方案已经成为关注的焦点。你认为解决这个问题有什么可行的策略?

  陈功:实际上,北京的交通困局,根本的解决方案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地铁是这个城市唯一的、最便宜的解决方案。二是逐渐地修整城市规划,向真正多中心、多区块的方向调整,打破环线的破坏性统治地位,发挥地铁线路的效率。当然,除此之外,城市管理等问题也是要做的,但这基本就是日常工作,做不做,做到什么程度,那是政府治理的问题,就不算是科学的范畴了。

(编辑:路宁宁)

打印此页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
支持
好文章
枪稿
雷人
无语
标题党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