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斯勒是因设计而跻身汽车业。也正因为此,克莱斯勒的车型比较讲究设计,后渐成风格,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有些车型还被当作了工业设计的案例。
在不少汽车收藏家和汽车博物馆看来,克莱斯勒的汽车设计成了研究汽车风格的蓝本,是颇有价值的收藏品。我曾问过一些行家,他们认为,克莱斯勒比较关照市场和消费,注重人文元素的利用,在汽车设计方面表现比较新锐,如用夸张的方式夺人眼球(见车身造型),体现了美国人的创新精神。另一方面,他又比较保守,在复古中隐藏审慎美的厚重(如仿古设计)等。这些都反映了克莱斯勒的设计想法和主张。
标志性的历史
追溯历史,美国车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对发明了“吉普车”,以至于后来的SUV和MPV概念的炮制,影响了世界汽车消费理念以及对汽车的认识等,这都与克莱斯勒有关。与福特和通用的历史相比,克莱斯勒要晚些,但仅用了5年时间就跻身美国汽车三大家之列,并驾齐驱,靠的就是汽车设计的创新。尽管在长达80多年的历史中曾经跌宕起伏,多灾多难,但总是绝处逢生,即便是今天,依然前途坎坷,险象环生。不过,人们谈起美国汽车文化,克莱斯勒占有的重要位置是不容置疑的。故有人说,克莱斯勒代表了美国最纯正的汽车文化。我想,这倒不仅仅是靠克莱斯勒手里有的几款值得骄傲的品牌和车型的发明,而是美国式思维和文化的历史穿透力至今影响着人们的消费意识。
这就是克莱斯勒,秉承传统,关照现实,将汽车设计赋予生活方式,屡创新意所致,至今仍坚持着……
功勋卓著的JEEP
谈到克莱斯勒就不能不说吉普车,这是美国车缺一不可的文化内核。吉普车+美国大兵的联想似乎不用解释就会浮现出美国的形象出来。尤其是在影视作品中,美国式的英雄主义在吉普车上得到了充分的渲染,尤其是巴顿将军站在吉普车上巡视的影像被固化为一种姿态,可以说是二战留下的纪念物。
这种为战争而设计的车型,一经民用就成了酷毙了的时尚,最能代表美国人的精神诉求。有人对此解释,这是“追求自由,敢于冒险”的载体。香港一位汽车收藏家特地花重金收藏了一辆最早的威利斯-奥夫兰多“WillysQuad”出的吉普车,距今有60多年历史。他说,此车的设计风格非常经典,代表了美国人的性格,他的收藏价值具有标本意义。
吉普车在中国人的概念里等同于军用车,它与老百姓的消费没有关系。从专业的角度看,吉普车的设计和技术性能要远高于一般汽车的设计要求,其可靠性和使用的方便性要远胜于普通车。从功能上讲,此车就是越野车,无障碍汽车。没有技术支持根本设计不了。因此,说吉普车代表了汽车设计的高难度一点都不为过。可以设想一下,早在60多年前,美国人就设计出这样的汽车,其技术水平的发达就可想而知。
不久之后,吉普车作为探险和远足的代步工具闯入人们的视野里,成了美国人的休闲方式,后被放大为成人的玩具又与运动冒险结合在一起,借助美国大片的渲染,很快传遍了全世界。
在中国,早期的吉普车都来自于战场,属于军用物资。据介绍,旧上海祥生出租车公司曾将抗战缴获的吉普车改装成出租车。解放后,吉普车也曾被改装成箱式货车,以补物流工具的短缺,最典型的就是邮政车。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吉普车的概念,从未与消费连在一起,出现在人们视角里的不是军用车就是公检法的专用车。在我国的乘用车历史上,还专门有一家生产吉普车出名的企业,这就是北京吉普车厂,它的地位与长春产的红旗牌轿车、上海产的上海牌轿车一样,而且几十年来从未间断过,延续至今。
吉普的符号化印象已成历史。但作为文化现象并没有因消费的禁锢被遏制。而一旦解禁,犹如地下的熔岩被喷发。2004年,央视《见证》栏目的编导找我策划“与汽车同行”的纪实片,我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吉普车文化。事实上,中国最早的汽车俱乐部就是从吉普车开始的,距今也不过十几年的历史,但在我的印象里,中国的汽车消费就是从吉普车起步的。说得透彻一点,就是一个“玩”字,硬性挤出一丝消费的门缝。今天回想起来,这就是受美国吉普车影响有关。但人们并不太了解克莱斯勒。不过,在上海,人们对道奇这个品牌不陌生,它是老上海认识美国车最常见的牌子。
首开先河
记得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汽车界的不少专业人士和官员的身影不时出现在底特律,他们受美国汽车拉动经济的诱惑,同时也被汽车在现代化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所打动,来此取经觅宝,探索与思考。不光是中国,早期,想发展汽车工业的日本和韩国也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不少人的记忆里,克莱斯勒的研发中心和规模给人印象最深。如有一位官员在参观完克莱斯勒回国之后,就建议刚起步的轿车业要建自己的研发中心。一位汽车界老人曾在与我交谈中,把克莱斯勒发明的SUV和MPV的背景当作故事讲给我听。当时觉得很新鲜,以为离我们的生活还很远。但时隔十年不到的时间,就在中国风靡起来了。
美国是开SUV人数最多的国家,还有MPV很普及。有人称克莱斯勒的吉普是SUV的鼻祖,也有人把克莱斯勒大捷龙当作MPV的始祖。后来我发现,在中国畅销的日系SUV,如CR-V和帕拉丁等,都源自美国的版本,上海通用的MPV至今都是畅销车。由此让人联想到,美国式的汽车消费文化其实影响很大,从最早的“老板车”(凯迪拉克)到现在的休旅车(SUV),以及商务车(MPV),打破了人们对传统汽车的认识,输入了汽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载体被接受,就像牛仔与时装。
但如果只是这样的观察,那就片面了。其实也有深层的和含蓄的。最典型的就是克莱斯勒300C的引进,就引起过不小的关注度。有人称此车像“劳斯莱斯”,本以为是天价,后打听并不离谱,国产后售价更低,由此,这款车就更容易被接受。就连张艺谋都看中这款车,成为它的车主。他说,这款车有品位,开此车不掉价,还有面子。同样,不少人看中的就是这款车带来的古典和气派,就像“现代唐装”和“现代旗袍”,不以为陈旧,反引以为时尚。专业人士对克莱斯勒300C评价也不小气,认为此设计不仅大气,而且引领潮流,颠覆了豪华车设计的习惯思维,打破常规,颇有启发意义。事实上,这并不是克莱斯勒现在的创新,而是克莱斯勒一款经典车型。在克莱斯勒的设计风格上有不少车型都喜欢用复古的元素来刺激消费者的眼球。如后来在中国推出的鉑锐,也是借用了不少复古的元素增加了这款车的尊贵气质,体现了克莱斯勒在做畅销车中也不忘文化的厚度。
对于克莱斯勒汽车的品位和格调,可以从一个细节就能说明。上海威斯汀大酒店开张不久,就在大厅门口停放着一辆仿古小型克莱斯勒轿车,精致而典雅,吸引了不少过路的人,它就像一尊雕塑,具有很强的艺术观赏性,从不同角度提供了视觉享受。想必这是店家借此车衬托酒店的豪华与档次,想证明什么。后从门童了解到,这家酒店是由美国人管理的酒店。由此不难想象,克莱斯勒在美国人的心目中享有一定的地位,他们把克莱斯勒当作了美国车代表。正如尼采所说,“在建筑中,人的自豪感、人的万有引力的胜利和追求权力的意志都呈现出看得见的形状。建筑是一种权力的雄辩术。”同理,克莱斯勒在他的汽车设计中所反映的是架在车轮上的美国思维,它既是个人宣扬身份的工具,也是权力和财富的表达方式,但同时也是记载时代变迁的活的标本。问题是克莱斯勒在通用和福特的光环下活得比较艰难,即便有艾柯卡掌舵也不曾带出阴影,后加盟戴姆勒也没有起色,最终还是选择了走自己拯救自己的道路。
现在看来,克莱斯勒引进的车型是都是原汁原味的美国车,从中能了解到美国车的文化和消费理念较为完整的一面。从切诺基、克莱斯勒300C、铂锐到大捷龙等,我们看到,美国车其实是很新潮的,不少概念走在了汽车消费的前沿,同时它也有不很张扬的一面,正如美国人自己所说,克莱斯勒提供给你的不仅仅是一款车,而是生活的快乐和有品质的消费,自由中不失格调,在时尚中又不失优雅。于是,有人这样形容,“首先,人需要置身某种事物当中,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其次又要与众不同,有所区别并超越同类。成功的时尚会让人感到自己身在其中又超越凡俗,在品味正确的上流人群中,又超越了普通大众。”
这就是克莱斯勒。一个地道的美国汽车提供的有趣的蓝本,值得玩味。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