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买马骨头都舍得花重金,还愁买不到好马?果然,“不满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之后,其旗下知名品牌悍马被一家中国的民营企业收购。尽管这起收购尚未获得有关方面最终批准,但“八字”有了一撇,也就允许方方面面人士的七嘴八舌。
针对名不见经传的腾中重工收购悍马,就目前的反映来看,对此事持怀疑态度的居多,也有讽刺挖苦的,还有直截了当批评反对的。比如,有人担心腾中重工收购悍马是“假借‘对外直接投资’的名义搞洗钱和资本外逃”。有人认为,美国人要搞“新能源战略”,像悍马那样的高耗油汽车属于“落后产品”。美国人在借机甩包袱,怎么看都像是一场阴谋。有人争论,腾中重工这样的企业究竟有没有资金实力和技术实力?能不能继续生产?生产出来的“川版”悍马是否卖得出去?
我以为,对任何一起海外投资或跨国收购行为,有关部门都需要严格把关,按程序认真履行审批职责。同时,虽然腾中重工不是上市公司,企业的相关财务信息并非一定要让外界知晓。但我以为作为一家开始有了影响的企业,腾中重工似乎可以将其与通用汽车就收购悍马的一些谈判细节,公司的相关财务信息以及腾中重工的研发和经营能力,在适当的时机对公众公布。如此,既能满足公众的好奇心,也能以企业信息的充分透明显示企业的自信。
不过,我想得更多的是,在对腾中重工收购悍马一事中的某些偏激反应,特别是一些讽刺挖苦式的评论是否不够公道?这里面有没有一些潜藏的“轻视”或“歧视”?难道我们就不能以一种开放宽容的心态来看待一家民营企业的收购行为吗?
确实,悍马是出名的“油老虎”,即使在美国也不属于普及车型。但汽车市场的需求从来就是多种多样的,有人喜欢吃得少干活多的“骡子”,也有人偏爱血统纯正的“赛马”。成批生产“骡子”容易,培育一匹“赛马”却很难。如果腾中重工根本就不去大批量生产,而是将悍马作为奢侈品,专门针对那些高端消费者营销,这不是很好吗?就好比我们国内的企业把“百达翡丽”、“夏奈尔”拿过来,自己生产能卖多少先不管它,有这样一些知名品牌在手里,从长远看决不吃亏。
说到“马”,据说在秦汉之前中原一带马匹很少,够得上烈马良驹的尤其少。
后来经过与游牧民族的“市货交易”,通过丝绸之路的“跨国买卖”,连西域大宛的“汗血宝马”之类的优良品种都引进来了,而且没听说到了中原有什么水土不服。前人能引进“汗血宝马”,如今我们引进悍马,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古时候还有个“千金市骨”的典故,出于《战国策·燕策》。说的是有君王欲以“千金求千里马”,3年没买到。一个叫涓人的花了500金买回一副马骨头。君王大怒,说你怎能干这蠢事?涓人说,咱买马骨头都舍得花重金,还愁买不到好马?果然,“不满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所以,就算悍马再不行,我们就当“千金市骨”了,让人瞧瞧中国人的手笔。作者:■高初建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