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政府“拉郎配”奇瑞江淮重组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25日 09:17  南方都市报
       

  风雨欲来:在国内车市高速发展过程中,一批汽车企业逐渐成长壮大。作为安徽省仅有的两家进入行业前十排名的汽车企业,奇瑞和江淮代表了安徽省的竞技水平。不过在主管部门看来,只有年产销超过100万辆的大型汽车集团,未来才有可能站上国际竞技舞台、为国争光。因此,从2009年开始,安徽省政府多次试图推动奇瑞与江淮联合重组,尽管双方第一轮接触宣告夭折,不过进入2010年,奇瑞江淮联姻极有可能修成正果。

  捕风捉影:2009年奇瑞江淮重组传闻,主要源于安徽省政府出台的《安徽省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其中提到“支持奇瑞、江汽、华菱、昌河、扬子、全柴等按市场原则在省内进行联合重组,力争形成一个产能百万辆以上的汽车集团,进入国家重点支持序列”。2010年,奇瑞江淮重组预期再度升温,同样源于一份政府规划———即《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其中再次提到“支持奇瑞、江汽等骨干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种资源,积极参与国内外汽车产业的兼并重组、投资合作”。

  安徽省发改委下属安徽省经济研究院之前的一份研究报告提出,安徽汽车产业必须进行二次整合,“必须加快省内两大骨干汽车企业——— 奇瑞和江汽的整合,真正形成强强联合和规模效应”,从而建设“江淮车谷”。

  正是这一份报告和一份规划,再度引发了外界关于奇瑞江淮联姻的预期。有媒体更引用他们内部人士的话称,奇瑞江淮正在进行第二轮谈判,安徽省政府已经口头通知两大车企:重组年内必须完成!

  消息人士称,实际上从2009年5月份开始,奇瑞和江淮已为联姻做好了准备。两家公司领导也在不同场合表示不排斥重组。2010年,奇瑞和江淮之所以不约而同制定了一个超出市场预期的产销目标,实际就是为了今年能在重组过程中占据有利地位。

  面对外界汹涌的传言,奇瑞和江淮对外仍不愿表态,但双方高层都表示,支持政府出台的兼并重组规划。不过,具体到如何重组上,奇瑞和江淮高层都没有表态。分析人士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具体重组方式,尚待双方讨价还价,这直接关系到他们各自企业在新集团中的话语权,因此非常敏感。在双方没有讨论结果出来前,断然不会冒昧抛出来,以免陷入被动。

  欲说还休:关注已久的重组终于有了眉目,本以为外界关注会减少,这样双方会有一个宽松环境进行更深入谈判。不过,对于这起政府“拉郎配”式的重组,外界则颇多争议。争议焦点在于,一般联姻总是自由恋爱的结晶,你情我愿,但奇瑞和江淮则是“包办婚姻”,他们本身并不情愿———在快速增长的中国汽车市场,双方都未看到重组的迫切需求。

  有人提出,熟悉奇瑞和江淮的人都知道,尽管同处安徽,但这是两家具有完全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管理风格的企业,“联姻”后注定将面临诸多融合难题。还有人分析,近年随着奇瑞进入商用车、江淮转型乘用车,两家企业互补性实际并不强,很难说这样的重组能达到“1+1> 2”的效果。这些难题确实将考验重组成立的“大安汽”,不过即使重组本身也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有些问题可以解决,有些事情还可以从头再来。分分合合,合合分分,过于形式主义,真能诞生世界级的企业吗?(朱中齐)

  七嘴八舌

  对于这起政府“拉郎配”式的重组,外界则颇多争议。争议焦点在于,一般联姻总是自由恋爱的结晶,你情我愿,但奇瑞和江淮则是“包办婚姻”,他们本身并不情愿——— 在快速增长的中国汽车市场,双方都未看到重组的迫切需求。

  有人提出,熟悉奇瑞和江淮的人都知道,尽管同处安徽,但这是两家具有完全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管理风格的企业,“联姻”后注定将面临诸多融合难题。还有人分析,近年随着奇瑞进入商用车、江淮转型乘用车,两家企业互补性实际并不强,很难说这样的重组能达到“1+1大于2”的效果。这些难题确实将考验重组成立的“大安汽”,不过即使重组本身也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有些问题可以解决,有些事情还可以重头再来。分分合合,合合分分,过于形式主义,真能诞生世界级的企业吗?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编辑:肖洋洋)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查看更多枪稿雷文>>

支  持

好文章

枪  稿

雷  人

无  语

标题党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