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版>企业新闻>正文

吉利汽车:沃尔沃不是全部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3日 11:53   第一财经日报 字号:

  赵奕

  吉利并购沃尔沃团队从瑞典哥德堡回到国内,李书福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时,他将手下多位高管在主席台上按两列排开:右手边是吉利汽车的高管,包括总裁杨健、CFO尹大庆、CTO赵福全;左手一侧则是收购沃尔沃后的运营团队,包括沈晖、张芃和袁小林。在此后的媒体专访中,李书福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未来沃尔沃和吉利会不会有融合,你看今天台上怎么站队就知道了,沃尔沃是沃尔沃,吉利是吉利。”

  虽然,沃尔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豪华车品牌,有着诸多引人注目的安全技术和新能源技术,不过,当下这家瑞典车厂最重要的任务并不是“拯救”吉利汽车,而是自我救赎。而对于吉利汽车来说,如何做好“吉利”及其旗下3大自主品牌,将是吉利汽车未来能否成功的关键。

  在北京车展上,吉利汽车的展台无疑是产品最多的展台,在这个展台上,从左向右分布着全球鹰、帝豪和英伦三大品牌,而在展区的后半部分,吉利还设置了“三大主题公园”,包括新能源车、安全技术和动力总成三大领域。整个布展面积超过了3000平方米,创下吉利汽车历届参展规模之最,比上海车展整整多出50%的面积。

  除了面积巨大外,吉利汽车带来的产品之丰富,笑傲整个北京车展。在如此复杂的展区中,吉利汽车带来54款产品,这其中包括39款整车产品、14件动力总成产品和一件模拟器。

  从整车数量来看,吉利汽车无疑创下了本次车展之最。很难想象这是一家诞生才13年的汽车企业所能做到的。而如此不遗余力地推出产品的初衷,也让大家看到了一个对做大做强自主品牌万分渴望的吉利汽车

  虽然,收购沃尔沃让吉利汽车一下子从中国市场走向了国际舞台,但是,吉利的大本营在中国,吉利汽车赖以生存之道仍是自主品牌的长足发展。

  在2007年,当吉利汽车准备战略转型,要摆脱价格战的泥淖时,在吉利汽车内部还有很多不同的声音,很多员工觉得这无异于放弃了吉利汽车得天独厚的优势。从现实情况来看,吉利汽车与“后来者”比亚迪相比,与之前的竞争对手奇瑞相比,在规模和速度上都慢了下来。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2007年以来的三年,吉利汽车的战略转型收获了丰硕成果。

  首先,在战略布局上,吉利汽车将战略基地开到了成都、济南、兰州,未来还将在北京等地继续开疆辟土。这是吉利汽车在上海、湖南等地开辟生产基地后的第二轮扩张。如果说,吉利汽车的第一轮扩张,还与吉利汽车的主动布局关系不大的话,那么第二轮有意识地布局中西部,布局华北,正在为此后的超速发展积蓄动力。

  除了多基地的建设外,吉利从2007年以来将自己的产品型谱已经梳理得十分清楚。事实上,放眼全国的各家自主厂商,甚至合资品牌中,也没有哪家能把产品按照“产品、在研、预研”分做三类,将3~5年内的产品线全部规划完毕,同时把40多款车型计划公之于众。

  吉利汽车在产品规划方面一开始就向奥迪、宝马、奔驰等豪华车品牌靠拢,取得了一个很高的起点。而今年,吉利汽车斥资3.5亿元,又在杭州萧山开始筹建自己的研发中心。应该说,吉利汽车从产品规划和研发上,已经进入到一个有秩序、高效率的阶段。

  除了布局和产品外,吉利汽车在3年内所做的第三件事就是打造全新品牌。在2009年,随着帝豪和上海英伦品牌的亮相,吉利汽车旗下三大品牌已经全部拥有属于自己的车型。

  而在本届北京车展上,吉利汽车展台上将再也看不到挂“Geely”和“上海华普”品牌的轿车。老吉利品牌的退市,也彰显了李书福的决心。为此,吉利汽车甚至更换了企业口号,从“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变成了“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

  口号改变的背后,是李书福再也不想卖4万元以下车型的决心。作为品牌战略转型的标志,吉利汽车在本届车展的展台按照品牌划分了区域,可以预见,未来有一天,在京沪两地车展中,吉利汽车极有可能像奇瑞一般,按照细分品牌另辟展台,真正实现品牌的个性化。

(编辑:李芳芳)

转发此文至微博 | 打印此页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
支持
好文章
枪稿
雷人
无语
标题党
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