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雪铁龙藏车馆后,才知道到,先前我们对雪铁龙的认识是多么的肤浅,要是曾经对这个品牌有过不屑,那实在是太无知的表现。
撰文、摄影:刘志峰
雪铁龙不可能错:为什么雪铁龙会有这么多车型不够卖座,但却都成为了经典?
雪铁龙藏车馆有一个很好听的法文名字:Le Conservatoire。从2000年3月开始兴建,2001年11月正式落成,之所以将它定义为藏车馆而非博物馆,是因为它的功能:平时摆放历史车型和存放资料,有需要时出借汽车供展览之用。每年有幸来这里参观的人数不会超过2000,这也使得我对这次的参观之行充满了期待。
仓储式布局
从巴黎中心区驱车前往藏车馆所在地Aulnay-sous-Bois,大约45分钟车程,这是PSA集团在市郊的一个工作区,在这里工作的车厂员工并不多,藏车馆就坐落在其中一个角落里,建筑物的外表很普通,是一层仓储式布局,大门上方只悬挂着一个雪铁龙Logo,要是我不说,你还真不知道这里藏了这么多的宝贝。
大门一推开,藏车馆负责人DenisHuille先生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感觉更像是一次普通的家访,很亲切。据他透露这里平时是不对公众开放的,仅作为内部交流之用,所以外表并不需要很花哨。藏车馆总面积有6500平方米,由储存区和维修区两大部分组成。
进大门是一个500平方米纸质档案区,左边是车厂创始人安德烈·雪铁龙先生的头像雕塑和雪铁龙引以为傲的齿轮技术:一个巨大的齿轮,这也是雪铁龙车标的灵感来源。
右面墙上悬挂着一部由艺术家Cesar在1998年创作的Saxo艺术车。艺术家别出心裁地将一部黑色Saxo压扁了,令人震撼,极具视觉冲击力。
正面前摆放的一部雪铁龙最新量产车型:C3 毕加索,一部多功能的MPV,在四周充满沧桑感的历史资料和模型映衬之下,显得有点格格不入,雪铁龙的个性似乎总是在这种有意无意中显露出来。
重回90年前
如果将档案区视为“头盘”的话,紧接而来的展车区域才是此行最令人兴奋的“大餐”。从后侧穿过另一扇大门,一个偌大的停车场随即展现在眼前。这里陈列了雪铁龙车厂从1919年成立以来到现在许多显赫一时的历史车型,概念车和赛车,大大小小足足有300多辆,绝对是阵容庞大。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参观藏车馆的那天恰好是6月4日,对于雪铁龙是意义非凡的一天,在1919年6月4日,首辆10马力A型车正式面世,标志雪铁龙车厂正式成立。时隔90年,我们来到这里,看看当年的A型车——这是一款对于雪铁龙乃至法国车厂来说都是一次革命的车型:该车的性能(发动机排量1327cc,最高时速65公里,平均每百公里油耗7.5升)和打破常规的装置和价格(一战前汽车价格的四分之一)它不仅是法国首个批量生产的车型,也是第一辆整车交付的汽车。当时人们所购买的汽车仅仅安装在无轮胎的车轮上,且使用裸装底盘车架,而雪铁龙A型车带有车身,四个由金属板材冲压而成的车轮上配有米其林牌轮胎,并备有一个带罩的备用轮。而其配备的悬挂已经成熟稳定。此外,A型车还有两项革新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前大灯和省去手摇曲杆启动的电动启动装置。此车每天出产30辆,两年内售出了2.4万辆。A型车的问世无疑为雪铁龙车厂开了一个好头,我们参观那天恰是它的生日,A型车被拿到一些庆祝现场作展览了,没能一睹它的风采,实在有点可惜。
A型车位置边上停靠着数十部雪铁龙20、30年代的经典车型,看得出来,雪铁龙早期车型已经在走豪华路线了,这与当时汽车是达官贵人的交通工具是相符的:大量的镀铬饰件,突兀的大轮拱,方方正正的车厢和皮质用料无不反映了当时雪铁龙成熟的造车工艺,我们发现现在流行的C4,C6的系列名字在30年代前后已经被广泛应用了。当然,只是名字相同,但追逐的东西已经大不相同了。
走到1933年罗莎莉(Rosalie 8A Saloon)车型前,Denis Huille先生特意停了下来,为我们详细讲述罗莉莎的“威水史”:当时汽车都是发动机和底盘直接相连的,震动将无可避免地直接传到底盘和车身上,为此雪铁龙想到浮动发动机,它利用多个弹性附着点,将发动机和底盘分开,这样一来减少发动机的震动传至车身其它部位,舒适性大增,雪铁龙购买了这项技术的欧洲独家经营权,在它的标识则是在两人人字图标中加了一只翩翩起舞的天鹅,这个特殊的Logo在1935年之后便不再采用了,读者们不妨睁大眼睛,多看它几眼。
技术见长
以产量论,雪铁龙在欧洲算不上规模很大的车厂,但在诸多技术领域却有自己的特长,并赢得行业尊重。
在藏车馆中有一部展车是没装发动机盖的,它专门用来展示雪铁龙发动机和变速箱独特布局的,为了车辆的前后配重更加合理和增加前驱车的传动效率,雪铁龙的工程师花了15个月的时间想出一个妙招:将发动机和变速箱整体移至前轮之上,使得同时成为导向轮和转向轮,重心的下移大大增加了车辆的抓地力,这一项1934年的技术发明足足领先欧洲同类车厂数十年之久,从而为前驱车发展作出了贡献。
看完了技术展示后,我已经迫不及待地走到2CV展车区前,这也是最为世人所熟知的雪铁龙车型之一,这里堪称是2CV的海洋,摆放了形态各异,来自各个时期,不同地区的衍生版本,许多版本甚至是之前闻所未闻的,真是令我眼界大开。据说2CV在生产了42年时间中,粗略估算有100多个版本,生产量超过511万辆,一个绝对惊人的数字。
在这么多版本中,有三部2CV显得特别的残缺,而且造型稍异于后来的2CV车型,询问得知这几部是1939年在巴黎车展亮相的2CV原型车,其后由于二战爆发,工程师将之放置在雪铁龙测试中心 一处农场的屋顶,在1990年才被重新发现,车厂为了复述这一传奇故事,特别将其原貌保留,并没有进行修复。由于是原型车的关系,所以它们看起来与1948年正式量产的2CV有所差异,发动机盖又长又大块,显得有点笨重。
2CV以小巧倾倒世人,到了车厂发展中期,雪铁龙奠定了设计为突破口的发展思路,在才华横溢的意大利设计师贝托尼(Bertoni)领导下,像DS、CX和SM等唯美的车型相继诞生,很多车的造型即便放在今天依然显得流畅而又独特。1955年诞生的DS是雪铁龙又一个骄傲,由于配上了成熟的液气联动悬挂,用不可压缩液体取代传统的机械弹簧,用气体充当弹簧的作用,从而使得舒适性大大增强,同时代,戴高乐将军也是选用特制的DS车型作为其座驾,DS用再一次显示了雪铁龙技术成就,为今天主动液压悬挂技术奠定了基础。在藏车馆中,我们依然能看到多部不同版本的DS,半封闭的后轮和修长的车身是其标志性设计。
SM是一部很有名气的跑车,是雪铁龙和玛莎拉蒂合作结晶,可调节升降的液气联动悬挂,主动转向头灯和卓越的公路性能,是雪铁龙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跑将,Denis Huille先生还把车打着火,隆隆的发动机轰鸣声显得着SM至今还保持着一副健康的体魄。由于藏车馆中关于量产车故事众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但通过它们,你大可窥探出雪铁龙在技术上是何以了得。
运动是传统
在藏车馆的一边摆放了大量的雪铁龙赛车,由于这里地方狭小,战车数量众多,所以空间显得十分拥挤。著名的非洲之旅(1924年)和东方之旅(1931年)使雪铁龙成为最早举办汽车耐力赛的汽车品牌之一。上世纪90年代的长途比赛中,雪铁龙再展雄风。没人会忘记车手拉地格(Lartigue)和瓦塔宁(Vatanen)驾驶ZX Rallye-Raid赛车时的风采,5次获得世界杯越野拉力冠军,并在达卡尔耐力赛中多次获胜。
对于雪铁龙而言,汽车拉力赛同样战绩彪炳。雪铁龙在70和80年代分别以SM型、CX型以及Visa车型正式参赛。此外,雪铁龙车队在天才赛车手塞巴斯蒂安·勒布(Sébastien·Loeb)领导之下完成了称霸WRC伟业,2009款的C4 WRC正在续写传奇,雪铁龙一系列冠军车型几乎都收纳在藏车馆中,每一部赛车后面都背负一段光荣的历史,令人不禁回想起很多经典比赛场面。
在赛车区对面是概念车展区,之前在车展只能远观的概念车,在这里都可以近距离摸个遍。雪铁龙近年的设计天马行空,极富创意,深得好评。我们不难看出,设计在雪铁龙任何时候都是被强调的,在过去九十年发展历程中从未被削弱。
“浓缩的才是精华”,雪铁龙藏车馆充分印证了这句话。它的面积虽然不大,但却收纳了丰富的题材和数量众多的展车,作为参观者的我一直乐在其中,同时,也感触我们对它真是知之甚少。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