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别急,我知道你对这个说法的准确性甚为怀疑,但它的的确确是事实。迈腾就不必说了,它拥有最纯正的德意志血统。福特虽然是众所周知的美国品牌,可它早在70多年前就在德国建厂,而蒙迪欧-致胜和最近40年来供应欧洲市场的绝大部分福特车一样,由位于德国科隆的福特欧洲公司独立开发。顺便说一下,长安福特迄今为止引进的所有车型没有一款是真正的美国产品,全部来自福特欧洲。至于新君威,老缪在去年底的试车文章中就向各位说得很明白了,这款车跟04年停产的美版君威没有半点关系。它源于欧宝Insignia(威达的换代产品),整个项目由德国、美国、中国、意大利和瑞典的工程设计人员共同完成,但工作地点仍然在法兰克福吕塞尔斯海姆的通用欧洲设计及工程中心,所以把它归为德系车绝不是我一时糊涂。
握着福特的方向盘,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并非针对这辆车,而是眼睁睁看着自己还没开过的新车被其他同事抢走让人既气愤又无奈。不过话说回来,其实蒙迪欧还是挺招人喜欢的。在趋于保守的中型车阵营中,它简直就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尽管这也吓退了不少年纪较大的消费者。车厢内部的设计风格也同样大胆,银色饰板与纯黑色内饰的搭配很有冲击力,不过我个人认为中控台附近的银色装点真的用不着那么大面积。而我此前未曾注意到的是,从软质材料的用量上来看,蒙迪欧显然比另外两个对手付出了更多成本,可营造出的高级感还是稍微差了那么一点点,这未免有点遗憾。或许下次见到风度翩翩的设计总监马丁·史密斯时,我应该提醒他多跟材料部门的同事交流一下。
新君威变速杆设计得很有味道,握感也是三辆车中最棒的。 我喜欢新君威的仪表盘,简洁易读,尽管类似设计已经不新鲜了。
必须承认,蒙迪欧是一辆开着和坐着都很舒适的车。尽管硬朗的减震阻尼设定意味着遇到连续颠簸路面时的动作有点松散,传入车内的细碎震动也让人无法不注意到路面条件的突然变化,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悬架的温和表现还是比迈腾更容易赢得乘客的好感。面对连续快弯,车身侧倾绝对不是特别轻微的那类,但它却能将节奏控制在普通驾驶者更容易接受的范围内,而且还带有些法国车那种舒适并令人愉悦的随心所欲感。更想不到的是,根据我们亲手采集的数据,蒙迪欧的噪音控制居然是三辆车中最好的,无论怠速、急加速、60公里/小时和120公里/小时等速行驶,它都全面领先于第二位的君威,不信可以翻看文章后面的测试数据表。
新君威变速杆后面是电子手刹和E-touch多媒体控制系统的第二个旋钮。 后排空间嘛,呃,在这个级别里的排名应该很靠后,不过头顶上倒不算太紧张。
然而最低的动力和最高的车重意味着蒙迪欧绝不可能成为一名善于奔跑的选手。它的初段和中段加速似乎没受到多大影响,油门响应很敏感,刚好适合应付走走停停的城市路况,但转速表超过半程之后攀升速度便逐渐减缓下来。6速变速箱也拖了它的后腿,大概是为了追求平顺的换档过程,1档到2档的动力“空窗期”明显耗时较长,你也别天真地以为拨到手动换档模式就能避开这个问题。
不过开蒙迪欧的好处是可以用放松的心态跟随在君威身后,从各个角度欣赏那个整合了扰流板功能的凹凸有致的车尾。也许这有些主观,可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认为君威拥有当今所有中级车中最性感的尾部曲线。相比之下,直瀑式镀铬格栅依然拥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却无法像车尾那样让人赞不绝口。至于下滑过快的背部线条,虽然让后排乘客觉得有些压抑,好在只要身高不超过180厘米,而且上下身比例正常,那么你的脑袋应该不至于贴到顶棚上。当然,膝部空间的确是这辆车为数不多的软肋之一,跟宽敞的蒙迪欧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更让人想不通的是,它甚至比轴距最短的迈腾还显得局促。不过平心而论,后排乘客的处境其实也没有听上去那么糟糕,至少身高178厘米的我落座之后,膝盖与前排座椅靠背之间还有5厘米以上的距离。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