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版>行业动态>正文

奇瑞VS大众 电动车势力东西两极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9日 17:33   中国青年报 字号:

  王超

  中国青年报

  德国大众声势浩大的在华电动车战略发布会,构成了北京车展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E5馆被大众独占,9326平方米的巨大面积容纳了近3000名中外记者和经销商,堪称奇观。朗逸电动车首次向全球展示,引来了海内外的惊叹。大众技术董事哈肯贝格透露,朗逸电动车最高时速为每小时130公里,百公里加速时间是11秒,充一次电能行驶150公里。大众承诺,通过实现研发、采购和生产的本土化,大众将为中国消费者生产技术创新而又买得起的电动车。

  这场超高规格的电动车战略发布会,展现了大众在华的未来走向。作为柴油车技术的领先者,大众在中国的战略已经开始转向。随着中国造电动车的呼声越来越高,大众也嗅到了商机。相比一直坚守混合动力的日本企业,以及尚未抓住风向标的美国企业,大众对中国的新能源政策走向已经研究得非常透彻。

  大众发布战略后的第二天,奇瑞与美国Better Place公司签署了技术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奇瑞将与Better Place联合开发量产型可更换电池电动汽车应用方案,并研究领先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解决方案,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和民用化普及。

  这个签约仪式以十分低调的形式进行,前来捧场的媒体不多,甚至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在奇瑞展台上有一辆可更换电池的瑞麒G5电动车样车。在北京车展上,奇瑞还带来了可量产的三款插电式纯电动车型S18、S18B和B21,它们配备了40Ah高性能磷酸铁锂电池,并装配了336伏、40千瓦的大功率电驱动系统,最高时速为每小时120公里,充一次电能连续行驶120公里~150公里。

  正如一年前被负面评论包围的比亚迪一样,奇瑞的电动车战略并没有赢得掌声。相比大众此次极力宣传的“蓝驱技术”,中国本土企业缺少制造概念的能力,自然会被媒体所遗忘。事实上,对比厂家公布的电动车技术数据,会发现本土企业与跨国企业的差距并不大。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张绥新曾向记者表示,“电池技术和汽车技术没有什么共同的东西,在电池技术上,我们是外行”。这句话颇为实在,也阐明了未来电动车的制造方向。电池的寿命和储电量取决于电池厂家的技术突破,而整车厂家要做的,是在传统汽车技术和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础上,寻找最有利的电动化解决方案。从这个角度来讲,一些技术实力较强的中国本土企业,很有可能成为未来电动车战役中的领先者。

  奇瑞的可更换电池电动车应用策略,在未来新能源政策制定和基础设施规划中,不失为一种可优先考虑的解决方案。汽车企业应和电池制造厂、电力公司合作,通过建设基础设施网络,以一种便捷可行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不受限制的行驶范围,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时间长、续航里程短等迫切问题。中国的新能源车政策,应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由中国企业主导制定,而不能一味地参考跨国公司的现成方案。

  几年前,丰田的混合动力车高价进入中国市场,时至今日尚无法普及。设想一下,如果我们靠引进跨国公司的产品和技术来发展电动车,结果也将不甚乐观。尽管“为中国消费者生产买得起的电动车”已经成为跨国公司的口号,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

(编辑:大象无形)

转发此文至微博 | 评论() | 打印此页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
支持
好文章
枪稿
雷人
无语
标题党
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