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五菱是通用在中国的品牌吗?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23日 11:15  新浪汽车综合

  五菱商标、五菱品牌的历史由来

  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五菱集团”)的前身是柳州微型汽车厂,1987年正式注册五菱商标。2000年底,国家商标局核准五菱商标注册人由柳州微型汽车厂变更为五菱集团,五菱集团成为五菱商标所有权的唯一合法持有人。迄今五菱集团已在海外24个国家注册有五菱商标。

  目前,五菱集团的五菱商标,除无偿许可上汽通用五菱使用外,还同时许可下属企业五菱专用车、五菱柳机、五菱联发及桂客发展公司使用五菱商标的文字和图形。

  五菱集团与上汽、通用三方合资前,五菱汽车在1996、1997、1998年时就曾连续是中国微车销量第一名,消费者对五菱品牌已建立了很强的信赖感。

  五菱集团和上汽通用五菱两个五菱之间是什么关系?

  五菱集团成立于1996年,其前身是柳州微型汽车厂(成立于1985年),是广西区政府授权经营的大型国有独资企业,是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全国大型工业企业500强和信息化企业500 强之一。

  2002年,为发展广西汽车工业,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五菱集团以全部整车业务与上汽集团和美国通用公司实现了业内首创的 “中中外” 三方合作,把三方在经济、技术、管理和营销经验等各方面优势进行融合,成立合资公司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集团占股50.1%,通用公司占股34%,五菱集团占股15.9%。

  当时国内媒体报道这一首创“中中外”合作时,提到此项兼并重组案引人注目之处——上汽这个最大的股东方是得到五菱无偿划拨的股份,通用亦只有几千万美元的现金投入;此前美国通用乘用车已经有上海通用、金杯通用两个合资项目,如果直接与柳州五菱合作,可能不合国家有关规定“犯规”。通用的高明之处在于积极地将上汽集团引入,并直接促成上汽与五菱的合作,再与上汽扩大合作,进入微型车领域。

  合资后,五菱集团和上汽通用五菱这两个五菱之间主要的关系如下:

  ——五菱集团是组建上汽通用五菱的上汽、通用、五菱三个股东方之一;

  ——五菱集团是五菱商标所有权的唯一合法持有人,五菱集团的五菱商标无偿许可上汽通用五菱使用;

  ——五菱集团全部整车业务拨给上汽通用五菱。五菱集团自身余下的三大主业是五菱专用车、五菱联发零部件、五菱柳机发动机,其中零部件和发动机大部分为上汽通用五菱的整车生产配套。

  ……

  上汽通用五菱的成长得益于五菱品牌

  五菱集团拥有微型车基础性的专有技术,“五菱之光“系列车型属于改进型开发,是由合资前的五菱技术中心在此技术平台上自主研发的第一款符合国家安碰法规的新车型,2002年11月18日,上汽通用五菱成立挂牌的当天,该车型正式投放市场。

  实质上,五菱集团与上汽和美国通用合资后,应上汽、通用的要求,五菱集团将拥有的基础性专有技术和五菱商标一起依据合作协议均授权许可上汽通用五菱无偿使用。

  国际企业相互兼并融合一般需要对营销体系评估作价,但三方合资时,五菱集团原有的遍布全国的销售体系是不作价的,五菱集团还将技术中心留给了合资企业,进入合资企业的是广西最杰出的工程师,应该提取的技术转让费五菱集团不提取;并在合资公司中注入了优秀管理团队。这些,价值无法估量……

  自合资至今,合资公司所有更新换代的五菱之光、五菱鸿途、五菱荣光等系列微型车产品均来源于五菱集团拥有的基础性专有技术平台,也都使用五菱商标进行市场营销。可以说,是五菱集团的专有技术和五菱商标的品牌效应极大地帮助了上汽通用五菱的经营活动,提高了产品市场份额,取得了市场领先地位。

  从三方合作至今,合资公司上汽通用五菱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销售收入从2002年的40亿,发展到2008年的215亿,年均增长速度达32%。

  而不管是上汽通用五菱生产乘用车和商用车,还是五菱集团生产的专用车、发动机、零部件等,这些产品使用的全是五菱商标,只是在产品使用的类别上有所区别而已。

  五菱品牌的价值与影响力伴随五菱汽车市场竞争优势形成迅速增长。由于上汽通用五菱一直无偿使用五菱商标,享受了五菱品牌效应的收益,但五菱品牌及商标本身的增值唯一受益人并享有终极所有权的是五菱集团。

  而且,据悉五菱集团从未授权同意另外两个股东使用五菱品牌或者就五菱品牌做引喻性的属于他们旗下的品牌宣传。

  国家领导人及社会舆论对五菱品牌有哪些评价?

  五菱这一民族自主品牌从上世纪至今,得到众多莅临五菱考察的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如19 9 6 年到过柳州五菱考察的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2006年到过柳州五菱考察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8年到过上汽通用五菱考察的吴邦国委员长,2009年3月22日,到过上汽通用五菱考察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2009年04月20日到过上汽通用五菱考察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等等,对合资企业保留了民族自主品牌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指出要坚持自主创新,做大作强民族自主品牌。

  加大知名自主品牌的维护是国家的经济战略之一,在我国汽车行业正面临众多国际汽车品牌蜂拥而入抢夺、挤压中国汽车市场时期显得尤为重要。奇瑞、比亚迪、中华汽车等国内自主汽车品牌就是在积极进行自主研发和拥有自主品牌后得到政府扶植而充分受益。五菱集团保留商标所有权,无偿授权商标给上汽通用五菱使用,实现了“双赢”,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例如《科学时报》就在2008-9-10 商用车版的报道中评价:“五菱这一合资经营理念上的创新,在品牌授权中保留和发展自主品牌,成为迄今国内汽车行业的合资公司唯一成功的案例。”

  包括上汽通用五菱的高层领导、包括业界传媒近年来的报道,都指出三方合资取得巨大成功更多地来自于五菱本土品牌、本土资源的贡献。

  业内资深记者程远2005年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的《缺乏技术 低成本是中国汽车最重要的竞争力》一文开篇就说:“3年前上汽通用五菱公司成立时,本人并不看好它,理由很简单,无论是上汽集团还是通用汽车,都不具有微型车研发与制造技术。对一个从来没吃过梨子的人,怎么能指望他告诉你梨子的滋味呢?”“令人欣慰的是,3年过去,当初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虽然这几年微型车的生存环境越来

  越严峻,但五菱品牌车的产销量却一直在上升。”程远还引用前通用汽车中国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墨斐的话说:“合资公司成立后,两大股东不仅明智地保留了‘五菱’的品牌,墨斐还明确提出一定要搞本地化。他说,这种企业是通用汽车所不熟悉的,让通用在这里起主导作用,企业肯定是搞不好的。更有意思的是,他建议并一手促成了上汽聘任原柳州五菱公司总经理沈阳出任合资公司总经理。……沈阳身份的这一戏剧性变化,既体现了大股东的权益,又使五菱‘低成本’特质的延续,有了‘理论’和‘组织’上的保证。”

  通用公司也多次对媒体公开表示要向五菱学习。2006年11月19日新浪汽车一篇《通用汽车在中国快速增长的一个主要因素》的新闻报道中说:“‘通用汽车也从五菱获益很多,例如低成本制造,通用汽车印度公司也从五菱取经。’瓦格纳对上汽通用五菱‘低成本、高价值’造车理念给予了极大褒奖。” “上汽通用五菱踏上了一条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卓越之路’,这条‘卓越之路’又是凝结着经销商合作伙伴和员工的‘卓越贡献’。”

  在去年北京车展上国内外豪华车型云集中,五菱品牌虽然以微不

  足道的微型汽车身份亮相舞台,却仍能得到通用高层的无比关注,广州日报一篇《上海通用五菱新重视 瓦格纳冒雨给荣光揭幕》引起多家网络媒体转载:“在本次北京车展上,微车领导企业上汽通用五菱展出的是其自主研发的全新‘大微客’——五菱荣光。” “据说,车展当天,因为堵车,瓦格纳走路从停车场到展馆,浑身淋湿。瓦格纳‘勇往直前’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五菱荣光揭幕,事实上,荣光挂的商标是五菱,而不是通用,瓦格纳完全没必要那么辛苦。” “瓦格纳只是本次车展的一个缩影,……,也许,他们的未来更多地要考虑中国的因素。”

  以一种回顾历史、尊重法律,观察事实、客观评价的态度,不难得出结论:

  五菱这一民族自主汽车品牌,正是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实现强劲增长的成功案例之一;五菱商标在国内汽车行业合资品牌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中,无疑是汽车行业一道靓丽的风景。

  上汽通用五菱借助低成本、高价值理念,适应中国市场需求的优势,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逆市而上,除了缘于成功融合三方股东在经济、技术、管理和营销经验等各方面优势外,更多地是来自于五菱本土品牌、本土资源的本土化贡献;可以说,上汽通用五菱是合资企业中保留广西本土资源、本土品牌、本土特色最多也最独特的一家。

  而目前一些舆论上出现的极易误导公众认为五菱品牌是通用自己的品牌的字句,这是极其不符合事实的。

  通用只是上汽通用五菱公司的三方股东之一,拥有“中中外三方”合资公司上汽通用五菱34%股份。而上汽通用五菱使用的五菱商标品牌,是由五菱集团无偿授权许可使用的。但五菱集团迄今从未授权通用使用五菱商标品牌。

  广西柳州五菱集团是五菱商标品牌的持有人,上汽通用五菱的股东方之一,在上汽通用五菱发展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编辑:YiYi)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查看更多枪稿雷文>>

支  持

好文章

枪  稿

雷  人

无  语

标题党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五菱品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