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09新能源汽车产业遍地开花(5)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25日 19:52  新浪汽车

  ·上海通用 君越(配置 图库 口碑 论坛)ECO-Hybrid

  作为国内基于中高级车平台的第一款混合动力产品,君越让人们意识到,追求混合动力其实也不必牺牲舒适性。不过与想象的差距在于,君越ECO-Hybrid的电动机功率只有5千瓦,仅属于“轻混”类型,所谓“轻混”更直观的解释是,发动机仍然是主要动力来源,原有动力总成结构不发生根本变化,通过两个小的改动来实现省油:首先,加大原有发电机功率,并配置一块用于蓄能的电池,在滑行、刹车或者匀速行驶时发动机为电池充电,在起步、全力加速过程中,电机反过来用蓄电池的电提供很小的额外动力辅助;其次,添加“智能停机”功能。这意味着无论动力或油耗的表现方面,君越ECO-Hybrid的改观不会像普锐斯(配置 图库 口碑)那样明显,

  通过实际驾驶验证,实现轻混技术节油的两个途径中,电动机7千瓦,65Nm的辅助功能所能带来的节油效果微乎其微,再加上蓄电池增加的车身重量,这种节油效果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而“智能停机”功能则可以在拥堵较多的城市路况中明显改善油耗水平。所以君越的轻混技术与其他混合动力技术的共同特点就是,越拥堵越省油。

  在经过综合路况的驾驶之后,君越混合动力的平均油耗为8.9L/100km左右,也有驾驶风格温和的同行开到了8L/100km以内,比普通版低1L-2L/100km。据介绍,君越ECO-Hy-brid在油耗小于4L/100km时会亮起的“ECO”绿色节油指示灯,这可以帮助驾驶者掌握绿色节油驾驶技巧,培养良好的节油驾驶习惯。

  评价:小幅节油,优势不明显,价格接近普通版君越、商务定位品牌可靠。

  ·一汽丰田 普锐斯

  作为第一位在国内上市的混合动力车型,普锐斯让国内消费者第一次接触到混合动力技术,“越堵车越省油”的特性让人难忘,优异的完全混合技术使得它无论在动力表现或是节油水平上在同级别混合动力车型中占据领先。当然,正因为在混合动机技术方面具有超人的水准,造就了内燃机排量仅1.5L的普锐斯却具有接近高级车的身价,这大概是唯一约束了它在市场快速普及的原因。

  一汽丰田普锐斯是一款高度混合的车型,作为“量产混合动力车”的开山鼻祖于06年1月15日在国内上市,普锐斯让国内消费者第一次接触到混合动力技术,“越堵车越省油”的特性。一汽丰田采用进口配件的方式在国内组装生产,这也是普锐斯首次在海外生产。与传统的汽车动力系统不同,普锐斯的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包括一个发动机与一个电动机,并以电动机为主要核心。当时速在15公里以下(包括停车时)时,普锐斯是一款完全的“电动车”,因为这时发动机会自动熄火,电动机将带动前轮进行驱动,在高速行驶过程中,普锐斯的1.5升排量的VVT-i发动机和高输出功率的电动机,共同作用来驱动车辆。

  点评:质量更可靠,节油的优势明显。但与自主品牌混合动力车相比价格较高

  ·雷克萨斯 RX450H

  自1993年以来,LEXUS雷克萨斯在油电混合动力道路上始终引领前行,先后推出三款极富创造性的油电混合动力豪华车型:全球首创前置后驱运动型豪华轿车GS 450h、顶级旗舰型豪华轿车LS 600hL及全新豪华SUVRX450h。

  这款RX450h采用了EVCT电子无级变速系统和最新人工智能换挡技术,百公里综合油耗只有6.8升,排放达到欧IV标准,是目前国内最环保的SUV车。在动力方面,百公里加速仅需5.9秒,可同时实现220千瓦的强劲动力和创纪录的超低油耗

  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利用电动机和发动机这两个动力来驱动车轮,同时电动机在行驶当中还可以发电。根据行驶条件的不同,可以仅靠电动机驱动力来行驶,或者利用发动机和电动机驱动行驶。另外还安装有发电机,所以可以一边行驶,一边给HV蓄电池充电。基本结构由电动机、发动机、HV蓄电池、发电机、动力分离装置、电子控制单元(变压器、转换器)组成。利用动力分离装置将发动机的动力分成两份,一部分用来直接驱动车轮,另一部分用来发电,给电动机供应电力和HV蓄电池充电。

  点评:高燃油较经济、超低排放更环保,但是价格昂贵,动力表现不如预期。

  总结:纵观2009,新能源汽车产业在万众期待中破土,在国家与地方共同的努力扶植下生根发芽,她饱受过业内的争议,经历过外媒的鄙夷,在汽车企业的努力研发中成长,并将于2010年接受更为艰巨的考验,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声明:新浪汽车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肖洋洋)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查看更多枪稿雷文>>

支  持

好文章

枪  稿

雷  人

无  语

标题党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