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汽双龙克莱斯勒 众车企应对危机分合求生(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22日 14:52  中国商报汽车导报

  正如双龙汽车所在地平泽市一位市民在现代汽车工会民主劳动委员会的网站上写道:“有空请到双龙汽车平泽工厂看看。如果公司倒闭了,工会、罢工都会变得毫无意义。”

  因此,面对已经进入回生流程,正等待法定管理的双龙,国内媒体多有上汽“该放手了”的呼声。抛开韩国工会的罢工中毒症和民族主义情绪以及国人由此而来的气愤,上汽也许真的要冷静考虑一下,双龙这个海外并购的“学费”究竟该如何交。

  克莱斯勒自救新招

  相比焦头烂额的上汽,克莱斯勒尽管家大业大,但面临的问题却还要更加严重。毕竟上汽可以“断臂”双龙当做学费,但克莱斯勒的问题是整体的,无法自我“裁决”,只能寻求自救。

  不过相比从2008年年底以来经常发布的一系列公告,这次克莱斯勒终于可以不再陷于不断辟谣、救火的麻烦,2009年开年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好消息。

  根据1月20日克莱斯勒发布的一份公告,菲亚特、克莱斯勒及其控股股东Cerberus资本管理公司三方签署了一项无约束力意向合作协议,共同建立一个全球性的战略联盟。

  尽管菲亚特和克莱斯勒组合的出现有点突然,但双方的互补诉求却足够明显。

  菲亚特则在此前就表示,菲亚特不会向克莱斯勒支付现金,且不承诺未来会向克莱斯勒提供融资,可能通过技术交换的方式获得克莱斯勒35%的股份,并借此获得进入北美市场的机会。

  在克莱斯勒的重振计划中,通过这次合作取得菲亚特的小型车平台和技术也是题中之义。根据菲亚特的承诺,除了小型车平台,包括节能环保的动力系统技术和北美之外更多的市场销售也将是菲亚特带来的投入。

  用菲亚特首席执行官马尔乔内(Sergio Marchionne)的话来说:“两家公司均可凭借更加创新和环保的产品进入更多相关市场,并受益于成本协同效应。”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总裁盖特芬格(Ron Gettelfinger)也对这一合作表示欢迎,并表示这是“天大的好消息”。

  此次结盟条款的核心或者说直接促成因素,正是克莱斯勒急迫的重整需求下,以菲亚特的外力快速打造一个低排放的小型车产品。因此,尽管联盟的最终结成,还有待于包括美国财政部在内的监管部门的批准,但从双方发布的态度来看,显然已经信心满满。

  争夺1/6的机会

  其实无论上汽和双龙面临分手的困局,还是克莱斯勒与菲亚特前途美好的联合,似乎都离我们挺远,国内媒体之所以如此关注这两件事,除了其新闻性之外,如果回归中国市场这个立足点,其实两者颇有相似之处。

  自救正是这分与合之间的交点,上汽在双龙的自救中可能失去这个海外子公司,并可能对此后中国车企的海外并购提供经验;而克莱斯勒与菲亚特这一对双双失意于中国市场的难兄难弟却有可能在实现联合的利好后重新回到中国。

  或许正如马尔乔内所言,未来的全球汽车市场将只可能有6家550万辆以上的汽车企业生存,他预期其中有一个中国企业的名额。

  只是我们不知道,菲亚特是否能通过联合克莱斯勒而跻身其中,上汽又是否会摆脱被双龙牵绊其海外战略,最终成长为那惟一的一家中国汽车企业。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编辑:刘妮娜)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