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年中开始,上海车主魏先生已经开始减少了开车出行的次数。周一到周五上班时间,他更多依靠地铁和出租车等交通工具,只有周末出行才开上自己的思域轿车。朋友问他为什么不开车,魏先生反问道:“你不觉得今年的气候很反常吗?”
迫在眉睫的问题
在他看来,电影《2012》中山崩地裂与海啸淹没陆地的场景并不是科幻,如果人们再不重视环保,这一天终会降临在人们头上。
给魏先生们生产轿车的整车厂无疑也要承担起减排的重任,除了提高汽车排放性能外,工厂高能耗也应该得到控制。“汽车工业将在未来10年内面临大剧变。”东风日产副总经理任勇此前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2007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1990年至2003年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17亿吨,全球范围内,中国二氧化碳排放仅次于美国,排名世界第二。而在所有的二氧化碳排放中,交通运输系统的排放量占有比例已经超过20%。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每增加一倍,地球气温上升4~6℃。而气温每升高一摄氏度,北极熊和企鹅越早面临灭绝。当气温升高5摄氏度,伦敦、纽约、曼谷都将被南极和北极融化的雪水淹没,变成海底城。电影《2012》的灾难预言将变成现实。
而对于大多数国家而言,节能减排更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大问题。欧佩克的报告称,中国2009年日均原油需求量为827万桶,但中国原油自给能力日均不到400万桶。超过一半的国内需求量来源于进口石油。资料显示,对国外原油依赖程度越高,对国家安全保障越不利。而中科院此前的预测称,2050年我国石油进口依赖度将达惊人的75%!
汽车行业的居安思危
2009年,中国以1360万辆的销量昂然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国。当汽车公司额手称庆的时候,国家战略部门和能源部门的眉头却紧紧皱着。“每增加500万辆汽车,就需要新建一个2000万吨的炼油厂。”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陈斌说。
数据显示,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5000万辆,各大中型城市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空气污染占到50%左右。大部分大中型城市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浓度超标。而按当前发展趋势,我国汽车保有量在2020年有望突破1.5亿辆,届时环境与能源需求的压力更为巨大。
汽车行业或许将面临新的分化,欧美发达国家的汽车工业或已经停止增长,或增幅微乎其微。所以,发达国家的汽车工业面临的课题,更多的是促进新能源技术的应用和现有汽车的减排。但是,对于仍然高速成长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以中国为代表的“金砖四国”,所面临的压力不仅仅要提升现有汽车的排放标准,同时还要控制不断增长的总量。所以,至少在中国,哥本哈根峰会的“紧箍咒”,要更加迫切一些!
实事求是地说,虽然国内汽车行业的排放占据全部排放的比例仍然不高,但是中国汽车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速度惊人。
众所周知,汽车的排放和发动机的排量密切相关,2007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当年中国汽车的平均油耗大约为8.06L/100公里,而当年欧洲这个数据是7.05L/100公里;日本的数据是5.04L/100公里。
无论如何,当前的中国汽车结构极不利于减排的发展趋势。所以,从未来中国汽车的发展格局来看,通过政策主导小排量的发展将是大势所趋。尤其在新能源和替代能源未能大规模投入使用以前,这种愿景就更加迫切。
唐柳杨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