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清华李稻葵:燃油税收入应专用于新能源汽车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9日 09:49  中国汽车报

  - 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燃油税改革,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此次改革,我国政府将建立起一种新的机制,即专款专用,将使我国汽车产业更快地进入到一个高科技、环保、可持续的发展轨道,推动我国汽车工业加速进入到电动汽车的时代。”

  李稻葵对此次燃油税收入实行“专款专用”的做法非常赞赏。他建议,将每年不超过1000亿元的燃油税收入,不纳入一般财政,而是单独成立基金用于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清洁能源、清洁交通等。基金可由国家能源局、工信部或科技部负责管理,主要用于鼓励中国替代燃油的汽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推动传统汽车逐步转向不直接消耗柴油、汽油的节能型汽车。

  “我国汽车保有量目前还不大,传统内燃机技术对我国的羁绊比发达国家要小。如果此项改革能够推动我国汽车行业进入到电动汽车时代,我国汽车产业的前景将无限美好。”李稻葵对未来充满信心。他认为,电动汽车的潜力非常大,远远超过传统的内燃机汽车。电动汽车没有污染,无声加速,刹车时还可以输出电能给汽车充电,随着技术的完善,可使开车族尽享驾驶乐趣。

  李稻葵告诉记者,这并非他一己之见,美国很多大企业家、大投资家已经看到商机,他们呼吁美国政府把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作为“中美经济战略对话”的重要话题。

  - “专款专用”有六大好处

  在采访中,李稻葵对“专款专用”的意义进行了具体阐释,他认为“专款专用”有六大好处。

  第一,可以让开车族尽早开上高科技、环保型、不受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影响的汽车。

  第二,可使我国在国家战略上减少一个受制于人的弱点。我国目前对国外原油的依赖性很强,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的影响很大。如果在新能源汽车上有所突破,我国将摆脱原油的影响。

  第三,“专款专用”的资金支持,可带动我国汽车工业实现新一轮高速发展,推动汽车产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层次,直接进入下一阶段的领先产业,使我国汽车产业超越日本、德国成为可能。

  第四,有助于建立起政府和公众之间的互动机制。政府在使用这笔钱时要坚持公开、透明、合理的大前提,及时公布专款的去向,如多少钱用于减免电动汽车的购置税,多少钱用于帮助汽车企业进行电动汽车技术开发等等。这样的机制,其意义不仅局限于燃油税改革,更是对公共财政、公共治理的一种革新。

  第五,如果我国汽车产业能及时抓住这个机遇,大力发展节能型汽车,就能争取主动,提升我国汽车产业在世界上的地位。

  第六,“专款专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国家财政的压力。

  - 车企要抓住机遇占领先机

  李稻葵提醒我国汽车企业,应及时抓住节能型汽车的发展机遇。他建议,我国汽车企业应向政府积极争取合理的补贴,大力发展小排量、安全性好、节油型的精品汽车。

  李稻葵认为,此次燃油税改革,不光对我国汽车产业是福音,也将会对相关产业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如发电厂、零部件企业、充电设备行业等相关产业。

  燃油税改革将促进我国汽车产品结构的升级。李稻葵认为,可以选择在人口密集、汽车使用量大的大城市,率先推动电动汽车。据他分析,一般的上班族,每天开车的路程不超过100公里,而充一次电行驶100公里的电动车,在技术上容易实现。“我认为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可以率先鼓励这种电动汽车的发展。这不仅有助于提高空气质量,也可以带动配套产业的发展。”他说。

  李稻葵希望汽车企业尽快占领这一先机。他认为,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要建立大国发展战略,就不能再依赖外国,要独立研发技术。发展以电动汽车为核心的节能环保型汽车是一个契机。

  - 燃油税改革的长期意义

  不亚于4万亿元投资

  李稻葵表示,燃油税改革的意义决不亚于4万亿元的投资,它给我国带来的是以一个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链条,将影响中国人未来二三十年的生活方式。

  “4万亿的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刺激是短时间的,而成品油价税费改革关乎长久。燃油税收入如能好好利用,我国汽车产业的真正腾飞指日可待。”李稻葵满怀期待。

  李稻葵呼吁开车族眼光要放长远,多为子孙后代考虑,争取使未来的汽车,早日告别受国际油价波动影响的时期。他还呼吁政府部门,有针对性地减免汽车购置税。在未来两年,对于一些低油耗的汽车———包括经过政府认定的、综合油耗在百公里7升以下的汽车,部分节能效果明显的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减一半或者全免车辆购置税。他认为,这种减免,不仅能刺激当前汽车市场,还能推动中国汽车产业早日研发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节能型汽车产品。

  “汽车不同于一般奢侈品。没有汽车,就没有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李稻葵坦言自己是中国汽车的坚定支持者。他欢迎一切支持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本报记者杨丽娟 文

(编辑:梁蒙)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