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汽车人》杂志记者_郭博
“我并不担心试验的结果,这是本田方面专家给我的信心。POLARⅢ行人假人是首次公开亮相,但此前的POLARⅡ和更早的POLAR假人都已经给本田积累了丰富的行人保护经验。”
在8月23日广汽本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本田)的国内首次行人碰撞保护试验前几天,广汽本田执行副总经理姚一鸣在广州市广本路1号的黄埔工厂内接受了《汽车人》的独家专访。其实正如他所言,尽管广汽本田的此次试验在国内多少有点“尝鲜”的意味,但本田汽车本身在汽车安全,尤其是行人保护方面就走在世界前列。
只是让人多少有点意外的是,本田汽车会将POLARⅢ的全球首次公开碰撞放在中国。不论是出于对中国市场的重视,还是对正在打造自身研发能力的广汽本田着意扶持,一个不能忽视的事实是,在产品和销售层面的4S店、新产品垂直换代甚至合资公司打造自主品牌等众多“第一”之后,广汽本田再一次借先进的安全概念的宣传,走在了国内车企的前列。
正如广汽本田总经理金山裕则所言,这次试验能够证明广汽本田产品的安全性,但试验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证明其产品的安全性。对此姚一鸣显然颇为认同: “这个试验证明广汽本田的产品是安全的,这一点我们是不可否认的,但是检验我们的产品这方面的安全性不是我们的主要目的,我们目的是唤起人们对行人的关爱、保护,我们除了生产汽车产品以外,我们更重视的是所有人安全。”
显然,广汽本田是想借此试验唤起更多同行乃至整个社会对交通安全中行人安全的注意,而在这背后,则是广汽本田致力于成为一个“社会所期待存在的企业”的目标。这种对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关注,无疑是当下广汽本田正在着力打造的企业品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如姚一鸣所说的那样,如果说行人保护碰撞试验是为了引起更多人的关注,那么这只是广汽本田在安全领域努力的第一步,“今后广汽本田将继续致力于安全技术和安全活动的推进,强化安全驾驶体验营等一系列品牌安全活动,将更多的安全理论和安全知识带给社会,使得我们消费者在购买广汽本田产品的时候能真正意义上地感受到喜悦。”
其实在更早的2007年上海车展时,广汽本田就发布了“为了所有人的安全”(safety for everyone)的安全理念,在经过两年的酝酿和准备后,伴随行人碰撞保护而来的将是这个企业带来全新的安全观念,以及全新的企业品牌形象。
超前“应景”之举
在广汽本田的行人保护碰撞试验确定将于今年8月在天津中国汽车研究中心的碰撞实验室进行时,姚一鸣就被反复地问到一个问题,“这次试验是否与最近国内几起恶性‘车撞人’交通事故有关?”
对此姚一鸣有点“无辜”地告诉《汽车人》,其实这种怀疑广汽本田此次试验是否“应景”基本是一个误解。
“我们至少在一年以前就开始准备这个事情了,包括跟本田汽车总部的沟通,日本方面也很感兴趣,只是关于场地、设施等很多问题都在沟通,包括POLARⅢ假人是第一次露面,也是第一次在国外做这样的试验,日本方面很重视,派了16个技术专家来中国。”
严格意义上来说,自杭州飚车案中谭卓的死之后,又有一系列恶性“车撞人”交通事故发生,直接引起了社会公众对交通事故中行人这个弱势群体的一次集中关注。甚至目前正在全国范围进行的酒后驾车检查,以及各方纷纷提出的加大对酒后驾车处罚力度的建议,似乎都可作为此次试验的背景,只是用姚一鸣的话来说,广汽本田是因为对汽车安全的持续关注,正好踩在了社会发展的“点”上。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中国汽车市场经过多年高速增长, 截至2008年年底,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1.68亿辆,汽车保有量达到了6289.3万辆。因此,对这个市场的描述除了多年来的“增长”之外,更应该开始加上“成熟”这个形容词。而在一个日渐成熟的市场,或者说在中国汽车社会正在逐步形成的过程中,广汽本田对安全性,尤其是行人保护的关注正因为其“超前”才能做到如此契合的“应景”。
严格来说,在整体概念下的交通安全中,不仅包括了汽车驾乘人员的安全,还有汽车本身的安全、行人的安全。而在这些概念中,“人”无疑是安全保护的第一对象。正如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朱西产教授所说:“以前的车很金贵,当然希望尽量撞不坏,但随着社会发展,大家都知道车不值钱,最值钱的是人命。”
要达到这种广汽本田所说的“所有人的安全”,无疑需要政府、社会、驾乘者、厂商、行人等诸多方面共同努力。但是,在目前中国对于安全的考虑而言,无论在社会大众的观念中,还是厂商对产品的设计中,对驾乘者与汽车本身的安全考虑得过多,对于行人则考虑得比较少。
在此环境下,广汽本田的此次行人保护碰撞试验已经不是简单的“应景”可以解释,应该说正如姚一鸣一直强调的广汽本田刚刚修改的新企业理念那样,“尊重人”这个首要的理念在这样的试验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现状不容乐观
提到行人保护,一组被反复引用的数字是,从1998年开始,中国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行人超过2万人,约占总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30%,而在城市,行人死亡的比例高达50%左右。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教授黄世霖教授也表示,每年中国各类事故死亡人数约14万人,而其中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就占到10万人。
据公安部统计,我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连续10余年居世界第一,中国汽车保有量占世界的3%,但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却占世界的16%,中国在迅速跻身世界汽车大国的同时,也尴尬地成为世界上交通最为危险的国家之一。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年报(2007年度)》数据显示,2007年行人因交通意外死亡的人数为21106人,占全部交通死亡人数的25.85%;行人交通事故受伤人数为70838人,占全部交通受伤人数的18.62%。
城市是发生行人交通事故的高发区,以北京、广州两大城市为例:北京行人交通事故伤亡率占本地交通事故伤亡总人数的38%,其中死亡161人;广州行人伤亡率占40%以上,其中死亡人数为224人。据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科研所统计分析,国外交通事故大多以车碰车事故为主,而中国车撞人的事故却非常多。
根据公安部的数据可见,在1998年前后,正是伴随中国汽车市场开始火爆,中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开始上升。应该说中国道路交通事故最严峻的时候是2002年至2004年,这3年每年的死亡人数都超过10万人。
当然也有好消息,从2005年开始,这一现象得到缓解。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这是各方努力的结果。应该说这其中有全社会汽车安全观念进步的因素,近年来政府和企业对汽车和交通安全持续关注和投入,汽车安全碰撞也被广泛接受和推广。
然而这些努力大多数是针对车内乘员,对于行人的保护,至今还未被社会所重视,行人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始终高居26%左右,没有任何明显下降趋势。
2008年,国内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73484人,平均每小时就有8人丧命,在这其中行人依然占据了相当的比例。
但据交通行业专家分析,中国道路交通情况复杂,人、车并行情况多,是世界上典型的以混合交通为主的国家,道路交通伤害中死亡人数居世界前列。国外交通事故大多以车碰车事故为主,而中国车撞人的事故却非常多。
除了处置不及时、不当、不避让之外,超速或者车速过快也是重要的事故原因。碰撞试验数据显示,汽车速度20km/h时将行人撞死的几率是10%,40 km/h时超过30%,60 km/h时超过90%,80 km/h时达到100%。
近年来,行人保护技术在汽车上得到了推广和发展,从前保险杠的材质和形状到发动机舱盖主动提升,所有设计都是为了降低碰撞时对行人的伤害。只是较先进的行人保护技术由于成本原因还只能出现在个别的高级车型上,没有得到大范围普及。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